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又分为典型川崎病组(32例)和非典型川崎病组(8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发热>3 d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变化情况,分析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相较于对照组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川崎病组患儿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与典型川崎病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与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与川崎病具有密切联系,对川崎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血清CRP、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组、50μmol/L Sal组和100μmol/L Sal组。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a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HCAEC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
目的:采用超声检测川崎病(KD)患儿左冠状动脉总干(LCA)、右冠状动脉总干(RCA内径、主动脉瓣环(AOA)内径,计算LCA/AoA、RCA/AoA值,分析二者在KD患儿自限性恢复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KD患儿12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3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LCA/AoA、RCA/AoA值
针对目前的探测与识别技术相关教材及课程内容缺乏面向航空航天应用案例的问题,我们以本科生为教学对象,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将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问题转化用于本科教学实验,通过改进实验平台,结合航空航天需求凝练总结适用于本专业培养方向的自编核心课教材《航空航天目标探测识别原理及应用实践》,研发了一套可推广的航空航天探测识别实践平台系统,为建设航空航天特色一流本科课程奠定了基础。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植物新品种是种业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对种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高度强调推动农业现代化。对于植物新品种权的立法保护能够推动种业知识产权的完善,能够加强国际间品种权人的交流。但目前我国在品种权的立法保护力度上还有所欠缺,主要是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位阶较低、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农民特权与品种权之矛盾等等。植物新品种权的立法保护缺
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分为川崎病急性期组(35例,10 d之内)和川崎病恢复期组(45例,发病后21 d至2个月),另选取同期文昌市人民医院院内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正常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研究对象心功能相关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厚重底蕴的话语体系,可从政党、治理和时空三个维度加以阐释,即作为话语的权属、指涉和语境。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人民情怀与整合能力塑造了自身作为权属的政党之维;基层性的调研传统、回应性的问题导向和动态性的风险意识塑造了作为指涉的治理之维;朝向民族复兴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与基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在历史时空动态演进中的相互结合,
目的 总结川崎病随访管理的最佳实践证据,为延续护理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通过计算机检索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美国指南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医脉通指南网、PubMed、美国心脏协会网站等中关于川崎病随访管理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绝对值法与Kobayashi、Dallaire两种Z值计算方法评估6月龄内小婴儿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月龄内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测量各主要冠状动脉节段的内径,比较绝对值法与Kobayashi(KZ法)、Dallaire(DZ法)两种Z值计算方法的CAL检出率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脉损伤(CAL)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L组(合并CAL,n=38)和KD组(不合并CAL,n=58)。比较两组患儿血清CRP和RDW水平,分析其与KD患儿合并CAL的关系。结果:CAL组患儿年龄小于KD组(P<0.05),发热病程、白细胞计数、CRP和RDW均高于K
目的 探讨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指标[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川崎病(K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KD患儿100例,分别在KD急性期与亚急性期抽取所有患儿血液样本测定相关生化指标(TIMP-1、Gal-3、TGF-β、Lcn2)水平,超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