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柴黄颗粒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的解热作用及其对脑脊液中内生致热原和中枢性发热介质的影响。方法:用内毒素复制发热模型,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发热组、柴黄1组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柴黄颗粒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的解热作用及其对脑脊液中内生致热原和中枢性发热介质的影响。方法:用内毒素复制发热模型,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发热组、柴黄1组、柴黄2组、柴黄3组。观察用药后每1 h的体温变化,共5 h;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测定发热高峰新西兰兔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前列腺素E2(PGE2)、精氨酸加压素(AVP)和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含量;并将柴黄3个剂量组的温度变化抑制率与IL-1β、TNF-α、IL-6、CRH、PGE2、AVP和α-MSH含量变化抑制率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柴黄颗粒不同剂量组均具有降低发热新西兰兔体温的作用,具有降低脑脊液中IL-1β、TNF-α和IL-6含量及CRH、PGE2含量的作用,具有升高脑脊液中AVP和α-MSH含量的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在两个发热高峰,即致热后1 h和3 h,柴黄颗粒对新西兰兔的体温变化抑制率与脑脊液中内生致热原IL-1β、TNF-α、IL-6变化抑制率呈正相关;在第一个发热高峰,即致热后1 h,可能与降低中枢性发热介质CRH、PGE2有关;在第二个发热高峰,即致热后3 h,可能与降低中枢性发热介质CRH、PGE2,增加中枢性发热介质AVP、α-MSH有关。结论:柴黄颗粒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脑脊液中内生致热原IL-1β、TNF-α和IL-6的含量有关;同时与减少脑脊液中中枢性正调节介质PGE2、CRH及增加中枢性负调节介质AVP、α-MSH的含量有关。
其他文献
在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经济收入有限,老龄人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且政府的部分养老政策执行力度低,农村老龄人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村的老龄人比城市
<正>鄂政办发[2007]4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老龄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商务
目的:了解儿童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ADR/ADE)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42名门诊肿瘤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患者最希望了解的肿瘤相关知识分别是:营养饮食调理占66.53%、
(一)一百年以前,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他的父亲是个平庸的画家,在当地的一个造型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孩童时代的毕加索就受到了父亲的艺术熏陶,他才思敏捷,技巧出
在此次翻译实践中,译者选取了文化类著作《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第五章“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进行翻译。翻译该文本对塔塔尔族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原文中的文化特色表达,译者运用了直译法、意译法及加注法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译者时刻注意把握原文语言特点,发现该文本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分别是:存在信息重复现象以及大量无主句。针对重复信息,译者运用了替代法及省略法。针对无主句
目的为了提高工作不足2年的注册合同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方法由护理部选定临床输液督导员对新护士连续培训静脉穿刺技术。结果新护士浅静脉穿刺水平快速提高。结论连续培训
目的:探讨儿童新隐球茵脑膜炎的诊治。方法:对15例儿童新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呕吐、头痛、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儿童新隐球茵脑膜炎的主要症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阐述数学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大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特点、具体内容,并从若干方面阐述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育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