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问题了解你的“心”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医学院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在安静状态下人的心脏跳得越快,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就越高。研究称心脏跳动每分钟增加5次,心力衰竭风险和死亡的风险会同步增加13%。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揭秘关于心脏健康的几个小知识。
  心跳快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临床发现,心跳快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但很难说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是因为心跳快导致了心血管疾病。两者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心跳快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可能是某些内在的机制发挥作用,同时导致了心跳加快和患心血管疾病。如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了心跳快、血压高,同时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因此,心跳快是一个指标,反映了身体的健康情况。又如,肥胖和不经常锻炼的人心跳快,这些人容易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增加体育锻炼,心率就可能减慢,同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降低了。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总体上为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性越高。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需要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起病在儿童,发病在中老年。但是,古时人的寿命也就50岁左右,来不及发病就因结核、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去世了。现在人活的时间长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自然就增加了。
  其次,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近几十年,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高脂、高糖和高盐的饮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包括肥胖、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睡眠减少和压力大等因素,也使心血管疾病增加。
  再次,心血管疾病不能根治,是一種慢性病。但现代治疗手段比较多,可以很好地控制。
  总体而言,心血管疾病发病增加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走向富裕社会的一个过程。只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吸烟等因素,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能下降。
  为什么在我国农村患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在增加?
  中国以前是城市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后来者居上,现在已经高于城市,这是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早年,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相应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就很低,感染性疾病多一些。城市吃得好一些,心血管疾病就相应多一些。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了,但健康观念和保健水平没有跟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都远超农村。很多偏远农村居民一辈子没有量过血压,更别提吃药了,而城市医疗资源多,就诊渠道多,报销比例也高。
  年纪轻轻就得高血压,是遗传的吗?
  近些年,年轻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高血压,首先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肾上腺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要及时、积极治疗那些一旦解除病因,高血压就能被治愈或者明显好转的疾病。
  当然,九成以上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没有确切病因的高血压。年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吸烟、大量喝酒、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平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爱运动、工作压力大、脾气大、饮食不健康等。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年轻高血压患者,主要考虑为原发性高血压。
  很多人把年轻时得高血压归结于遗传,的确,遗传会导致高血压提早发生。但不要忽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家人往往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吃得过咸、不爱运动等。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自己平时又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贪食、肥胖、运动不足、工作压力大等诱因下,很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所以,如果自己得了高血压, 应积极查找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积极纠正,这对控制血压波动、减缓疾病进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有极大帮助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心血管健康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本身引起的高血糖、血糖波动等因素会损伤血管。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升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都会显著增加。因而,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和控制体重等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美国心脏病营养学和生活方式工作组日前总结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七种食物对防治心脏病有好处。  豆类 大豆、黄豆、豌豆、蚕豆、扁豆等豆类营养丰富,有益于降低胆固醇。研究发现,每天吃130克豆类食物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7毫摩/升,收缩压降低2.25毫米汞柱。  咖啡 咖啡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多酚(主要是绿原酸)、咖啡因以及大量的钾元素。一项涉及18.6万名参试者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
“医生,我有冠心病,有一支血管堵得非常严重,您说我还能做家务吗?”一个50岁左右的女患者在门诊问道。临床医生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冠心病患者咨询关于运动的问题。很多人存在类似困惑,觉得得了冠心病是不是只能静养,或者只能做些日常活动,强度稍微大一点的运动都不能做了。  目前,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不仅可以运动,还可以通过科学运动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心血管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提高心脏血管的供血
喝粥对于我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我所能查到的资料都是反对糖尿病患者喝粥的。粥对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威胁,粥含的水分多,比米饭和馒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黏糊,越好喝,餐后血糖升高就越快。这是因为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血糖生成指数越高。粥熬的时间长,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糊精比淀粉更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直接
前不久,我到北京二叔家做客,见已91岁高龄的二叔依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精神矍铄,便向其讨教高寿秘方。二叔听后,没有直接给予我答案,而是带着我直奔他的工作室。   在这个仅有四五平方米的斗室内,二叔指着一只小水缸对我说:“我之所以长寿,其奥秘全在这里。”我瞅着一缸乌黑的墨水,不解地望着他。只见二叔让我坐下,娓娓地给我讲起了他修身养性的故事。   1985年6月,从工作岗位刚刚退休下来的二叔,感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一直咳嗽很是头疼,下面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  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那就分清此时的寒热状态。  寒证咳嗽,多半是体内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可吃烤橘子。  具体方法是:取一个微微发红的橘子,把橘子放在炉火上烤,等橘子皮全部变黑,关火,放温,让孩子吃橘子肉。每次吃1个,每天吃2个,或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胃口来决定。注意橘子皮的颜色变黑就可以,不要烧成炭。  一般情
人到中年,常常会悄然滋生出一种怀旧情绪,到了老年,这种情绪会更加严重,这是一种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有些人过分依恋过去的人和事物,他们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我们称之为病态怀旧心理现象。  病态怀旧与正常怀旧的辨别  怀旧情绪人皆有之,要区分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辨别它们有3条标准:一是量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终日怀旧
心理学家指出,讨好者活在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追逐别人对他们的认可,为此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他们总是将别人的需要摆在自己之前,即使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硬着头皮去满足。  讨好者通常会有以下特点:  1.可以敏锐地察觉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2.就算牺牲自己的时间或是感到很疲惫,也要去照顾、帮助别人。  3.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  4.不愿或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5.害怕自己会给别人添麻烦。
一件舒适的睡衣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能给生活带来无限温馨。如何挑选到一件称心如意的睡衣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学问。  款式:分体式睡衣更方便  从睡衣的款式来分,可以分为吊带式、分体式和连身式。  吊带式睡衣多用于夏季,既凉快又美观,它的质地主要有真丝、绢丝、棉麻混纺及纯棉等。由这些材质制成的睡衣,既吸汗又不贴身,使人感觉很凉爽。  分体式睡衣的优点是穿着舒适、行动方便。这种睡衣多采用丝光高支纱
天气干燥,是干眼症的高发期,对待干眼症在注意补水的同时更要谨慎用药。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延武介绍,眼睛干涩、疲劳、有异物感,更严重者会损伤角膜,引起烧灼感、眼胀、眼痛、畏光、眼红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干眼症。眼睛干涩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两点:一是由于泪液的分泌不足,二是泪液的蒸发过多。  现代人主要由于长时间阅读、电脑操作、看电视,眨眼次数减少,加之屏幕辐射,从而造成眼表泪液不足。
除了早期识别认知功能下降外,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通过哪些非药物手段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研究团队等发表于《神经学、神经外科学与精神病学杂志》的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国际指南给出了建议,通过以下干预措施,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包括:   1.早年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2.多进行阅读、下棋等脑力活动。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