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各种专业技术教育,但是技术文化方面的教育却很薄弱。其实,技术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具有相辅相成作用。技术文化教育在培养学生反思意识、批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伦理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高职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 键 词] 技术;技术文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25-01
  在技术教育领域,专业技术教育与技术文化教育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对它们的思考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课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这方面的教育非常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在高职院校中,讲授技术文化知识将有利于补充高职生在学习技术知识方面的片面性。其实,技术文化知识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具体的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具有重要的互动作用。技术文化包括技术方法、技术创新、技术传播,以及技术与历史、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文化、技术与伦理、技术与生态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其实,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并不脱离于社会文化体系,而是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态、伦理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需要技术教育中包括一定的技术文化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的技术教育才是较完整的技术教育,这样的技术人才才是素质较全面的技术人才。
  2.在高职院校中讲授技术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广大高职生,并不是某种“高级机器”,应该是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有道德的现代技术人员。而技术文化教育,恰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反思意识、批判意识、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伦理道德意识等。广大高职生毕生从事技术工作的同时,他们在该领域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而目前的政治教育以及其他较浅显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并不能完全代替它。这也是开展技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二、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文化教育的主要领域
  技术文化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技术本身的各种思考,包括技术本质、技术方法、技术组成要素、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转移、技术输入、技术开发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二,是把技术与其他社会生产、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关联起来的各种思考,包括技术与历史、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文化、技术与道德、技术与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当今的高职教育之中。
  1.技术哲学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技术本质、技术方法、技术传播、技术转移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技术方面产生一定的宏观性、抽象性认识。
  2.技术史方面的内容。历史性认识是人类不断思考、认识自我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较长时间段的思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人类技术变革的重要脉络、社会背景、时代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3.技术与社会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涉及技术与政治、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这里让学生认识到技术不仅仅是个纯粹操作的领域,而是整个社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4.技术伦理方面的内容。人们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自然或社会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自我约束。这里不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也涉及各种生命之间的权力问题。
  三、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文化教育的实践环节
  1.在教育理念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把技术文化教育视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类课程,主要以政治教育、语文教育等为主,人文素质教育非常薄弱,特别是技术文化方面的教育更少。在高职院校当中,技术文化教育可以建设成全校必修课,进行系统的教育。
  2.在教育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把理论教育与案例教育结合起来。案例分析不仅仅说明现有的理论,还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新观点。
  3.在教育形式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前沿的技术文化教育。讲座形式,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大专校园的多种人才资源。
  4.在教育资源方面,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文化方面的图书资源建设,以便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自主学习。
  总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技术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当今社会或生态领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适应当今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各个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环境服务业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主要的技术和服务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亟待解决。作为地方环保类特色的高职院校,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在提升区域环境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结合前期产学研协同
[摘 要] 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新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路径。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1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
[摘 要] 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的基础上,从如何提高职业指导质量的角度,提出职业指导要做到“五结合”:职业指导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学校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职业指导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职业指导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职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五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2
[摘 要] 如何指导职业运动员退役后面临的求学择业问题?从研究运动员优势素质和择业价值观为立足点,根据个体运动员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并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做到人尽其才、个个出彩。  [关 键 词] 运动员;求学择业;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18-04  职业运动员是人生职业中的一个阶段,无疑将面临求学或择业问
[摘 要] 主要通过研究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的特点,分析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来加强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有效利用、专业技能的锤炼提高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通过英语专业的实践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和拓展,对应用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全面加入WTO及“一带一路”的建设,旅游业日趋繁荣,英语口语的使用日益频繁,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凸显重要。交际法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旨在阐述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应对策略,为旅游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 键 词] 交际法;英语口语;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摘 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使得传统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发生巨大变革,而空间化发展趋势,将开辟新的窗口。主张注重把握空间化发展要求,结合思政教育相关特点,推动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有效发展。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空间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2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浪潮全方位地冲击着传统
[摘 要] 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在内涵要求上有其自身特点。信息化教学能解决现实教学难题,在微观上具有服务于课程教学的价值。信息化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上具有服务教育政策的价值。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微观价值;宏观价值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23-01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
[摘 要] 当前中国高职院校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积极地加以改进,探索更适合中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是由管理文化所决定的,因此从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入手,借鉴以爱国主义、求真务实、创新精神为主要精神内核的船政文化,讨论了高职院校管理方面的诸多弊端和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为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方式的改进贡献一己之力。  [关 键 词] 船政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模式  [中
[摘 要] 卓越校建设促进课程规划与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信息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班制的开展为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可靠的基础。卓越校包班制背景下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从课堂内外提升,教师和学生双管齐下才能卓有成效。  [关 键 词] 卓越校建设;包班制;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