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口德者无大德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委恶语相加,选手被迫拿起法律武器
  
  前一段时间,柯以敏担任《超级Y客》评审时,听完一个参赛者唱歌后,批评她是“大饼子脸”。她还很不客气地在电视上公然指着对方说:“你一唱歌就五官错位,绝对红不了。”接着,她又炮轰另一个身材肥胖的女参赛者说:“你要赶快减肥,没有人愿意看到一头母猪在台上唱歌。”
  柯老师在亿万观众面前,竟然说长得胖一点的女孩子是母猪,我想这应该是严重的人身攻击吧?如果中国的观众能忍受这样的语言,真的怀疑大家还有没有自尊心,或者说起码的怜悯心。肥胖难道是一种耻辱吗?肥胖难道就应该受到别人的无端谩骂吗?
  参加《第一次心动》的选手孙立洋将柯以敏告上法庭,就是缘于在“IN/OUT”这个环节被无端攻击,他说:“这个环节为5位评委设立了独立小屋,选手在进行完才艺表演后,进入这个小屋子与5位评委对话,考察其思辨能力。我参加《第一次心动》是为展示才艺,没想到人格却被攻击。”孙立洋称自己的精神受到伤害,“由于直播节目中选手及评委对我的恶语相向,很多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对我和我的家庭产生了误解。母亲不敢出门,害怕被周边的邻居指点。而我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很多演艺公司则拒绝录用我,原因是从电视上了解到我人品太差。”
  对于这种点评,选手很难感受到诚恳的意见,感受到的只是强烈的讽刺与挖苦,以及对自信心的无情而冷酷的打击。如果让这种无口德的现象继续充斥荧屏,那将是怎样一种景象?
  对一个来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讲,这种打击是直接而致命的,让人对选手的处境不免担忧。但它在现在各类选秀活动中却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评委们凭借自己的“无德”,凭借自己的“口不择言”在伤害选手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提高了自己的出场费。这种知名度却不禁让人们反胃,而这后面的利益暗箱,又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他们的目的。既然他们能公然地“大放厥词”,我们的选手为什么就不能公然地提出批评,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呢?
  
  不顾形象,评委内讧打起“口水仗”
  
  这种无口德的评委,我们怀疑他们怎么能有更高的品德。而接下来的事情恰恰证明了我们的推断。
  “这又不是脱衣舞比赛,跳得太难看了。”“你的头发毛衣裤子鞋就跟一堆乱麻一样。”这些让人听了难堪的话,是身为《快乐男声》评委的杨二车娜姆在现场当着亿万电视观众所言。当评委郑钧痛斥选手把好听的歌唱得走了样时,选手诚恳地请求他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老师,我再唱一下高潮吧?”没想到郑钧却出语惊人:“你放过高潮吧!”让选手处于尴尬难堪的境地。当另一位选手出现,郑钧对其歌唱很不满意,便直接对其说:“这首歌是我妈最喜欢的,你把它改编成这样,她听了会崩溃的。”
  然而事情愈演愈烈,2007年4月《快乐男声》西安赛区的预选赛第二场,本来风平浪静的比赛忽起波澜,评委郑钧和杨二车娜姆因为对选手晋级的标准不同,在现场发生矛盾,直至引发激烈地争吵,比赛中途停止,编导的劝说也不起作用。最后郑钧愤然离席,态度强硬地表示,只要有杨二车娜姆这种评委,《快乐男声》就不是在选拔“男声”,而是在选拔“男色”,那么他也没有再留下来继续当评委的必要。同台评委郑钧和杨二车娜姆竟然当场翻脸,互相攻击,让人大跌眼镜,再次给我们上演了一台展示评委恶德的课。
  而“资深评委”柯以敏,日前又在重庆公开炮轰“快男”评委杨二车娜姆“太俗气”,普通话也够呛。无论从专业点评和舞台驾驭能力来讲,她都和自己相差不止一个档次。柯以敏放言做选秀的评委,没人比她更专业,杨二车娜姆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评委公开场合掐架让人在感叹没有口德的同时,不免让人担心,这样的人担任评委,真不知道会扼杀多少好男孩好女孩!而这种无口德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以伤害别人为乐,以伤害别人让自己迅速蹿红。低下的品德,也确实给选手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与不良影响。而其他评委为了“不甘示弱”,为了“彰显个性”,一个个你追我赶,生怕“语不惊人死不休!”而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提高卖点,也往往喜欢掏钱请这样的评委,致使各频道的选秀活动充斥着一片“骂声”,仿佛能侮辱别人就能显示自己的本事!
  既然做评委,选手尊称你们一声老师,就应该有个做老师的样子。要时刻注意你们的举手投足,你们的言谈举止。不要玷污了老师这个称呼!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柯老师的孩子不小心长得胖了些,她希望别人也那样“夸”她的孩子吗?“嘴上积德”这个词的含义,看来他们不懂!
  
  恶评泛滥,岂止震撼是心痛
  
  类似的无口德无品德的评语铺天盖地,一些知名人士也沾染了这种习气。著名主持人李咏在做评委时气哭女选手,被称为“毒舌”。随后《梦想中国》中他的搭档评委孙悦又出语侮辱伤害残疾选手的人格。那日,一名残疾选手参加比赛,请求评委给个机会让他多唱一首歌。孙悦急切地把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半圆说:“你再唱,我就不投你票了。”那位残疾选手唱了第二首歌后,孙悦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唱歌?”选手答:“因为周围人瞧不起我,所以我把快乐都放在歌里了。”没想到这样一句告白不但没激起孙悦的同情心,相反,孙悦立刻讥讽道:“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你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残疾选手敢于站在台上,面对亿万观众,这本身就值得鼓励和欣赏,作为评委不但没有理由去嘲笑他,相反更应该鼓励他,但是孙悦脱口而出的却是讥讽,而这有可能把他仅有的一点自信也打击没了。
  《震撼一条龙》是江苏综艺的一档歌唱比赛节目。一名本身是舞蹈演员的男歌手在演唱完曲目后,跳了一段舞蹈作为自己的才艺展示,同样是舞蹈演员的评委邱江说:“你是舞蹈演员,你这样的才艺展示对别的选手是不公平的,就你的水平而言,你只能算个三流演员。”选手当场难堪,主持人打圆场,让选手评价自己,选手坚定地说我是一流的。邱江顿时面红耳赤起来,激动得有点结巴地说:“水平是要靠比赛来评价的,就像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一样,我参加过很多比赛,也得过很多奖,你有吗?”颇有小孩子打嘴架的意味。
  评委无口德且品德低下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选手们的生活,当他们在严重困扰选手,困扰观众心神的时候,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无口德的人,怎么就堂而皇之地成了评委呢?而同时,这种“评委模式”还有人模仿,一时间,争吵谩骂声不绝于耳。
  
  “出口成脏”仅仅是无口德吗?
  
  出现如此多的“口舌之灾”,不禁让人想起广电总局的通知:大型选秀活动的评委,点评要实事求是、积极健康、平等善意,不搞不切实际的吹捧,不搞令参赛选手难堪的责难,不以非理性的褒贬来取代知识性的引导。
  可是,还有那么多的“毒舌”在伤害着寻找自信的男生女生!评委们的素质实在让人担忧,他们的恶评不仅让选手当场下不了台,也让我们观众着实不爽。
  真不知道作为一名评委,连起码的尊重人的德行都不具备,把对别人的讽刺挖苦当成自己的乐趣,这样的人怎么就成了评委了呢?一个没有口德的人让人难以相信他的品德!
  将心比心,如果评委们在深思后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无话可说。人都有起码的自尊心,请你们嘴下留情,不要去践踏那些本想通过参加活动获得信心的人,他们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就这样被你们践踏得伤痕累累,甚至荡然无存,这种心灵上的侮辱是需要时间来治疗的,而这是你们那大把大把的钞票无法治愈的!
  对于众位评委肆无忌惮的言行,实在不敢恭维。对于你们的恶评,你们为人的素质让我们观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奉劝你们,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让你们长久充斥荧屏的,一时的出名,可能换来的是观众永远的骂声。毕竟我们都清楚一个道理:无口德者无大德!
  ■编辑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插图:黄煜博)
其他文献
一    宽容并非丧失原则,并非意味着对自私自利行为的姑息纵容,也非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忍让,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偌大的社会里哪能处处尽善尽美,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只要不是大是大非问题,何必计较交往中的一点误会、一点矛盾,何必在意相互促进中的一点碰撞、一点纠葛呢?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得到别人的宽容的:一个整天处于紧张人际关系的人,如何能逃过未老先衰的厄运:一个斤斤计较,将生
问:  我与丈夫曹某于2019年6月4日登记结婚。丈夫的父亲已去世,母亲年近70岁。结婚两个月后,丈夫在其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中突发疾病去世,留下房产、存款和单位赔偿金、抚恤金等遗产。婆婆以我与丈夫结婚时间短暂为由不同意将丈夫的遗产分给我。请问,婆婆的做法合理吗?答:  本案被继承人曹某在没有遗嘱的情形下,应按照法定继承进行遗产分配,你与婆婆都有权分得遗产。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对被继
想不关关于原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临“震”先跑的争论,事过半载在新旧年交替之际又热闹得紧。这场大辩论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在转型期思想激荡的一个表现,颇有标本意义。笔者不避固陋,给以扼要的“小结”,算是新年的试笔,祈愿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平有符合人性的提升。  对于范美忠的评价,极端的观点可以仿“文革”武斗或“华南虎照”事件分为“打”和“挺”两派。“打(倒)派”在前以“郭跳跳”为代表。骂范老师是“畜牲”、
不要因为追赶成熟,而丢失了水晶舞鞋    曾经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曾经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花。还在大学校园里的你,是这般不胜凉风的娇羞、婉约、淡定。  再次将目光投向大学里的女孩时,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名校女大学生毕业照集体露大腿。不可思议,令人惊奇诧异。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或许,这本该是少女应有的令人爱怜的姿态。然而在这个大胆张扬
她喊比她年长很多的她为姐姐,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是同一个村子里的老乡,按照乡里的排辈顺序,要喊她姐姐。  这位被她喊作姐姐的女子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城时,她还是个黄毛丫头,只知道她每次回乡,都很是风光。  她也曾偷偷羡慕过这位姐姐,希望将来的自己,能与她一样,在城里,把皮肤养得白白细细的,穿着漂亮的裙子,穿过全村人羡慕的目光。  这一天,终于来了,这位姐姐因工作忙,无暇照料女儿,便回乡寻一位保姆,正
曾读到一篇美文,作者用极其抒情的笔触,描述了许多年前一次难忘的经历。在一次身在异乡而又身无分文的窘境中,作者连吃一碗面的钱都没有,这时一个看似冷漠却心地善良的中年人,掏给了他十元钱,然后悄然离开。从此,作者用极虔诚的心情珍藏着这份感动,至今不忘。  我也被感动了,但我转念又想:这十元钱要比百元、千元乃至万元更有价值,如果不是来自那个陌生人,而是来自于父母的给予,作者还会如此地感激涕零吗?我想情形会
舅舅带我们去看他的养鸡场。  听说过一些传闻,说是肯德基的鸡翅卖得相当好,所以供货的鸡场想出了方法,让每只鸡都能长出六个翅膀。这个消息相当惊悚,后来被证实是无稽之谈,但我吃鸡翅时还是不免担心:在高科技、添加剂五花八门的今天,商人为了高效益,鸡要多长出两对翅膀,也不是难事吧?  去鸡场前,舅舅就说了,他养的是蛋鸡。  蛋鸡原来如此丑陋。这是我的第一观感。它们似乎是白色的,羽毛不洁,又瘦又小。上下两排
气概向天不问成败,青春年少当争朝夕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其实说的是少年应该具有英雄气概,而不是肯定尚未涉世的少年就一定能够做出什么英雄壮举。而英雄气概正是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气血”,它正是让少年在日后如大鹏展翅、扶摇九万里的关键力量。  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对少年们讲气概、要气概,因为大家偏重于“实”的东西,而忽略了“虚”。比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这一好
在一条昏暗、偏僻的乡间小道上,一个推销员的汽车爆胎了。他想换上备用轮胎,但发现没有带千斤顶。这时。他看见路边不远的一家农舍有灯光。他大喜。马上向农舍走去。但是很快。他就思绪翻滚,如果人家不开门怎么办,如果他们没有千斤顶怎么办,即使这个家伙有千斤顶,但他不借给我,那又怎么办?他越想越焦虑不安。当农民打开门的时候,他直接给了农民一拳。吼叫道:“把你那破千斤顶收起来!”听了这个故事,你也许会哈哈大笑,因
敢亮自己的牌,还要会亮自己的牌    在谈到《红楼梦》“林黛玉”这一艺术戏剧影视形象时,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20世纪40年代,《红楼梦》第一次被拍成电影,周璇扮演的林黛玉表现出清纯天真的一面,堪称经典;60年代,王文娟在越剧版《红楼梦》中扮演的林黛玉,突出了诗意、美丽的一面,也是一个经典;80年代,陈晓旭将林黛玉的古典美充分展露在观众面前,又是一个经典;据此类推,我相信‘第四代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