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嘴潮滩敏感粒度组分及环境意义

来源 :海洋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敏感粒度组分是研究沉积环境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江苏启东嘴潮滩位于江苏海岸与长江岸线交汇处,陆海相互作用强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对4个岩芯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粒级-标准偏差的方法提取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结果表明:(1)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细组分与粗组分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岩芯QDZ-1、QDZ-2和QDZ-3中<22 μm、<26μm、<22μm的细组分的含量由下向上逐渐增加,符合粉砂淤泥质潮滩下粗上细的沉积规律.(2)在流域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和风暴潮等极端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粗组分的含量突然增加.岩芯QDZ-1、QDZ-2和QDZ-3中>22 μm、>26 μm、>22 μm 的粗组分,在深度172.5 cm,242.5 cm、142.5 cm 处分别剧增至84%、85%和80%.(3)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细组分比粗组分更容易淋失,进而导致岩芯出现粗化趋势.QDZ-2在剖面上部A段>26 μm的粗组分呈增加趋势,是因为受到轮作翻种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雨水淋溶作用的共同影响.岩芯QDZ-3在剖面上部A段22μm~88μm、>88μm的粗组分和岩芯QDZ-4剖面>63 μm的粗组分呈增加趋势,原因是围垦建堤使原有的水动力得以增加,进而在高能环境下粗颗粒物质能够沉积.
其他文献
病毒是地球上丰度最高的生命形式,广泛分布于包括深部生物圈在内的各种环境中.病毒通过侵染微生物宿主影响其生理特征、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发现,病毒裂解是导致
在众多海洋突发事故中,尤以石油泄漏最为常见,严重的海上漏油事故往往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石油烃组分复杂,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易于在海洋生物体中富集,并且石油烃还
我国滨海核电项目已发生多起海洋生物暴发导致取水系统异常的事件.当前核电厂建设前期海洋生物调查与评价缺乏对致灾海洋生物的针对性.本文结合国内外已开展的致灾海洋生物与
浅水珊瑚受到海岸排放污水中日益增加的洗涤剂的威胁.本文旨在探究洗涤剂主成分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对近海软珊瑚的影响,实验将肉芝软珊瑚(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