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毛囊细胞的一种方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初次介绍了人毛囊细胞的一种培养方法,此培养方法用牛跟晶状体囊(类似皮肤基底膜)作为细胞生长的底物,即从刚杀死的小牛眼中分离出品状体,小心地剪下晶状体囊的前部,将晶状体囊放在含有0.3%胰蛋白酶的不含钙、镁的平衡盐溶液内,在37℃条件下孵育15分钟,用加有青霉素及链霉素(每毫升各含100微克)的平衡盐溶液彻底冲洗后,将晶状体囊用钻源进行X线照射,剂量为10,000拉德,然后将晶状体囊放在Hukkelhoven等改进了的培养皿内。

其他文献
皮纹学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研究,但对传染病例应用颇少。在麻风方面相继有一些报导:Balina等报导在145名麻风病人及其家属中发现瘤型麻风病人及其亲属与健康对照相比,手指的嵴数和手掌的远端三角明显增加。Enna等在50名瘤型麻风病人发现桡箕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和在Ⅰ、Ⅱ、Ⅴ手指斗型纹明显增加。作者的早期报告也指出阿斯特拉罕地区的瘤型麻风病人与健康居民相比手指斗型纹和嵴数增加。继之,Eswaraia
期刊
作者报告一例脓疱性银屑病患者,用氨甲喋呤(MTX)和芳香维甲酸(Etretinate)联合治疗获得成功,并观察了Etretinate对银屑病性关节病的疗效.患者男性,51岁,患脓疱性银屑病及银屑病性关节炎16年,于1978年因发生银屑病性红皮病开始服用MTX治疗获明显进步.
Wilson氏病为一种遗传性的铜代谢疾病,其血清中的铜转运蛋白和血浆铜蓝蛋白都减少,并因铜沉积于肝脏和神经系统而致进行性功能障碍。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为一种获得性肝性卧啉症,具有家族发病的倾向。两者都是罕见的疾病。
期刊
新近单克隆抗体的问世已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了一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已经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对人类的单个核细胞群进行分析.商业上可得到的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地与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成熟的外周血T细胞、不同分化水平的胸腺细胞、郎格罕细胞及单核细胞起反应.
期刊
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口服维甲酸类药物(retinoids)在皮肤病治疗上开创了一个新时期.一些已往很难治疗的皮肤病如脓疱性银屑病、毛囊角化病和其他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对这类药物有良好反应.其次,由于它们对皮肤及其附件有独特的药理作用,用作实验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表皮的角化过程和生长控制机理.
期刊
1974年起,丹麦、瑞典、挪威三国成立蕈样肉芽肿(MF)联合研究组,使用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以评价该病不同时期对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以下报道1974~1977三年的治疗结果.分期:本组采用改进的Van Scott和Kalmanson分期法.第一期:组织病理学上不能确诊为MF的临床类型.
老年性色素斑,欧美各国称为fleckformige Alterspigmentierung,senile Sommersprossen,lentigo senilis,senile freckle,liver spot或senile ephelis.此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据上野对面、颈部的观察,男性比女性提早十多岁发病.至40岁时,男性为58%,女性为66%;50岁以后,男性为90%,女
期刊
目前普遍认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属于体液性自家免疫性疾病,损害周围的皮肤存在抗基底膜(BMZ)抗体,并与发病有关.血清中有在体外能固定补体的游离抗BMZ抗体,但与病情关系不大.在IgG沉着物中经常发现C3,因此支持抗体与抗原反应而被固定在局部组织的设想.经常查到C1q及(或)C4皮肤沉着提示传统途径在局部活化.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自发性母亲―胎儿输血(Spontaneous maternofasol transfusion)、患有免疫缺陷的新生儿、婴儿输血或输入血制品、免疫系统受抑制的恶性肿瘤患者输血以及含有淋巴样组织(如骨髓、胸腺、胚胎肝)的移植等.
期刊
在人体内,单核――巨噬细胞(Mc-Mφ)与T、B细胞组成参与免疫应答的三大类细胞,在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效应阶段和免疫应答的调节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近代对麻风免疫学机理研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机体T、B细胞量和质方面的改变,对麻风Mc-Mφ及其功能的研究似乎未予应有的重视.为了阐明麻风免疫缺陷的本质,第11届国际麻风会议上已提出今后5年麻风免疫优先考虑研究的6个目标之一是"广泛研究麻风病时Mφ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