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 68 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腔镜辅助组(n=34例)与对照组(n=34例),其中腔镜辅助组采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腔镜辅助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75±12.76)min、(12.46±3.27)mL、(28.89±6.47)mL、(2.13±0.57)d、(3.17±0.84)cm、(3.45±0.73)d、5.9%]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5.46±15.46)min、(14.68±4.18)mL、(32.18±7.03)mL、(3.42±0.64)d、(5.42±1.13)cm、(4.88±0.95)d、23.5%] (P全文查看链接   [Key words] Thyroid benign neoplasm; Thyroid operation; Minimal incision in neck under laparoscopy; Traditional open 全文查看链接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腔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996年美国的Gagner[9]首先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成功,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国外应用广泛[10]。我国的腔镜甲状腺手术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分为两种,一种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不在颈部做切口,而是从胸壁或腋下入路,该手术方式美容效果好,但手术需建立大范围的皮下隧道,手术创伤大,手术难度高,术中需要注入CO2建立人工气颈,容易引起并发症[11,12],有学者指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纯粹的美容手术而非微创手术[13]。另一种为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方式,在美容效果及微创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其与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疗效优劣被广泛地关注[14,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由此研究结果发现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切口较小,熟练的临床医师往往可以选择2~3 cm的小切口,术后颈部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16]。同时该术式通过腔镜直视下可以准确地观察甲状腺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够减少术中的创伤,术中出血少,对出血患者可以及时止血,更好地维持手术视野的清晰,手术时间短,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暴露清晰,术中损伤发生率低[17]。同时该手术方式无需注入CO2气体来建立操作空间,可以有效避免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具有较多优点,但该术式有一定的适应证。首先甲状腺良性肿瘤直径应小于4 cm,因手术切口较小,如果肿瘤过大会导致手术难度增大,易造成术中残留,有研究表明肿瘤直径的大小与手术的难易度呈正比[18,19]。其次术前应进行B超、磁共振、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等明确肿瘤性质,考虑恶性的可能不宜选择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20]。最后对于有颈部手术史、颈部放疗史及甲状腺炎患者不宜选用该手术方式,以免因术中操作区域粘连严重从而导致手术失败。本研究认为手术时注意以下几点可提高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首先操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其次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再次使用电刀时应注意避免刚使用过的电刀接触喉返神经或周围组织,以免通过热传导烫伤喉返神经;最后手术操作时应边操作边采用吸引器吸除烟雾,避免因为烟雾过大影响手术视野。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IL—4、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符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IL—4、TNF—α、IL—1β水平。 结果 治疗后12 h,治疗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 0.05),TNF—α、IL—1β水平亦较对照组降低
[摘要]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阴性的孕妇在治疗后其后代的出生情况。 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妊娠中期筛查结果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TPOAb为阴性的45例孕妇进行研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用左旋甲状腺治疗者为研究组,其余不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后代在身长、体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63.9;R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13-04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教育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纳入首次PCI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采用相同治疗和一般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康复教育路径。结果 PCI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有氧运动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烟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 观察HO-1对肺气肿大鼠模型肺组织ICAM-1和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肺气肿大鼠模型,并用Hemin干预,收集BALF行细胞计数并分类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HO-1、ICAM-1表达,ELISA方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IP-2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组织中HO-1表达显著增加(P<0.05)。肺气肿组大鼠模型中不仅ICAM-1在支气管肺组织的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前列腺炎(CP)细菌和支原体的培养及耐药状况。 方法 对门诊CP患者3 171份前列腺按摩液(EPS)进行细菌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715份细菌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率为53.5%,共检出各种细菌13种,G 菌占92.6%,前4位均为葡萄球菌。1420份支原体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率为19.7%,解脲支原体(UU)占85.9%。前4位的葡萄球菌对青
[摘要] 目的 探讨308 nm激光联合胡椒碱对豚鼠表皮中黑素细胞的影响,观察联合疗法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豚鼠背部分别以联合疗法组、308 nm激光组、胡椒碱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作用。5周后对不同观察组脱色区皮肤进行色素生成肉眼观察和皮肤活检。观察治疗前后病理切片中黑素颗粒的改变及黑素细胞数目。 结果 治疗5周后,肉眼观察除空白对照组外,4组均能促进豚鼠皮肤色素沉着。联合治疗组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DHS组)25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催眠镇痛术在宫腔镜检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60例接受宫腔镜检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A组摆好截石位后静注丙泊酚1 mg/kg、瑞芬太尼1 μg/kg后开始行宫腔镜手术;B组则于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手术,对比观察两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期间并发症,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宫腔镜检查治疗的要求,A组麻醉操作
[摘要] 目的 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方法 将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EA组和CAS组,各48例,比较两组效果并随访6个月后观察并发症。 结果术后两组均经彩色超声、MRA检查证实颈内动脉血流通畅;CEA组35例(92.11%),术后未再出现TIA,与CAS组(89.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0,P=0.719);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