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理念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白血病患者在开展临床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课题的研究时间区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学籍选举的方式对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白血病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100名,按照患者的自身意愿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模式,最后研究人员需要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的各项数据以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而毒副作用的发生概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4%,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7.9%。结论:为白血病患者提供护理方案时,优先选择优质护理理念的方案,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并且在控制毒副作用发生的情况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疾病检验时的价值。方法:8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疾病患者分别接受病理检测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将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包含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约登指数)。结果:①病理检测结果显示,80例患者甲状腺瘤阳性检出率为46.25%,尽管高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38.75%(假阴性、假阳性例数均为2例,分别占比2.50%),但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②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下,特异度为45/(2+45)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实施流产术后宫内物残留患者,共90例,按照手术进行的先后顺序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盲视下清宫术治疗,给予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流产后宫内残留物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阴道
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医院持续发展,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如何开展医院医保物价管理工作,对于医院运营和管理水平提升以及促进医疗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指出传统医保物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随后提出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医保物价管理优化措施。旨在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医保物价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服务水平。
目的:观察评价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护理中施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参照组5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57例患者施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施行效果,并评价其有效率。结果:麻醉前10分钟的研讨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检查结束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44%低于研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49%,P值<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护理中施行个性化
目的:观察对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实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就诊于我院的60例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2019.3-2021.3),随机分组,30例予以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30例予以传统护理,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试验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运动功能,试验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护理质量,试验组总满意度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参加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则运用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疾病复发概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遵医嘱率、生活质量评分等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掌握更多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健康知识,让患者意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对护理依从性以及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针灸康复科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脑卒中恢复期出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微信远程指导,对照组患者定期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恢复率以及再次住院率的两者之差。 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以及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降低再住院率。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患者接受疼痛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后对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内所有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即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时间跨度内收治的60例患者,均为肺癌手术患者,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主题中干预方法的使用及效果,本次试验以对比类型的研究为主。因此,为了分组的公平,排序后单数分到参照组并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双数分到研究组并使用常规护理+疼痛干预联合营养支持。不同的护理方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本研究对相关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同时对其加强分析,记录患者接受护理后是否有明显的疼痛及疼痛程度
小儿脑积水是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是脑室腹腔分流术,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PC-MRI)是利用液体流动质子产生的相位变化测量液体流动速度的MR成像技术,该技术除可显示血管及脑室的解剖结构外,还能提供血流及脑脊液的流动方向、流速及流量等液体流动力学信息,在脑积水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JPC-MRI物理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儿童脑积水术后的脑脊液流速的临床检测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实施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院就诊的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3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使用双盲法,划分研究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