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bup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可以反映出该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而且能够反映出该生对教师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积极性,也能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理解上的欠缺和不足,教师适时地给予必要的讲解,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我国古代学者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同理,科学创造,贵在质疑,通过设疑使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结合有关内容补充教材中缺乏的,但又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激疑。如:灯丝为何常在开灯时烧断?从录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为什么觉得不像?如何使柔软的纸条变得坚硬以承受较大的外加压力?在实验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对有关实验进行小改革、小设计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近力,而且还能触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提问
  搞清楚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物理教师应当把讲清楚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进行讨论,对其中的不足和错误给予及时指正,可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培养学生对“物理公式”提问
  对物理公式的掌握,包括物理公式的推导、各物理量的意义、适用条件及变形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对物理公式提出问题,那将会使他们在物理公式的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及早暴露出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他们对物理公式理解得更加深透,从而能够灵活应用。比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得到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接着对该表达式进行数学变形后得到U=IR,R=U/I。针对R=U/I,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你前面讲过电阻(R)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因素有关,但通过R=U/I发现电阻(R)却与电压(U)和电流(I)有关,这不是前后矛盾吗?”面对学生的提问,笔者耐心地解答:“假如我们把电阻(R)比作物体的质量,把电压(U)和电流(I)比作秤,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但物体的质量却与秤无关。同样的道理,导体的电阻(R)虽然可以通过夹在它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它的电流(I)来计算,但是却与电压(U)和电流(I)无关。”通过笔者的讲解,学生对诸如此类的物理公式理解就更深了一步。
  三、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提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的灵魂。而中考中的实验题往往又是学生的难点,如果在讲解实验时能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但会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动手的良好学习品质。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笔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抽气筒抽掉一个铁皮罐內的空气,铁皮罐会瘪下去。看到这个现象,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发问:“老师,铁皮罐为啥会瘪下去?”笔者先让学生自行讨论,然后从旁引导,经过集思广益,得出结论:这是大气压强“惹的祸”。看到学生情绪高涨,笔者又加以引导:“既然大气压强如此之大,那我们生活在大气之中却感觉不到它呢?”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最后得出结论:主要是人体内外压强相互抵消,所以人体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假如大气压强不存在,那么人们会不会变成一个个肉体炸弹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开心地笑了。虽然这个问题用学生现有的物理知识无法解答,但正是这些暂时不懂的问题才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四、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提问
  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问题库”。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提出问题,不但可以引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譬如:在讲解“蒸发”知识点时,笔者利用课间先在教室里撒上水,上课后笔者问:“撒在地面上的水哪里去了?”利用这样一个现实生活中常见到的例子提问来引入新课。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所以听得特别认真。讲完课后,笔者又引导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与蒸发有关的现象提问,学生踊跃发言:“为什么用扇子扇一会儿,身体会感到凉快?”“打针时,大夫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擦在屁股上,屁股为啥会感觉凉爽?”笔者用学过的知识适时给予解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培养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力抒己见,陈述矛盾,揭露弊病;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教师质疑、向课本质疑;要鼓励学生超前思维,表扬学生的解题方法超过教师,不断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经济水平飞速提高的大前提下,高等教育也蓬勃发展。在国家出台大力发展高等院校的政策后,我国的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校两区”甚至“一校多区”新型格局。虽然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但是由于学生缺少对新校区亲切感,加上互联网的强势介入,使新校区几乎丧失校园文化。本文针对“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对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相互交流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是我国暴雨预报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其数值模拟精度亟待提高。本文针对2017年5月6日广州局地突发的暖区特大暴雨受复杂地形影响、其对流中尺度系统局地触发、后向传播及组织化的特点,运用中尺度WRF v4.0数值模式,采用GFS资料,设置多组敏感性试验,较好地模拟和再现了此次大暴雨过程,对模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下垫面地表覆盖数据影响此次暖区暴雨过程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利
背景与目的:传统治疗肺转移瘤的方法并不多,且疗效欠佳。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ray stereotaetic radiotherapy,S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为肺转移瘤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手段。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和视频直播技术的发展,全景视频的采集设备受到广泛关注。全景视频是在同一视点拍摄记录全方位场景的视频。然而,制作全景视频要求CPU和GPU都具有很强的
【目的】建立并优化葡萄种质资源稳定的ISSR—PCR体系,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22个葡萄种质资源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并
近年来,我国基础交通建设在和谐社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战略意义增强,国家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但目前交通建设的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项目
近几年,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导入。通过创设丰富的、有意义的、现实的课堂导入方法己被许多学校和教师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教学特色,进行不断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由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等特点,使其在课堂导入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难点。现在虽然很多一线教师都在课改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但是很多教师都流于形式,虽然注重导入,但是却没有因材施教,使得新课标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
虚拟装配是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计算机工具,实现虚拟装配,创建真实产品的可视化数字模型——虚拟样机,这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中既兼顾了性能,又保证了可行性.本文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