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作物的基因漂移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huan00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Q3和HCN-19为花粉供体材料,油菜近缘作物为花粉受体材料,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近缘作物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油菜对芸薹属6个种甘蓝、黑芥、埃芥、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基因漂移率分别为0、0.024%~0.243%、0.028%~0.092%、0.109%~0.951%、0.479%~0.879%、1.252%~2.191%.且基因漂移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与杂交亲和性、花期同步率、种植面积等高度相关.通过花粉将抗除草剂基因漂移给近缘作物,油菜
其他文献
患者 男,39岁.心悸、气促6年.查体:脉搏13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05/61 mmHg(1mmHg=0.133 kPa),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轻度怒张,心界增大,心音低,律不齐,可闻及胸骨右缘第2肋间2/Ⅵ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胸骨右缘3~4肋间柔和收缩期杂音,心尖2/Ⅵ级收缩及舒张期杂音,肝右肋下3指,双下肢轻度水肿。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工作区景观整体可达性程度显著提高,低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显著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普遍提高;(2)全区林地面积比
在ArcGIS8.1软件系统平台上,用普通克立格和概率克立格等多种方法研究潋水河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潋水河流域106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增加,由1981年的18.16±7.23g/kg增加到2002年的19.14±11.25g/kg;2002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0~40.0g/kg)、(20.0~30.0g/kg)级地的面积扩大,所占流域面积比分别较1981年增
为了研究云杉树木年轮生长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天山乌鲁木齐河山区大西沟气象站9种类型的369个积温因子序列和9个差值树轮年表的27个年轮指数序列,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积温
分析了地中海沿岸沙丘3种微生境(灌丛下、灌丛之间的开阔地、路径)以及整个沙丘生态系统的种子大小与土壤种子库中休眠种子的数量、土壤种子库中总种子的数量、地上植被中各
水稻白叶枯病菌能够引起水稻的白叶枯病等一系列水稻病害。水稻白叶枯病菌JXOⅢ和JXOⅤ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并进一步显示在两者亚细胞组分的超氧阴离子
用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odiumnitroprusside,SNP)处理低温胁迫下1年生黑麦草幼苗,探讨外源NO对提高黑麦草幼苗抗冷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NO能减缓低温胁迫下黑麦草幼苗质膜相对透性的增加,促进脯氨酸(Pro)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保护酶活性,其中POD酶活性的提高尤为显著。恢复生长时,经SNP处理的幼苗膜
由解析木资料用维量分析法建立浙江省各地区样木的D2H与地上生物量(B)的回归方程在浙江全省具有普适性.根据模型及样地调查结果发现50林龄前的浙江省常绿阔叶生态公益林群落
弄清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退降过程的机制,可以为相关景观动态模型建设和调控策略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借助于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和方法,在基于多时段遥感影像数据的景观分类和生态质量制图结果支持下,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进行了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质量退降的自组织临界性研究,以期揭示城市化过程与生态质量退降过程的响应关系和生态质量退降的过程特点。结果表明,工作区内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和生态质量退降过程均具有典型的自组织临界性
研究区高寒植被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气候环境对高原腹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控制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植被样方的研究,对该区植被在高原气候暖干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暖干化的气候(环境是区域植被退化的主因,并对研究区植被退化速率进行了推算(14.2km/10a)。以样方数据分析为依托,重新拟定了研究区内干旱湿润区分界线,获得该区植物碳同位素值拟合干湿界限的支持。通过对年代间干湿分界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