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萍从白领到种地人寻找小时候的味道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上有许多农户,这些农户的农场24小时开放,让消费者参观。“三分地有机农场”是市集上的其中一家,在他们家的摊位上,人群络绎不绝,消费者的口碑很是不错。“三分地有机农场”的负责人是刘雪萍,虽说她是老板,但事实上刘雪萍不像一个老板一样在旁做指挥,而是亲自上阵,帮自己的团队上货、卖菜,并且细心地向消费者讲解菜的吃法以及种植过程。
  在市集上人们大多都称呼刘雪萍为刘姐,有些消费者见到她的第一瞬间会想到三分地,但对她的名字又叫不出口,所以“刘三姐”这个称呼就这样传开了。刘姐向我们说 “我当时想用‘刘三姐’这个名字做商标,但是好像已经被注册过了……”原本是周六休息的一天,下午市集收摊之后刘姐答应了儿子陪他去看电影的,由于我们的到来,要求去三分地有机农场参观,刘姐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带着儿子和我们一起去了三分地农场。在路上兴致勃勃地便谈起了三分地有机农场的初衷,刘姐又是一个热情大方的人,她告诉我们说“在北京待久了,一直非常渴望能从饭菜中尝到小时候那种熟悉的味道,这就是我想做农业最初的简单想法。”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原因,她便开始和自己的老乡一起筹备农庄的事情,最终决定投资顺义的100亩农场。
  刘姐之前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总代理,年收入上百万,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的不错了,但她还是不满足于现状,于是便放弃了高薪白领的身份,种起了菜!“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身上流着农民的血液,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也渴望回到小时候的那种田园生活。况且自己也喜欢农业,当我真正地做了这件事之后我发现自己是真的非常喜欢!”
  我们和刘姐到达农场,刘姐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几个棚内蔬菜的状况,一进入大棚便闻到了那田间最原始的味道——粪味!再仔细观察大棚内的状况,便看到在时令蔬菜的上方挂着一个粘虫板。农场的劳动者有的在拿着耙子劳作,有的在拔地中的野草,着实一番忙碌的景象!“我们的地里没有用化肥,用过化肥的土会结块,也不会有蚯蚓。你看这个像小山堆一样的东西便是蚯蚓的粪便。”
  []
  BQ:“三分地有机农场”这个名字很特别,能讲讲这个名字的来由吗?
  L:当时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和我的老乡我们俩不谋而合都想到了“三分地”,而且这个名字还没有被注册过。另外在我们农村有一个这样的说法“一亩三分地”代表的是农户的自留地,我更希望“三分地农场”就像每个家庭自己的农场一样有亲切感。
  BQ:在农场建立之初,一切都很顺利吗?
  L:刚运作的头几个月,公司险些无法运营下去。农业的高投入高风险以及进入新行业面对的各种新情况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我们把豪华写字楼的办公室换成了一个60平方米的商住两用房,能自己干的事情都自己干,包括除草送菜等一切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接着就是找销路,除了每天开车送朋友蔬菜之外,我们也在自己所住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免费赠送品尝活动。通知贴出来后,领菜的人排起了长龙,一车600斤的菜在半小时内一抢而空。当时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阿姨满脸激动地来告诉我们:西红柿太好吃了!真的,年轻时下乡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就是这个味儿!当时我听了真的很开心。
  在2011年8月的时候北京经历了特大暴雨,整个顺义一片汪洋,三分地农场惨不忍睹,不过后来知道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经过常天乐他们一个月的考察和研究, 我们的“农产品”进入了市集。
  BQ:您儿子和老公对您的工作都是比较支持的吧?
  L: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和我一样,从小在田间这样的环境长大。有一次正在忙活的我听到儿子从农场大门跑过来大喊:妈妈,我发现宝贝了,你快来看看!我跑到门口一看,原来是清早走过的羊群留下的一串串羊粪。看着儿子那张抑制不住激动的小脸蛋儿和清澈认真的眼神,在创业过程中儿子好像也融进了这个环境,慢慢地长大和懂事了,我真的感到骄傲和欣慰。
  BQ:您是怎么看待“有机”这个词呢?
  L:“有机”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神圣的词,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产品都是以“有机”这个标准来做的,“有机”在我心里面也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也有很多人会问我“你觉得你的菜是有机的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做评价,但是我的菜绝对是不使用农药,不使用化肥,我的菜是带着一颗爱心种出来的。我种蔬菜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吃到健康的蔬菜,在我看来,只有人的饮食得到安全才有可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中国的大气已经受到了污染,土壤也受到污染了,这个问题是我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自己也是比较喜欢农业的,而且打算用我下半生的精力来发展这个事情,这件事情需要不断地学习、发展、琢磨、交流,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BQ:有没有想过三分地有机农场未来的规划或者发展方向?
  L:现在三分地的规模还比较小,我们还可以亲自和消费者阐述我们的观点,但是当它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我将会注册一个品牌,比如“刘三姐”牌蔬菜,而这个牌子的蔬菜将会形成一种企业式的标准,这个标准最终有可能高于有机,也有可能低于有机。
  BQ:在您的名片上有六个小人怀里抱着一个绿色的地球的图案,还有一句标语“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这十个字便是三分地农场的理念吧?
  L:对,我希望把我的农场经营好,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三分地的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都是种菜高手,由于生计问题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菜园子在农场上班,随着农场的效益提高,我也会改善他们的待遇。但是我更多地希望我的种菜理念和思想能融入到他们种地的理念。善待土地也不可能只善待三分地农场,得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来改善土地!
  BQ:您觉得这样的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在您的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L:当你得知你每天所食用的饭菜都含有农药,那么你看着这顿饭还有心情下咽吗?只有吃到安全的蔬菜时,你的心情才会感到愉悦和放松,在放松的同时你才能品味到蔬菜本身的味道。当你品味到这种味道的醇香之后你便会产生一种幸福感,而当你有了幸福感之后你才会有创造的灵感,有了这些灵感我觉得什么都有了。我认为它是生活的灵感!
  


  


  

其他文献
常有人问,“什么车最好?”其实哪有“最好”的车。车和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性格,它们或俏皮或踏实或硬朗,每款车都以其与众不同的性格魅力打动着爱车之人。不同风格的汽车会带给你不同的生活,换句话说,你在选择车型的同时,就是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度,人们追求“以大为美”,相同价格,车越宽敞越畅销,并惹得众多厂家纷纷将自己的经典车型拉长。不过,随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兴起,这种千遍一律的审美已发生转变。
期刊
每一季都迷恋于更换新装的你,是不是忽略了和你最亲近的它——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换装需求”呢?你要知道,它们也会抗议!它们也要穿新衣裳!  幸运的是,在我们自顾自为自己挑选新衣的时候,平板电脑和手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季“服装”可供选择。Marc by Marc Jacobs就充分顾及了平板电脑和手机的“爱美之心”哦!今季春夏Marc by Marc Jacobs特意为我们的贴身伴侣iPad和iPhon
期刊
“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中国式的离奇现象。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无论是作为大买家还是大卖家。  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定价权缺失是全球产业链控制力低下的集中表现。透过祝博士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中国企业为何缺乏对产业链的控制力:一是产业整合度不高。在国际对垒中,中国再多些散户式企业,也难以撼动国际垄断者的地位;二是处于低
期刊
在查尔斯·狄更斯200年诞辰之际,吟诵 《双城记》 开篇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固然应景,不免流俗——在现代文明的光怪陆离中载沉载浮,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演替已然愈发为日益原子化的人类个体钝化的感知所疏离。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莫等到了尽头,枉叹此行成空……素来注重体味人生,尊享豪情的英伦奢华男士品牌Alfred Dunhill,显然不想把兴寄放置于宏大叙事的大
期刊
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上最忙碌的便是组织者常天乐,时不时会有农户或者消费者和她打招呼,而她不仅要接待一些朋友还要亲自和同伴们卖糕点,这些面包的原材料则是从农户那里买来然后自己制作的。卖糕点这一举动不仅能为市集的运转做贴补,也能够让消费者尝到农户们的产品,一举两得。常天乐是位上海姑娘,曾经做过媒体工作者并在国外学习两年,现在为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把之前的工作辞掉了,一心管理和组织市集,当然市集上琐碎的
期刊
3月24日上午,世贸天阶附近的光华国际中心显得异常的热闹,在一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地方竟然摆起了市集。在市集上逛了一圈之后便得出结论:这个市集和普通的农贸市集大不同!这个市集中有杂粮、蔬菜、水果、牛奶、米酒等各色农产品,看似和普通的农贸市集无异,而事实上这里的货品可要比农贸市场上的贵出一大截。豆腐20元一盒、米酒90元500ml、新鲜的时令蔬菜15元一份、牛奶100元一箱……这里的货品为什么会这
期刊
"世界是理科的,人心是文科的;男人是理科的,女人是文科的——这个世界的走向大致是由理科男把持的。"这句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以《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和Facebook的小扎为首的科技宅男不仅要统治世界,而且要左右女人的世界。在物质狂的逻辑世界里,女人的小世界是大于人类的大世界。  “你看!只要是与他俩有关的新闻一定是大新闻。”物质狂发现最近两个人是屡屡登上新闻头条。先是美国CBS电视台宣布英国物
期刊
折戟的辉煌  李宁的困扰不是翻越过去,而是未来该如何从头开始?  “成功只代表过去,未来要从头开始。”这是李宁在漫长运动生涯中面对荣誉时,常常提醒自己的话。而今,这句话对于他呕心沥血创立的李宁运动品牌来说或许更加适用——根据李宁公司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2011年集团收入预计较2010年下降6%~7%。年初的一声“裁员令”,似乎印证了人们的担忧——李宁“老大哥”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  “我是
期刊
从黄依依、方艳芸、白流苏、陈白露、简爱,人们看到更多的是“艺术”的陈数,待“铁梨花”出现后,有关陈数的转型之声纷至沓来。而到刚刚热播完的《夫妻那些事》,又有人开始诧异,原来陈数可以如此接地气。陈数则把这个角色的受欢迎归功于生活的积累和这不早不晚的相遇。她说如果是三年前,她还没有认识赵胤胤,没有体会过跟一个信任的伴侣在一起相处的感受,一定没有现在演得那么生活。  陈数坦言拍摄《夫妻那些事》的过程很累
期刊
社会化媒体平台  腾讯公司近日宣布,计划通过一场社交变革整合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资源,打造一个集用户、产品、技术和方法论于一体的“社会化营销平台”。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 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刘胜义将之形容为,“一条整个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的货币化之路,社会化营销市场空间不逊于搜索引擎市场”。  于腾讯而言,QQ空间和腾讯微博正在被打造成为Facebook和Twitter两种社交模式的融合。他们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