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变电站的防雷措施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变电站的设计中,为保护变电站的设备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防雷设计方案,加强变电站的防雷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雷击事件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重视防雷保护的工作,否则,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关键词]雷电的来源 防患方法 装设原则 最小距离确定
  一、引言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要求变电所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二、变电所遭受雷击的来源及解决方法
  (1)雷击的来源。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2)变电所对于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取装设避雷针或采用沿变电所进线段一定距离内架设避雷线的方法解决。其解决的基本原则是一是所有被保护设备(电气设备、高大建筑、易燃易爆装置)都应置于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以内,以免遭受雷击;二是所有被保护设备与避雷针的距离不能太近,以免避雷针上的高电位,对其附近设备发生放电现象,造成事故。装设避雷针货避雷线的原理是由于雷云放电总是朝地面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发展,而避雷针(线)靠其空中有利地位,造成较大的电场强度,把雷云引向自身放电,将电荷导入大地,从而对周围物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3)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是导致变电所雷害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在变电所内装设避雷器的目的在于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使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不致于超过其冲击耐压值。而变电所的进线段上装设保护段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及入侵雷电波的陡度。 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保护电器设备。它应于保护设备并联,当线路上危及设备绝缘的过电压时,避雷器被击穿,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了设备的绝缘。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几种。保护间隙和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的保护,阀型避雷器主要用于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保护。保护间隙比较简单,但只能用于无避雷器而且有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的条件下使用。
  三、变电所装设避雷针的原则
  所有被保护设备均应处于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以免遭受雷击。
  当雷击避雷针时,避雷针对地面的电位可能很高,如它们与被保护电气设备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够,就有可能在避雷针遭受雷击后,使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反击。此时避雷针仍能将雷电波的高电位加至被保护的电气设备上,造成事故。不发生反击事故的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称为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防雷最小距离。
  四、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防雷最小距离的确定
  雷击避雷针时,雷电流流经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为了防止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的空气间隙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空气间隙必须大于最小安全净距。
  为了防止避雷针接地装置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在土壤中的间隙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空气间隙必须大于最小安全净距。
  五、装设避雷针的有关规定
  对于35KV及以下变电站,因其绝缘水平较低,故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配电构架上,以免造成反击事故,需要架设独立避雷针,并应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
  对于110kV以上的变电所,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因而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装设避雷针的配电构架,应装设辅助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的连接点,距主变压器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的接地网的连接点的电气距离不应小于15m。其作用是使雷击避雷器时,在避雷器接地装置上产生的高电位,沿接地网向变压器接地点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衰减,使侵入的雷电波在达到变压器接地点时,不会造成变压器的反击事故。由于变压器的绝缘较弱,同时变压器又是变电所的重要设备,故不应在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装设避雷针。
  由于变电所的配电装置至变电所出线的第一杆塔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较大,如允许将杆塔上的避雷线引至变电所的构架上,这段导线将受到保护,比用避雷针保护经济。由于避雷线两端的分流作用,当雷击时,要比避雷针引起的电位升高小一些。因此,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可将线路避雷线引接至出线门型构架上,但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对于35~60kV配电装置,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m的地区,允许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至出线门型构架上,但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当土壤电阻率大于500Ω·m时,避雷线应终止于线路终端杆塔,进变电所一档线路保护可用避雷针保护。
  六、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变电所的防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都应认真考虑,加以重视。
  (作者单位:漯河 临颍县电业局)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和改善输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输配电线路事故率,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和供电可靠性,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输电线路 盐雾 腐蚀探讨  一、盐雾对输配电线路产生的危害  盐雾指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液状的Na2O粒子。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风引起海面扰动和涨、落潮时,海水相互间的冲击和海浪拍击海岸,致使很多海浪粒子拖入空中,水分发蒸后,留下一些极小的盐粒,在
期刊
高中生物知识纷繁复杂,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特别多。如何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有趣的知识记忆方法,现归纳如下:  一、理解记忆法  有很多生物学概念、理论要记忆,学生的记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引导学生对问题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并且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  二、骨架记忆法  在通读全文掌握基本思
期刊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效 务实 质量 反思  我是奋战在一线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近十五年,经验较少,每次教改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探索,这次也不例外。在我校甚至全市、全国都在探究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之际,我们当然也义不容辞地积极探索,下面就结合平日的教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运用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对于小学生作文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并通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习作知识和语言词汇,辅以听说训练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鼓励学生,让他们产生积极的心态参与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观察力 鼓励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语
期刊
一、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一)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以及正在
期刊
[摘要]石油工程相关专业课程《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原理》与专业基础课《胶体与表面化学》等联系非常紧密,本文在讲授专业课及相关基础课时,引入21世纪的新技术——纳米技术,结合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的教学要求,对继续教育学生的培训教学,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学校教改项目,探索该领域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改思路。  [关键词]石油工程 课程 教学 改
期刊
[摘要]要提高材料学科竞争力,培养一批掌握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创新科技人才,以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对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材料学 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  材料、信息与能源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构成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要提高材料学科竞争力,培养一批掌握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创新科技人才,以满足材料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摘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当前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这对培养和提升当代教师师德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 教师 为人师表  一、做人要重视仁德,净化灵魂  1.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
期刊
[摘要]软件是信息化的核心,高等院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坚持探究性教学方法,突出工程创新教育核心,阐述了实施卓越软件工程师计划、学年训练计划、以及建设“教学-科研-科技活动”一体化团队等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逐步形成了以设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学年训练 一体化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引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举措。要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既要遵循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最佳突破口;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