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根存在下冰相中苯酚的光转化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125W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在低温条件下(-14~-12℃)研究了冰相中硝酸根存在下苯酚的光解.考察了苯酚的浓度、硝酸根的浓度、pH值以及光强度等因素对冰相中苯酚光化学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冰相中苯酚光转化速率随着光强度和NO3^-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加快,随着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慢;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抑制苯酚的光转化速率;苯酚的光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利用GC-MS和LC-MS分析了苯酚的光解产物,据此推测了苯酚在硝酸根体系中可能的光解反应历程.
其他文献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
采用模板法制备了具有贯通孔道网络结构的大孔Al2O3催化材料.为确保模板材料的体积分数低于74%时Al2O3孔道的贯通,设计并实现了模板聚苯乙烯(PS)微球先胶凝再与催化材料Al2O3纳米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 在6-31G(d,p) 基组水平下优化了咔唑分子和14种双咔唑结构异构体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 在此基础上, 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
对比研究了岩藻黄质(Fuc)在氯仿和甲醇溶液中光诱导生成自由基正离子(Fuc·+)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2种不同溶剂中Fuc·+产生机制的差异.采用光谱电化学方法结合纳秒时间分辨
【正】 新闻报道:南平市建立“两线三层”大工业管理新体制 南平市在继续推进企业微观层面改革的同时,进一步从宏观层面上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从而使转变政府职能与企业改革同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PtBA—b—F127-b—PtBA(PtBA为聚丙烯酸叔丁酯),经三氟乙酸水解得到PAA—b—F127-b—PAA(PAA为聚丙烯酸).进一步通过碳二亚胺的水溶性衍生物1
采用置换-扩散法制备了储氢材料Mg2NiH4,用XRD,ICP和DSC-TG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分析法(DSC)研究了Mg2NiH4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2NiH4对AP热分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经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一种含水溶性基团TEG的三齿吡啶螯合剂,并与稳定的三羰基铼配位,得到了一种新的三羰基铼
利用介孔碳的软模板合成方法和阳极氧化铝膜(AAMs)的孔道限域性制备有序的介孔碳纳米纤维.以介孔碳纳米纤维作载体,采用温和的非共价方法和乙二醇还原法负载铂纳米粒子制备铂催
构建大菜粉蝶Lipocalin蛋白家族中的BBP蛋白突变文库,依据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0条和12条引物,通过PCR重叠延伸法得到包含随机突变蛋白BBP的基因序列,并重组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