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问教学依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近些年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效果极为显著。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中,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设计方法就行研究和剖析,希望能对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设问教学 有效教学 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较多,学习的难度系数也比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能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争取实现有效教学。在数学课堂开展设问教学就是一种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密度和难度,实现数学设问的针对性教学,并且能采用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问题方式。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有动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设问就可以实现这种效果。
  一、认真研究学情,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密度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来说,主要的作用就是回顾旧知识,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不惧怕并喜欢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此,教师就应该掌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和密度。如果数学提问的题目难度系数较大,就会让学生产生惧怕感,阻碍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反而起不到提问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有效的结合教学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整合知识与提问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做到难易适中,这样收到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加。同时,如果问题过多,学生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以应付教师的的问题,精神过度紧张,极易出现学习疲劳,不利于学习;反之问题过少,也不利于学习情绪的调动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鉴于此,教师一定在课堂提问中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密度。
  二、按照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设问
  教学中的课堂问题要做到针对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提问目的和教学目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随意,一定要有效的结合教学的内容,特别是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点的把握。问题就是知识点最直观化和最具有实践性的检验考察手段,所以问题的设置必须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是间接的联系也可以是直接的联系,不能毫无关系。总之,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使设计的问题能反映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提问的问题老师也要尽心设计,在突出考查知识点的同时,能让学生感到具有趣味性,这样的问题才更有效果,让学生铭记于心。
  三、综合考量,精心设计问题方式
  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他们才是教学的重心,所以老师要搞清楚形势,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多营造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设疑问难,启发思维,创造一个教学相长的民主气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引导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途径,设计不同层级结构的问题,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对于提问的方式,可以是直接问题,可以是间接问题,可以是反问,可以是对比问题,也可以小组提问,班级整体提问等,这样做以照顾到所有学生,使得问题具有丰富性和全面性,有益于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环境进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现今小学数学进行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环境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得情景教学更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侧重于记忆公式和概念,不注重对公式的推到和概念解析,使得数学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再者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情况,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是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学习数学没有,而进行情景教学则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改变世界,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以”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量出各自的身高并记录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玩游戏的方式随机选择几名同学,假设老师选择了三名同学小明、小强和小敏,其中小明和小强为男生,身高分别为155厘米和158厘米,小敏为女同学,身高为150厘米。教师在分别对三个同学的身高进行比较,最后再对着三个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情景教学既与生活息息相关,又是典型的教学例子,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合教学任务,丰富问题探究形式
  问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无论是对于旧知识还是对于新问题,都是要让学生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开展有效的数学提问教学,就需要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为学生创设已经的情景,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不断锻炼自身的探究问题的素养,提高自身的思考应用能力。创设情景问题教学,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能有效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奇峰.浅议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开展问题教学[J].数学教育与研究,2012(10)
  [2]李彩云.小学数学开展设问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8)
其他文献
期刊
日前,2017年广东省涂料行业地方标准、联盟标准宣贯会议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宣贯的《建筑外墙用石材质感涂料》和《木器涂装用不饱和聚酯涂料》是广东省涂料行业标准联盟发布
在pH 4~10的BR缓冲溶液中,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与日落黄共存时,吸收明显减弱。考察了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光谱特征、灵敏度和选择性,发现:482 nm处体系的吸光度与日落黄浓度呈
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时要按照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首先要系统而全面地识别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项,再对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采取正确的风险应对策略并不断地跟踪
生物处理技术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热点方法,开发适应工程化应用和企业成本控制需求的高效、低耗、稳定处理装置是关键。针对技术瓶颈问题,开发基于"多室串联+多级喷淋+错
我们所说的悬挑结构指的是上部分的体型明显大于下部分体型的结构,这种结构和体型收进结构一样都归类于不规则的结构。这种竖向不规则的悬挑结构减少了结构的冗余度,也因为如此
本文就产业结构、就业矛盾与人力资本效率展开探究,从分析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以及产业升级的相对滞缓致使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人力资本缺乏发挥作用的基本平
“中国拥有领先全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系统优势。”这是美国混凝土协会会长罗伯特(Robert A.Garbini)近日考察北京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程时发出的感叹。他所说的系统优势,包括
立木材积表是常用的森林调查数表,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编制材积表的精度,该文以全站仪无损测量立木的原理和误差传播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测算胸径、树高、材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在现在社会的发展情况下,政府和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层建筑的地基建设,而在很多的工程建设中会遇到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