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促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经济发达的国家,产业集群现象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亦或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如美国的波士顿128公路和硅谷的微电子集群,纽约华尔街的金融投资集群都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而意大利布伦塔河岸的制鞋业,萨索洛、斐瑞拿的瓷砖,比耶拉、普拉托的毛纺织等则是传统产业集群的代表。大批的世界级企业在集群里得到培育和集聚,它们创造了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所以产业集群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也是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和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产业集群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机会,东部地区迅速崛起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广东顺德的家具和家电、佛山的陶瓷、惠州的制鞋业、东莞的电子和毛织品、中山的灯具,浙江义乌的小商品、诸暨大唐的袜业、绍兴的轻纺、慈溪的小家电,福建晋江的运动鞋等。这些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中国制造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重要推手。
  一、相关理论和研究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内外学者们主要是从交易费用理论、分工协作理论、创新推动理论、集聚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竞争理论以及新地理经济理论等角度,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产业集群的成因、空间和状态、积极的经济效应、所存在的竞争优势和自身演化路径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
  (一)产业集群及其成因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群体(Porter,1998)。韦伯(1909)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对比。马歇尔(1920)将规模经济划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克鲁格曼先后发表的一系列专著是基于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采用规范化的经济模型来解释产业集群现象的。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发展既使产业的广度得到扩展,也使产业的厚度得到加深,故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竞争优势的途径。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竞争优势在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来自于产业集群。从经济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总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此外,产业集群还具有组织结构优势、网络优势和文化优势(郭利平,2006)。产业集群能够提高本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Porter(1998),Raco(1999)和Hill(2000)把这种竞争力的提高应用到国家层面,认为产业集群也是一国比较优势的来源,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又取决于硅谷等高科技产业集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样来自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
  (三)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和演化模式
  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波特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竞争论》中,对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将产业集群分为萌芽、演进和衰落3个阶段。一般而言,可划分为诞生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二、我国制造业集群正处于重要转型期
  (一)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我国产业集群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一是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群为主;二是整个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以致可能会被长期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三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品牌自创和塑造能力较弱。这和集群发展初期的我国主要是以廉价劳动力和较低的资源环境成本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导向战略相关。但随着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环境成本的增加,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产业利润持续走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威胁。对国家来说不仅会影响出口收入稳定持续增加,也可能会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同时当集群内部缺乏这些根植性条件的时候,所在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很可能会由于大企业的迁出而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都很关注产业集群升级的问题,尤其是长三角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断能听到产业集群升级的呼声。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最快的、分布也是最为密集的,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相继遇到了成本的上升、壁垒的增多、产业的转移等障碍,集群升级和创新问题十分紧迫。
  (二)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内部升级压力
  1.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网络功能弱小,使得集群经济很容易就受到产业链高端的技术冲击和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力价格冲击。究其根源,一是在我们的产业集群里,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薄弱;二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内中小型私营企业占大部分,自主创新的经济基础薄弱;三是产业集群多以加工项目和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意识淡薄;四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足。
  2.产业集群的内部根植性不足
  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在政策和地理上优势的不断减弱,使得一部分企业出现向外迁移的情况,这种根植性的不足大大影响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出现游移,关键在于产业集群不是建立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如果产业集群自身没有形成竞争优势,那么外在条件一旦改变,产业集群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条件。
  3.产业集群内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
  健全的中介服务组织不仅能够提供相关中介服务,也有助于促进集群内部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大大增强了集群稳定性,这也构成了产业集群的结构竞争力优势。然而我国产业集群企业内中介服务机构的缺乏,使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收到严重影响。如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缺乏和不规范,使得企业融资困难;中间商缺乏,集使得群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其他文献
2009年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迅速上升的问题,由此可能引致的风险让社会各界担忧
期刊
@@
肠球菌是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既往被认为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引起的感染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病原菌,在革兰
期刊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投入产出表也曾多次被用到产业关联的分析当中。本文基于2002和2007年湖北省投入产出数据,综合十六产业情况,对湖北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关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延长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天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活动小组,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连续3个月我科室接受输液的患儿120个,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得益于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世界经济在2009年很快从谷底反弹,并在2010年保持较快复苏。但进入2011年之后,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逐渐减退,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形势严峻,虽然全面的二次衰退尚未出现,但许多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增加。  就中国而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有较大变化。
2008年成都分行印发《关于加强辖区县(市)支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成银发[2008]199号),华坪支行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加深对内部控制内涵的认识,创新内控管理模式,探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发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地区,其发生与种族、遗传、EB 病毒感染、环境和某些化学致癌等因素有关,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PC的治
期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入院前6h以硬物击打报废信号弹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物击中阴囊,当即感阴囊剧痛伴阴囊底部活动性出血,呈喷射状,双侧阴囊皮肤渐出现血肿,于2010年4月2
对PubMed收录的近10年肝硬化病理学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肝硬化病理学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