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科全书书名杂谈
古代的百科全书有过各种奇特的书名,如“锦簇书”、“万花集”之类。严肃认真的学者爱用“宝鉴”之类的书名。
我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称为类书。类书最正统的书名是“皇览”、“御览”、“大典”之类,直到19世纪末才有“百科全书”这一词由西方传入,那是经日本转口的,又与我国传统书名“全书”一词相结合。
人们一提到百科全书,立刻就会联想到一个“大”字:大百科全书。最初可能是受“大英百科全书”这个旧译名的影响。这个“大”字,其实说的不是书的部头大。《中国大百科全书》当初定名时,原也有要区别大、小百科全书的考虑,但它的第一版达74卷,也堪称“大”了。
百科全书在书名上冠以“小”字而称“小百科”,可能有三种含义:开本很小的袖珍本百科全书;开本不太小的单卷本案头百科全书;为小读者编的部头不一定很小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最长的书名
如果英国人也要找一位自己的“百科全书之父”,那就非伊弗雷姆·钱伯斯莫属。钱伯斯百科全书在英国先后出了7版,持续了24年,而且在意大利出了9卷本的意大利文版。它还差一点在法国出了法文版。如果说,英国的钱伯斯百科全书的书名长得出奇,那么布雷顿拟就的法文版书名就长得不可卒读了。书名长,是当时西方出版界的一种时尚,可能因为那时广告业还不甚发达,出版家必须赋予书名以广告的效应,恨不得把书的内容及其诱人处都塞进书名里。钱伯斯百科全书的法文版如果实现,那么世界百科全书出版史就会保有一个书名之最的记录。这个书名大致如下:
“百科全书,或包含神学、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技术名词术语和事物解说,并对各种器物、制品种类和性状加以描述,以及对各种天然和人工产物的作用的说明,对神学、哲学、数学、医学、考古学等诸学科体系、学派、观点,并介绍古今学术名著、史籍、词典、报刊、回忆录等之综合词典”(这个书名实在太累赘蹩脚,这里可能译得不十分准确)。
“爱情”和“原子弹”
百科全书不是语文词典,也不是生活指南。百科全书是知识工具书,它的条目应该是具有百科内容的知识主题。查百科全书查不到一般语词的释义,也查不到无百科知识内容的词语。
在百科全书编纂史上有这样一个洋例子,颇能说明百科全书的这种性质。一二百年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前译作《大英百科全书》,在最初几版,曾收有“爱情”的条目,并且用了5~6页的篇幅来“解说”爱情。早期《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这个条目颇重感情,讲到恋爱的人们如何柔情脉脉,花前月下;情人之间怎样情意绵绵,倾诉衷肠;表达爱意的情书应该怎样书写,等等。但是,第14版以后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可能感到这样的内容不太像百科知识,于是便撤掉了“爱情”条目。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在书中新增“原子弹”条目,而且占了相当于原来“爱情”条目的篇幅。
有一位读者甚至为此大为愤慨,致图书编辑部表示抗议,指责编辑部藐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热衷于宣扬杀人武器。总编辑约斯特回答得幽默:“对于爱情,读百科全书不如去亲身体验;而对于原子弹,则以读读书本为好。”
摘编自《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刘伟
古代的百科全书有过各种奇特的书名,如“锦簇书”、“万花集”之类。严肃认真的学者爱用“宝鉴”之类的书名。
我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称为类书。类书最正统的书名是“皇览”、“御览”、“大典”之类,直到19世纪末才有“百科全书”这一词由西方传入,那是经日本转口的,又与我国传统书名“全书”一词相结合。
人们一提到百科全书,立刻就会联想到一个“大”字:大百科全书。最初可能是受“大英百科全书”这个旧译名的影响。这个“大”字,其实说的不是书的部头大。《中国大百科全书》当初定名时,原也有要区别大、小百科全书的考虑,但它的第一版达74卷,也堪称“大”了。
百科全书在书名上冠以“小”字而称“小百科”,可能有三种含义:开本很小的袖珍本百科全书;开本不太小的单卷本案头百科全书;为小读者编的部头不一定很小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最长的书名
如果英国人也要找一位自己的“百科全书之父”,那就非伊弗雷姆·钱伯斯莫属。钱伯斯百科全书在英国先后出了7版,持续了24年,而且在意大利出了9卷本的意大利文版。它还差一点在法国出了法文版。如果说,英国的钱伯斯百科全书的书名长得出奇,那么布雷顿拟就的法文版书名就长得不可卒读了。书名长,是当时西方出版界的一种时尚,可能因为那时广告业还不甚发达,出版家必须赋予书名以广告的效应,恨不得把书的内容及其诱人处都塞进书名里。钱伯斯百科全书的法文版如果实现,那么世界百科全书出版史就会保有一个书名之最的记录。这个书名大致如下:
“百科全书,或包含神学、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技术名词术语和事物解说,并对各种器物、制品种类和性状加以描述,以及对各种天然和人工产物的作用的说明,对神学、哲学、数学、医学、考古学等诸学科体系、学派、观点,并介绍古今学术名著、史籍、词典、报刊、回忆录等之综合词典”(这个书名实在太累赘蹩脚,这里可能译得不十分准确)。
“爱情”和“原子弹”
百科全书不是语文词典,也不是生活指南。百科全书是知识工具书,它的条目应该是具有百科内容的知识主题。查百科全书查不到一般语词的释义,也查不到无百科知识内容的词语。
在百科全书编纂史上有这样一个洋例子,颇能说明百科全书的这种性质。一二百年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前译作《大英百科全书》,在最初几版,曾收有“爱情”的条目,并且用了5~6页的篇幅来“解说”爱情。早期《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这个条目颇重感情,讲到恋爱的人们如何柔情脉脉,花前月下;情人之间怎样情意绵绵,倾诉衷肠;表达爱意的情书应该怎样书写,等等。但是,第14版以后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可能感到这样的内容不太像百科知识,于是便撤掉了“爱情”条目。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在书中新增“原子弹”条目,而且占了相当于原来“爱情”条目的篇幅。
有一位读者甚至为此大为愤慨,致图书编辑部表示抗议,指责编辑部藐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热衷于宣扬杀人武器。总编辑约斯特回答得幽默:“对于爱情,读百科全书不如去亲身体验;而对于原子弹,则以读读书本为好。”
摘编自《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