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呼吸内科护理的安全与防范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管理;风险防范
  内科是医疗机构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科室,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策略,降低护理风险系数,从而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现将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方法分析如下。
  1 治疗和操作风险是内科的主要护理风险
  呼吸内科以药物治疗和基本治疗操作为主要工作特点,护士在执行医师的医嘱时,或者是对患者实施给药,用药物化解患者的症状;或者是为患者进行操作,用特殊的护理操作来缓解患者的病症。在给药时,有给药准确性、给药途径操作的恰当性等方面的風险;在护理操作上,尤其是涉及介入到患者血管、体内管腔等内部的操作,更是有很强的风险性。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要严加防范。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隐蔽着许多护理风险,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及抢救等各个环节过程中,甚至在极其简单或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中都有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都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或无法挽回的损失。呼吸内科护理以基础护理为最多,基础护理涉及的环节也最多,因此在这些基础护理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护理人员重视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呼吸内科是一个非常大的科室,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有的护士说话不注意场合,工作不注意细节,有误解时不解释或者解释不到位,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沟通。这些都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甚至导致患者及家属在医疗、护理过程的细节中刻意地去找茬,制造纠纷[1]。
  2 准确判断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强化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加强管理与监督
  2.1防范护理风险方面,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理风险的判断,也就是说,临床护士在实施某项护理活动时,必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专科技能、患者自身状态等,对预期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出评估,在完成这一分析后,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避免相应的风险,同时将有关风险及防范方法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化解风险。
  2.2强调护理细节管理,做到防微杜渐。内科护理环节多,操作的细节多,任何环节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祸患,引起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因此,呼吸内科护理中,特别强调护理细节的管理,加强护理细节的关注度。只有把护理细节做好了,才可能把护理操作做得尽善尽美,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2.3加强护患沟通,通过护患互信化解风险。内科护理中专科操作多,基础护理操作多,药物使用多;多数患者病程较长,住院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患者再次入院较其他科室多,与医护人员关系较密切。如果沟通好了,患者接受医护人员则不易发生纠纷;如果沟通不好,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不满,则很小的事情都可能引发纠纷。
  3 氧疗护理风险
  3.1氧疗时如吸入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可发生氧中毒。防范策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氧流量和给氧时间。给氧时必须准确计算给氧浓度、流量、时间并记录,严密观察氧疗后的反应。预防氧中毒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氧浓度的最大安全值在40%。吸纯氧最好不超过4~6小时。认真记录并保存好氧记录单,明确记录时间、流量、浓度、氧流量表数值、停氧的时间等,加强巡视,交接班及更换氧疗用品时应该查看用氧记录单。
  3.2用氧时切实做到“四防”:防震、防火、防热、放油。加强病房管理,宣传防火、禁烟、通风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3.3氧疗时易出现气道干燥、出血,气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应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湿化瓶内盛放1/3~1/2蒸馏水;蒸馏水每日更换。气道干燥及排痰不畅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3.4用氧时,颠倒流量调节及插、拔管顺序,同时拧错流量开关,大量氧气冲入呼吸道可致氧冲伤。防范措施是吸氧时,先调节好流量再插管。停止吸氧时,先拔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4 吸痰护理风险
  4.1单次吸痰时间过长、两次抽吸间隔时间短可致低氧血症,防范措施是熟练掌握吸痰操作要领,抽吸时动作轻柔。单次吸引时间应少于15 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应大于3 min。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增大氧流量。
  4.2抽吸时操作者自觉有黏膜被吸附时可能已造成气道黏膜损伤,所以操作时应注意吸引时正确控制负压(40.0~53.3 kPa,小儿<40.0 kPa)。在无负压的前提下插管。
  5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风险
  5.1引流无效的预防措施是行胸腔闭式引流前严格检查整套引流装置是否通畅。引流瓶应放在低于患者胸部的位置,引流瓶内液平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60 cm。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或受压;密切观察引流管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以及有无气体自液面逸出;密切观察引流的颜色、量及性状,并及时准确记录。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定期捏挤引流管,防止堵塞。当水柱波动不明显、液面无气体逸出时,应及时准确地判断是肺组织已复张还是引流管堵塞。
  5.2人为气胸形成的处理措施是嘱患者呼气,迅速用凡士林纱布或胶布等封闭引流口,并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氧气吸入。气胸严重者应立即紧急排气。迅速准备一套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并保证其密闭性。
  护理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能力的培训,制定相应的应急急救流程,严格操作规范,重视护理风险的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杜绝和预防不安全因素[2],确保患者安全和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1]孙孝芹.护理部在提高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能力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2006,12(7):675.
  [2]唐玉平,沈莉,王爱华.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9(6):58
其他文献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医院的常见手术。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占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45.1%~83.8%。切口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易发生医患纠纷,还会导致切口裂开及切口疝等远期问题,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师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中医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伤科在治疗上必须活血化瘀与理气止痛兼顾,调阴与和阳并重,笔者通过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证实了中药在促进胫腓骨中下骨折
本文在强调短跑途中跑技术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前提下,提出了减小前摆着地阻力,增大后蹬动力是改进技术提高跑速的关键。同时,对着地缓冲阶段和后蹬阶段进行了基本的原理分析。
患者男,15岁,因食欲不振、乏力3天,于2009-07-24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予生脉注射液40m1人生理盐水250ml静滴,输液结束半小时后出现发热(具体体温未测),畏寒、寒战,伴全身酸痛、乏力,无心悸、胸闷及呼吸困难。未处理急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9.3℃,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 76mmHg。呼吸急促,颜面潮红,神志清,精神不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出
综观中华文明史,每一个繁荣昌盛的对代,无一不表现出当时执政者的“民本观”。今天,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妊娠7周内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肯定。但一般方法终止妊娠12—13周临床难度很大,因此期间行钳刮术风险大、出血多、安全性差,另外此期间子宫对一般引产方法不敏感,成功率低。我院近年来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12—13周妊娠,安全有效。副作用少易于推广使用。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认为,拼音文字采用“元音、辅音”二维方式来表达“所指”,而汉语语音则采用“声母、韵母、声调”三维方式表达。它们没有好坏高下之别。在文字结构上,汉字也不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发明,使得血液成分单采成为可能。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患者的某一血液成分,然后根据治疗目的废弃或用置换液替代或做某种处理后回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