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训练(四)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08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按原文填空。
  (1)诗中描写战争形势危急的诗句是:
  。
  (2)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战争激烈的诗句是: 。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指( )
  A.人名 B.玉做的龙
  C.玉色的龙 D.宝剑
  3.“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借代和比喻 B.夸张和借代
  C.比喻和夸张 D.夸张和双关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明其好处。
  3.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这种情又似乎难以确指,根据你的体会,你认为词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2.就主题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举出一例。(古今例子均可)
  3.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5.请对这“雨脚如麻未断绝” 进行简要赏析。
  6.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中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第一联作者通过“ ”和“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
  之情。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3.本诗艺术特色突出:诗情起伏跌宕,于
  中见 ;语言精练,“闻笛赋”“烂柯人” 贴切,是酬答诗中的优秀代表,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 ,首、颔、颈、尾四联内容层层递进,不仅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也给友人以 。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作者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本诗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 ,成语的含义是
  。
  5.“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韩 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五月榴花照眼明”这句诗的艺术效果。
  2.诗歌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石榴花“丹葩结秀”曾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激情,留下了许多咏石榴花的佳句,请你试写出一句。
  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有人说诗中的“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3.任选角度鉴赏全诗。
其他文献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美国]爱默生  在每一个家庭里,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情形,富裕安乐或贫困艰难,和睦友爱或矛盾冲突……但无论哪种情形的家庭中,久别后的拥抱,晚饭后的散步,上班上学前的叮嘱,下班放学的亲切问候,都是每个家人最大的渴望,因为,家是那一团炉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有说不出的温暖。家人,其实是你人生进取最大的动力。
期刊
江山如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痴迷于此,耽于那一片山水田园的幻想。  陶渊明痴,痴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意境。追寻一生,茫无目的,也许有些人一生也不会明白自己在追寻什么,而寄情于景的陶渊明显然不同于他们,他执着于山水,忘情于田野,他的生命,只为一“真”字足已。除此之外,再无他求。他的痴,在于真。山水田园间自有安然怡然,于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柳永痴,痴于那“杨柳岸,晓风残月
期刊
春、夏、秋、冬四季在我的家中更替,家中的温情却始终不变。  ——题记  家之春  不知什么缘故,爸妈吵架了。妈妈好几天不理爸爸,家中的气氛就一个字——“闷”。爸妈的冷战可苦了我和弟弟,每天面对着他们阴沉的脸,日子也不好过呀!于是,我和弟弟就秘密谋划,看该如何让他们和好。  第一招:“妈妈,我的鞋子坏了,你和爸爸陪我去买吧!”弟弟说。“不行,你让你爸带你去。”“爸爸选的不好看,你就带我去嘛!”弟弟眨
期刊
【考点透视】  词语运用题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查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课标与教材对词语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一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二是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三是联系上下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四是联系生活,推断有关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五是辨析词语的色彩。  【真题解析】  例1.(2015·四川眉山卷)下列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静心品读古人诗文,我们会得到如此至美心境。读先贤诗文,使人于峻峭呼啸处可得岿然,于清风朗月处可见飘逸,于百花争艳处可嗅芬芳……先贤诗文,它推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窗,让我们享受心灵的抚慰、感情的诉求、意志的磨砺,净化了心灵、完美了人格。阅读经典古诗文,回眸历史烟云,仰望历代先贤,令我们后人在敬畏感动中一路走过。  
期刊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名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古典诗词是中考的重要考点。明确诗词表达技巧,是成功鉴赏诗词的必备条件。  下面是初中阶段最为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我们一一明确其特点。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达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
期刊
朋友搬了新家,我们去贺乔迁之喜,却发现一百三十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仅仅摆放着很少的家具,占用空间最多的,却是书和花草。有人感觉十分可惜,指指点点地说:“这里,你应该做成吧台;那里,你应该再摆一张沙发。这么好的房子,你怎么舍得让它空荡荡的?”  朋友却笑着摇摇头:“我舍掉你所说的那些装饰和家具,正是因为舍不得让它们占用空间。你想,我花费多年的积蓄才买下这套房子,如果摆上一些让别人看起来很美,对我自己却
期刊
【开篇导语】  常常见到这样的题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样问即是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近两年考题中对表达技巧的设题多是选择题型。  【方法必备】  需要强调,只有明白了诗歌的时代背景,个人风格,创作心境以及该诗句的意思,清楚该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才能顺利解答。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考生在复习时
期刊
上  城里人都喜欢去乡下住,他们称之为度假;乡下人喜欢搬去城里,对他们来说那里是天堂。傻子在这座城市无依无靠,每天笑呵呵地去乞讨,晚上睡在大街上。这是一个冬天。肆虐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凛冽的寒风一阵一阵地吹过。这样的天气几乎统治了整个季节。这一天,傻子依然在天桥上乞讨,身子缩成一团。忽然一双棕色皮鞋出现在脸前,傻子微微抬起僵硬的头,只见那只细嫩的手慢慢伸进口袋,夹出一张十元,丢在了风中。傻子
期刊
霓裳者,初为唐时教坊乐曲名,后被今人引申用以代称古之汉人服饰,其袖宽长,其衣飘动,每念及此,遥想汉唐庄严气象,不由生出万般感慨。  ——题记  当我摊开古籍闻到一缕墨香,当我隔着镜柜望着那袭华丽的霓裳,当我透过雕栏朱阁张望,总有股抑不住的酸涩悲伤,因为我觉得自己仿佛是神州大地的一个异乡人,愧对自己的祖先——炎黄。  是在梦里,见过我的祖先射日逐阳。那是后羿,弯弓搭箭,怒对骄阳,即使触犯天神也要让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