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VAS集中调配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axfdsrf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集中调配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VAS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实施传统工作顺序的28名工作人员、抽取16 580份医嘱作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在传统工作顺序基础上进行PIVAS集中调配模式的28名工作人员、抽取17 164份医嘱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品人均配置速度、配置差错率、摆药差错率、核对包装环节差错率、工作人员风险管理认知、职业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工作人员满意度。

结果

实施后药品人均配置速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SLC26A4基因是引起非综合征性聋的第二位常见致病基因,也是引起前庭水管扩大的责任基因。围绕SLC26A4基因致聋机制,国内外研究多从Pendrin蛋白入手,通过细胞实验对基因变异型编码Pendrin蛋白的表达、定位及离子转运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证实变异蛋白的结构改变可导致亚细胞定位、离子转运功能改变。本文归纳和总结SLC26A4基因相关细胞实验研究进展,旨在为探索该基因的致聋机制提供参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中老年人群高发。国内外研究发现BPPV患者经治疗后的再发率为7%~50%之间,且再发患者多合并相关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偏头痛、前庭功能障碍等,可能导致BPPV反复发作。BPPV的反复发作会令患者焦虑不安,影响身心健康,使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下降。本文将国内外与BPPV再发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类总结,分析BPPV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意义。
耳聋是最常见的感觉功能障碍,遗传性因素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遗传性聋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耳聋基因的重要手段。由于小鼠基因信息相对明确,遗传学及解剖学与人类相近,繁殖能力快等优点逐渐成为遗传性聋模型的首选,但小鼠各品系间听力学特点不同,选择合适的小鼠可以有效降低品系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基因编辑后小鼠听力表型多样,并非全部可出现遗传性听力损失,实验设计时需考虑周全。本文主要对构建遗传性聋小鼠模型时,常用的不同品系小鼠听力学特点进行归纳,C57小鼠是常用的实验模型,但其听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暴露在噪声中的机会大大增加,在关注噪声性聋的同时也要防治噪声性前庭损伤。近年来对噪声性前庭损伤的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已有大量数据证明噪声暴露不仅会影响听觉感知,也会影响前庭功能。但对于其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仍相对滞后,前庭功能异常与听力损失的频率区和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仍存有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噪声性前庭损伤的研究进展,从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两方面进行综述。
耳鸣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但患者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的一类症状。由于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针对耳鸣的病因治疗,大多数药物和心身治疗的目的是减轻耳鸣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逐渐将一种新方法,即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应用于耳鸣的治疗。该方法通过刺激耳屏等有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部位,将冲动传入大脑,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减轻患者的耳鸣症状。本文就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GJB2及SLC26A4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致聋基因,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推广和耳聋防控意识的提高,对两种耳聋基因的临床研究也日益增多。然而,由于两种耳聋基因的临床表型复杂多样,使临床诊疗存在一定难度。本文旨在对我国常见耳聋基因GJB2及SLC26A4的临床表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而为相关领域的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目的探讨互联网 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耳鼻咽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在耳鼻咽喉科参加住培的医师2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在耳鼻咽喉科参加住培的医师2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线下教学。住培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50.5±5.4)分和(41.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手术鞋选择与前鞋面及脚面菌落数的关系及医护人员脚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手术室使用拖鞋的医护人员100名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医护人员选用敞口鞋,观察组医护人员选用包头鞋。比较两组前鞋面、脚面菌落数,医护人员满意度及脚感染发生率。将100名医护人员按照是否发生脚部感染分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各项相关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前鞋面菌落数及脚面菌落数均少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风险预见式护理管理措施在预防输液室安全事故发生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6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接受门诊输液的患者754例设为对照组,为风险预见式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前;在实施风险预见式护理管理措施后,随机选取2019年7~12月在该院接受门诊输液的患者754例设为观察组。对实施风险预见式护理管理措施前后护理质量、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风险预见式护理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操作技术、基本素质、岗位职责以及输液质量的评分均明显大于实施风险预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