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皮下剥离搔刮术治疗腋臭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john6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腋臭是美容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之一。由于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当夏季气温高、饮酒或情绪激动时汗液增多,味道也往往更大,以中青年多见,给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我科自2005年3月采用肿胀麻醉法加小切口皮下剥离搔刮法治疗腋臭,疗效满意,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3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159例,年龄16~45岁,有家庭遗传史者81例,非手术治疗后复发者53例。本组术后均无瘢痕挛缩及皮肤牵拉等不适,伤口美观, 3~12月随访全部无复发。其中2例因自行松解绷带,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经清创和换药1个月后痊愈。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上举屈肘掌心向上,腋窝备皮,用甲紫在腋毛区外1cm标记皮瓣剥离范围,沿腋窝皱襞作一平行手术切口,碘酒固定。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20ml+0.9%生理盐水160ml+0.1%肾上腺素0.3ml溶液做局部浸润麻醉,每侧术区注射60~80ml。按照设计线沿皮纹方向横行切开1.5~2cm达皮下,在标志范围内用钝头弯剪紧贴真皮下层锐性潜行分离[1],剥离后翻转皮瓣,直视下将皮下组织及大汗腺剪除至全厚皮状,将空心腺脂刮匙从切口伸入,刮除真皮下残存的脂肪球、皮脂腺、汗腺管及毛囊等结构。彻底止血,冲洗剥离腔穴,放置橡皮引流条,皮肤原位缝合,切口敷酒精纱布,皮瓣上压纱布堆,横“8”字绷带加压包扎。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解答问题,解说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的恐惧要表示理解,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
  2.1.2术前准备:①嘱患者术前1天洗澡;②术区及周围皮肤如有毛囊炎或皮炎等,应择期手术;③仔细询问患者的健康情况,有无全身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1周内停服血管扩张药、抗凝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④常规做凝血检查,详细解说手术同意书各个项目并指导患者认真填写;⑤冬天注意为患者保暖。
  2.2术后护理
  2.2.1饮食护理: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1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及高蛋白食物,促进恢复。
  2.2.2一般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尤其要避免上肢过多活动,4~6天肩关节限制活动,应穿宽松柔软的开襟内衣,按医嘱服用抗生素。术后宣教中应强调防止出汗和切口渗出液,增加对切口愈合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建立门诊联系卡。
  2.2.3疼痛护理:告知患者术后24h中是术区最不舒适的时间,是因手术所产生的组织损伤、姿势固定或包扎过紧而活动受限及精神因素所致。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分析诱发因素,评估疼痛的原因、性质及程度。
  2.2.4创面护理:术后24~48h拔引流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3天换药1次,换药时应仔细观察有无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皮肤褶皱等并发症发生,注意皮瓣的血运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治疗。若有感染存在,要彻底清除感染病灶,用油纱条覆盖切口起引流作用,視感染程度增加换药次数,直至愈合。
  2.2.5并发症的护理:出血是术后最常见的影响伤口愈合的并发症,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损伤过深、牵拉及用力不当、加压包扎不牢固等有关。应注意观察术区敷料渗出液颜色、量的变化及术区皮肤颜色,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向患者详细讲解引起出血的诱发因素, 如用力不当及活动不当等, 应尽量避免;②发现止血不彻底应立即通知医师, 配合医师进行重新加压包扎止血或缝合结扎止血; ③发现血肿或血清肿,用20ml注射器抽吸,彻底清除,并加压包扎。预防皮瓣下血肿发生的关键是在术前进行凝血机制检查,术区加压包扎,术后上肢制动。
  
  3讨论
  微创手术治疗腋臭能破坏术区汗腺、汗腺管及皮脂腺等结构,能彻底去除腋臭[2],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瘢痕小,无瘢痕挛缩及举臂受限等情况的发生,患者易于接受,同时一并去除了腋毛,深受要求脱腋毛女性的欢迎。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与医师密切配合,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给予人性化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进行完善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主动配合及参与的意识,使各项护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的最终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公昌,张敬德.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根治腋臭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2):178-120.
  [2]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147.
  
  [收稿日期]2010-02-03[修回日期]2010-04-28
  编辑/贺艳梅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阿托伐他汀(Ato)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效果及对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LAA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Ato和降压、抗凝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浆Chemeri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摘 要】 目的:观察七味平衡升压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汕头市金平区石炮台街道平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七味平衡升压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升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情况及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升压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
【摘 要】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8例疗效。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祛瘀化痰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胰岛素代谢指标和HbA1c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性激素水平、胰岛素代谢指标及HbA1c水平均
【摘 要】 目的:观察阴虚火旺型甲亢应用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阴虚火旺型甲亢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试验组应用当归六黄汤加减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的甲状腺指标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数据分别为73.33%、93
【摘 要】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挑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和治疗组(电针加挑罐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equesne指数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并随访追踪。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
目的:研究BMP-2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表达OPG和RANKL的影响。方法:第5代人牙囊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人牙囊细胞中OPG和RANKL蛋白的表达;第5代人牙囊细胞与浓度为100ng/ml的BMP
目的:探讨纤维桩核系统与氧化锆陶瓷桩核系统在治疗后牙残根残冠方面的临床效果,评价非金属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治疗情况。方法:选择94例患者102颗后牙残根残冠,经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