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背后的理性与逻辑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疯狂的石头》以一部低成本影片引发了去年酷暑影市一场不大不小的疯狂,而其合乎叙事学基本规范的剧情是该影片成功的根本,本文从叙事功能和叙事序列两个角度对《疯狂的石头》的叙事框架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和研究。
  关键词 叙事功能 场景 偿报 惩罚
  
  《疯狂的石头》作为一部疯狂的电影,充满了幽默的元素,精巧的剧本,恰当的演员选择,优秀的场面调度。风格化的后期剪辑,以及少有破绽的表演。把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推到一个极致的地位。一部低成本影片却引发了酷暑影市一场不大不小的疯狂,中国电影在大片沉沦后仿佛重见曙光。然而。如果媒体和观众把这部影片的成功仅仅归结为摄影、剪辑、台词、表演这些够酷够疯的表象,则无异于南辕北辙、舍本逐末,合乎叙事学基本规范的剧情才是影片成功的根本。
  本文叙事分析围绕的是行为者,所关注的是每一场中行为者的功能以及各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行为者就是引起和经历事件的行动者,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就构成了事件,再通过导演的编排,一个完整的有一定意义的故事就展现出来了。《疯狂的石头》基本上是多线索的叙事,多线索地叙事让观众从不同的距离和透视点介入了故事。观众的好奇欲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又被导演合乎逻辑的剧情所吸引,因此导演的功力就在场景关系的转化上体现出来,导演在关注细节讲述的同时加入和大量的幽默元素,于是《疯狂的石头》在合乎逻辑的叙事的基础上真的疯狂起来。
  按照叙事功能,影片角色分属六方:
  1 翡翠的拥有者——厂长谢千里,目标在炒作翡翠,卖个高价。最终救活该厂。2 翡翠的保卫者——以保卫科长包世宏为首的保卫团伙,其目标在保护翡翠拿到工资,协助拥有者救活该厂。3 翡翠的窥视者——冯董、助手四眼,目标在获得翡翠,占有该厂。4 翡翠的盗窃者A——三个毛贼(道哥、小军、黑皮),目标是偷盗翡翠,卖掉翡翠以获取钱财。5 翡翠的盗窃者B——国际大盗迈克,目标在偷取翡翠,从开发商那里获取佣金:6 翡翠的盗窃者C——厂长儿子谢小盟,目标也在偷取翡翠,用来泡妞。
  影片的导演在叙事上下了大功夫,各个段落之间互为铺垫、互相联系,情节的变化起伏且台乎情理,共同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叙事整体。下面把影片分为七个场景做具体的分析:
  场景一:撞车事件。行为者有谢小盟、保卫科长、三个毛贼和四眼。这一场中导演用四条线索,分别从四个行为人的角度讲述了撞车事件。撞车事件的发生在使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为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场景中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如下:
  场景以谢小盟缆车里泡妞失败开始,其失败后不小心掉落的可乐罐成了接下来三条线索联系的纽带,也就是说导演巧妙的利用一个可乐罐打破了场面的平衡,使情节的发展出现起伏,从而将互不相干的四条线索联系起来。
  四条线索在影片的开始分别交待了人物的背景和身份,其产生的结果也为接下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谢小盟泡妞及其失败,点明了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从而为接下来他骗老爸的钱,进而偷换翡翠买下了伏笔保卫科长的天灾人祸迫使他不得不寻找赚钱的新途径,以赔偿四眼的车灯,所以接下来他接受了厂长建议,担负起保卫翡翠的责任:三个毛贼盗窃遏阻,不得不改盗窃为行骗,从而引出他们巧遇“国际大盗”迈克并与其进行了初次的较量。
  场景二:偷取翡翠前的准备。这个场景实际上也是四条线索同时发展:保卫科长受厂长的劝说接受了保卫任务。并作了周密的部署,具体措施包括安装感应器,悬挂“高压有电”的牌子以及分派保安24小时监视等:毛贼行骗受阻后。巧遇国际大盗。并准备好盗窃物品对现场进行了初次的勘察:谢小盟巧遇道哥的女友菁菁并一见倾心,为后来翡翠的掉包作了铺垫;迈克接受盗窃任务,被毛贼欺骗后也对盗窃进行了准备。
  情节经过这个场景的发展,为接下来的最主要的矛盾冲突——盗取翡翠做好了铺垫,四条线索最终的焦点都对准了翡翠。保卫科长、三个毛贼和迈克准备工作得镜头被来回快速的切换,三条线索并行发展,给人以时间上的紧迫感和共时感。
  场景三:三个毛贼和迈克的首次盗窃行动遭遇失败。这个场景实际只有两个主要的线索,迈克的首次盗窃实际上处在弱化的位置,但就是这条被弱化的线索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迈克的出现以及被毛贼的误认间接的帮助了毛贼的脱身。
  场景四:谢小盟偷换翡翠得手,泡妞不慎遭挟持。此场景中的前半段,当毛贼逃脱后保卫科长和三宝的调查分析和采取的措施,实际上给以后毛贼黑皮的惩罚做了铺垫。但此场景的主体还是谢小盟的行恶和首次惩罚过程,具体叙述形式如下:
  场景五:毛贼、迈克再次出手并首次得到惩罚。当然此场景中,还包含三宝易拉罐受骗这条线索,其实这本身是对三宝“发财梦”的一种惩罚,同时也为后来谢小盟的获救和黑皮的惩罚埋下了伏笔。
  这个场景中分四条线索分别对黑皮、迈克和道哥、小军进行了首次惩罚:黑皮再次想从下水道潜入罗汉寺时,被意外的困在了下水道里:迈克由于在罗汉寺遇到前来盗取翡翠小军。慌乱之中被卡在了罗汉寺的房顶之上:道哥和小军虽然拿到了翡翠,但那只是被谢小盟偷换过的赝品。
  场景六:毛贼继续行恶,用谢小盟做饵诈骗厂长和保卫科长,冯董遭受第一次惩罚,被迫与厂长合作。这里面毛贼的诈骗实际上是他们的在此作恶过程,而同时也是谢小盟受到的第二次惩罚,四眼由于迈克盗取翡翠的失误而受到了第一次惩罚,遭到冯董的训斥和打骂。
  场景七:坏人得到最终惩罚,好人得到偿报。最终的结局是坏人分别接受了二次惩罚,保卫科长则得到偿报:道哥由于在夺取翡翠的时候。摩托车误撞车门而死:小军被三宝毒打。然后被警察所抓:四眼由于和冯董关系的破裂,加之其要挟冯董,被冯董射死:冯董与前来盗取翡翠的迈克发生冲突,而被其杀死:迈克在逃跑的过程中。被误打误撞的保卫科长所抓:黑皮被困几天后。由于偷拿面包而被人追逐:保卫科长的善行在最后终于得到了报偿,一次是表彰会的奖励,另一次是他前列腺炎的不治自愈。
  《疯狂的石头》以其严密的逻辑和别样的黑色幽默风格,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那些经典台词到现在还时而不时被大家“引用”。尽管导演宁浩一再宣称这只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片,无意于其它,但还是有很多人从《疯狂的石头》中品出了一些哲理,由此大家对其的喜爱程度可想而知。但不管怎么说,《疯狂的石头》都是一部经典的叙事电影。其严密的逻辑叙事也值得我们细细的学习和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群像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逐渐增多,影响力逐渐扩大。在过去的2006年中,连续有一系列群像电影走进受众的视野,并赢得了众多好评。本文通过对其中两部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巴别塔》、《性的本质》的分析,试图对群像电影的主要特点和思想基础作一分析,以发现此类电影的一些一般规律。  [关键词]群像电影《巴别塔》《性的本质》    群像电影(Ensemble Film),简而言之就是由
[摘要]电视连续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一部颇具颠覆性或者说创新价值的作品,它将充满怀旧情绪与反思精神的严肃主题赋予异常油滑、痞俗、搞笑的外在形式,在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上,应该说还是第一次。但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切合人性的善良本质,该剧最终又回归到现实主义甚至是理想主义的道路之上。这或许正好反映了该剧的编导们,在阐释、解剖那段与自己的青春密切相关的岁月时,至今尚无法摆脱的“理当如彼”而
[摘要]受众需求链在栏目运作中,体现在要求着眼信息消费周期、完善纵向节目系统以及延伸受众群上,另外就是要求编导能够进行思维激活。  [关键词]受众 需求链 栏目操作    一、栏目操作的理念    (一)着眼信息消费周期  栏目是以定时和周期性提供为存在基础的。一种栏目应当以什么样的周期出现,颇应讲究。在现代社会,能引起较大关注度的电视栏目当然是整点新闻,每小时后长或短都会出现其次是日播栏目。一些
[摘要]电影《屈原》的放映,在校园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新时期,高校一定要把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从电影《屈原》的故事梗概,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科学内涵和现状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影《屈原》 当代大学生 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电影《屈原》在我院各个系先后播放。旨在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祖国、
[摘要]贾樟柯是目前以电影的方式关注转型期中国社会及生活于其中的普通人的敏锐导演之一。由《站台》起,贾樟柯就开始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故乡人摸索着如何走出去和对寻求幸福的渴求以及探索的奔波。《小武》则探讨了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什么。当一个人在追求幸福却又不断地失去友情、爱情和亲情,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任逍遥》则向我们展现了青年人面对这个时代时的迷茫和无望。  [关键词]贾樟柯 乡土记忆 生命状
摘要:《疯狂的石头》获得近年来国产影片难得的巨大的商业成功,成为近期国产商业电影成功的一个典型范例。笔者以为,这种成功源自影片对时代脉搏的恰当把握和对本土文化的巧妙运用,既具观赏性,同时又与大众的审美需求相契合。电影作为一种消费性的文化艺术,必须要通过文化的传输,使消费者认为得到了观赏的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所以通过本土文化符号的确立与传递,可以促使国产影视作品更好更快地建立自我的消费团体。  关
【摘要】 刘勰对建安文学正确的评价在于一是看到了社会现实对作家的思想感情和诗歌内容的的影响,二是他们的诗歌大多具有激昂的感情、饱满的气势,音节高亢激越,诗风慷慨悲凉,“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三是诗歌谴词造句简洁明快,端直精约,“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同时,刘勰的评价也有一些缺失之处,一是遗漏了建安诗歌感情阴柔、诗风婉约、音节婉转的一面,二是忽视了建安诗歌语言繁缛、富瞻、穷形尽相、“
[摘要]影片《集结号》获得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接受效应,这意味着它提供了令大众认同和共鸣的內容和情感,纵然《集结号》表现的是战争导致的特殊人生境遇,但实质上反映出的是普通个体在面对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时所面临的共同命运,影片揭示和诠释了一个最具现实意义的永恒命题:满足归属需要是个体生存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本相关性 常态人生 归属需要    有关影片《集结号》的喧哗终于归于平静
[摘要]最受关注的战区,最缺乏关注的群体——动乱的伊拉克战区库尔德儿童,为了生存而去接近死亡,他们拖着残躯“很快乐地很自由地”在雷区中奔跑,继续着被战争扭曲,灼伤、撕碎的童年,他们的无法愈合伤口,透过镜头真实地刺痛远了离战火的现代文明。《会飞的海龟》,借以儿童角落的苦难,沉重地批判了成人世界的丑恶行径:以战争之外的真实记录,更加强烈地鞭挞了战争本身的罪恶。  [关键词]战争 地雷 童年 拯救
[摘要]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八大家文钞》入选以来,为以后各种选本推崇,建国后又是语文传统的教材,单就文体形式看,短小精悍,言简意达,显示了王安石政论的特色,但从内容上,从哲学和其社会作用上,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尤其是就“壬人”和“邪说”之见,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邪说”    王安石在变法中所写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