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荐轩辕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简历
  他——历时18年,访遍名山古刹,创作了震惊中外的《五百罗汉图》;
  他——继创作《五百罗汉图》之后,又历时10年再作《八百裸女图》;
  他——能够左右开弓,两手同时作画,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毛笔画出速写;
  他——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微雕油画艺术;
  他——虔仰佛学,曾开口“普天之下之主持,莫非唐明之师父”;
  传奇的人生、传奇的艺术,唐明以自己独有的文化艺术行为诠释了艺术的真谛。
  
  画外音
  
  唐明是个画家,在一般人眼里看到的是他恢宏巍峨、气势磅礴的画作,于是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在亲朋好友那儿,看到的是他几十年不懈的努力,“苦行僧”般的日子伴他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于是祈祷“铁杵磨细针,功到自然成”;在业内同行那儿,看到的是他的成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臻化境的艺术造诣每天都会有质的变化,假以时日,如蛹化蝶,如蚕破茧,独领风骚的一代名家将会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一场变革之风;笔者看唐明,虽仅短短一席话,区区数小时,却觉得他直如喊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一代人,又直如高举“五四”大旗,不做亡国奴的一代人。虽然人人都是饱学之士,学富五车,但那时那刻,在历史上镌刻的、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却是“爱国志士”“民族先驱”。唐明如斯,于是欣然命题:我以我“心”荐轩辕。
  
  画里乾坤大
  
  虽然立意要用笔触去探究唐明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剥茧抽丝将唐明内心深处,“报效国家,光复民族”的抱负和理想呈现给读者,这种崇高的境界可以说比他在绘画上的修为更值得去弘扬,这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但还是不脱窠臼,要先从他的绘画生涯说起,毕竟这是实现自己“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六千多年文化瑰宝;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载体和形式。
  出身在河北唐山市的唐明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但最后走上绘画的道路,却也颇费了一番周折和一番时间。小时候的唐明就表现出了对绘画超强的感悟力,可以说无师自通,一本连环画,一张年画,他都会琢磨半年,找一些废报纸,甚至在地上临摹一遍又一遍,用他的话说:“当时能熟练到什么程度,闭着眼睛画出来,比例大小,细微处的一些细节都一丝一毫不会差错。”当时在唐山,或许人们不知道唐明的名字,但如果提起有一个“画画的神童”,很多人都会惟妙惟肖地讲出几个他学画画的故事。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唐明早早已呈现出“星”象,艺术的大门早已向他敞开。但在他成长和长成的年代,“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我是革命一块砖,党往哪搬往哪搬”是主旋律。年轻人对领袖的崇拜是十分狂热的,对自己何去何从是无条件的服从。青年唐明也像很多年轻人向往的那样,穿上了绿军装,走进了军营。
  当然,除了在绘画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唐明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钢笔字写得漂亮,文章也写得漂亮。“黑板报”是当年最流行的宣传形式,也成就了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许多人都是从“黑板报”走出来的。唐明循着这样的一个轨迹,也走了出来,走上了军报记者的岗位,他当上了一名摄影记者,拍摄了大量有分量的照片,撰写了不少有影响的稿件,渐渐成了军队中一位有点名气的新闻工作者。循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唐明的前途摆满了鲜花,充满了掌声。
  重新燃起对绘画艺术的热情,重新拾起画笔,那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76年,唐明的家乡唐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瞬间,一座工业化城市夷为平地、废墟;瞬间,24万多个鲜活的生命被永远埋葬。高山呜咽、大地哀号、日月无光、惨不忍睹。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所有中国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唐山,所有中国人的行动都围绕着唐山。抢救唐山,抢救唐山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乃至后来在废墟上重建新唐山成了那一段时间,包括幸存下来的唐山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唐明作为一位唐山籍的军队记者,他自始至终参加了那一场“抢救”。唐明说:“在唐山大地震中,作为救灾前线指挥部的摄影记者,我拍摄了两万张灾情照片。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有亲人、长辈、老师、同学、同乡、战友……在地震中丧生,我的心在滴血。我除了不停地用相机记录下这惨烈的一幕,当时,脑海中不停地在想,用相机记录当然是真实的,但却不能反映亲人们在与突兀而来的灾难作斗争时的内心世界和无畏行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不会束手无策,中华民族从来都是百折不挠、坚贞不屈、宁折不变、视死如归的。于是萌发了用画笔创作《唐山大地震》长卷的念头。我翻开平时创作的十几万张毛笔速写,开始起草、构思巨幅长卷《唐山大地震》。”
  最终,《唐山大地震》巨幅长卷没有问世,是什么原因?唐明有一段话:“在创作《唐山大地震》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虽然《唐山大地震》会从表现‘与命运的抗争’的主题,反映一种现象和悲惨凄凉的景象,但还是不能挖掘出背后更深刻的本质。绘画是一门艺术,留给别人的,不能只是痛苦,也不能通过痛苦去感悟,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启迪、领悟人生是艺术的功能使然。于是我调整方向,把创作和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开始了《五百罗汉图》的‘跨世纪工程’,并把我熟悉的面孔画成了五百罗汉的面孔,可以说五百罗汉也是五百个活生生的人。”从1984年开始至2002年,唐明用了18年的时间,完成了他长达200米,重180公斤的巨幅长卷《五百罗汉图》,堪称世界绘画史之最。
  对于唐明的《五百罗汉图》在艺术上的造诣,见诸报刊、影视媒体的报道何止百篇,许多美术界的大师都有评论。如把《五百罗汉图》用六个字高度概括为“尽精微,致广大”的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世平就十分到位地点评:“在人物情节的结构上,在罗汉形象的塑造上,在表现人物的手法上都已由“术”入“道”,是中华文化的真经。”而同为中央美院教授的邓惠伯在《十八年得悟拈花笑》一文中也为唐明归纳了三个字:“明”“韧”“悟”。明者智识、韧者坚毅、悟者天人合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随着《五百罗汉图》的问世,唐明又进入了创作《八百裸女图》的过程中,这幅同样长达200米的巨幅长卷堪称《五百罗汉图》的姊妹篇,已经又引起了国际、国内美术界的高度关注。具有超人智识、超强毅力,达到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达到的“天人合一”境界的唐明,献给这个世界的这幅《八百裸女图》,将又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唐明在绘画艺术道路上纵横裨阖,上天入地,自由驰骋,出神入化,皆由于他身怀绝艺所致。唐明有“三绝”:世界上最大长卷,最小微雕油画,最快速毛笔肖像。他能左右手同时作画,油画、山水、写意、工笔无所不能,中西合璧,得心应手。
  
  手执笔墨为“播火”
  
  闻听唐明的名字大概有几年的时间了,也曾几次有机会相识,但总是阴差阳错,未能谋面。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因着唐明在人民大会堂为“金色大厅”作画,我们相识了。人民大会堂“金厅”原来悬挂着三位大师的巨幅画作。众所周知,在中国的美术界能有一幅作品挂到人民大会堂,哪怕是各省、市、自治区的会议厅里,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艺术造诣上的肯定,如果能够挂在像“金厅”“小礼堂”“大礼堂”等地方,那在中国美术界可谓凤毛麟角了。不过,唐明则不是刻意追求这些的人。他画作的艺术性已被公认为独步画坊,他画作的思想性,他在画中所表达的一种理想、一种向往、一种寄托、一种情怀、一种抱负,还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阐述。在人民大会堂宾馆、在电话中沟通、在以后的多次接触中,笔者了解到了唐明的内心深处,那更为执著去追求的“播火”精神,那种要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艺术上的创造、发明,继承和发扬光大,并进而传播到世界上去,把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介绍到世界上去的宏愿。这应当是比他绘画成就更值得大书特书的。
  在唐明向笔者介绍的一些作品中,我发现他的主题从来都未曾脱离开和谐、和平,未曾脱离开要懂得欣赏、珍惜、享受美好的一切。唐明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画作名字是《山林雅士图》。整个画面的构图,凸显了天人合一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菁华,画中的七个人物分别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表现了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文明之风由来已久,一条若隐若现的龙,腾云驾雾,雄姿勃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一轮东升的旭日,寓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像早上的太阳,喷薄而出,不可阻挡。还有他的《和为贵》等,都揭示了一个大同世界,一个和平世界的主题。
  
  当惊世界殊
  
  熟悉、了解唐明的人,在许多年以前都曾预言:唐明一定会成功的,唐明将会带给世界一个惊喜。也许是对“成功”“惊喜”的理解,或者叫赋予的内容不一样,唐明对此也曾多次讲过:“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其实,在与唐明的多次接触和交流之后,笔者知道唐明努力的方向绝非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在绘画艺术上的突破和成功,是在绘画艺术上对世界的冲击和贡献。他所努力的方向就是:实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和平的追求介绍到世界上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享受”中国,从而,使世界人民,使全人类在“和平”“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去感受人类共同创造的美好的一切。
  此时此刻,从某种意义上讲,唐明已经成为一位“文化使者”“艺术使者”“和平使者”。他开始了他的世界之旅。他首先把从1980年开始潜心研究的微雕油画艺术推到了世界上去。他利用创作的微雕肖像戒指和微雕油画两种形式,精心制作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齐白石、托尔斯泰等罕世佳作近百幅,并拿到海外和中国“广交会”上展出,轰动了世界。泰国、阿联酋等国家的王室、酋长盛邀唐明为其创作肖像戒指,对与这些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微雕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和普及。早在1986年的时候,唐明左右手同时画成的大型山水画,就被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夫妇收藏;泰国僧王曾破例让唐明为他用毛笔画像,这在泰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1997年11月3日,国际佛光会第六次世界会员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人士参加了本次盛会,应总会长星云大师邀请,唐明在会上创作了长15米、宽1.2米的《十八罗汉图》,与会代表直呼大饱眼福,领略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特别是彰显的主题。
  当然,最为轰动的事情,还是莫过于唐明的《五百罗汉图》的世界巡展,目前,巡展已经在12个国家举行过了。凡是有幸观瞻过《五百罗汉图》的人,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都一致认为:《五百罗汉图》太令人震撼了,中国的绘画艺术太伟大了,画卷中表现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主题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在巡展过的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过“一票难求”的情况,这在文化艺术的展览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在巡展过的国家和地区,都掀起了一股中国绘画艺术热,涌动起一股追求和平的潮流。
  唐明还是很清贫的,在他北京郊区的居所里,看不到豪华的装修和名贵的家具,寥寥几件磨掉了油漆的桌椅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生活用品外,更多的是绘画用的笔墨、纸砚。因为唐明仅是把绘画当作了一种交流的桥梁,而未曾把它当作一种商品。1997年,唐明在国外巡展时,就已经有外商出价1000万美元购买他的《五百罗汉图》,被他婉言拒绝了。快10年了,《五百罗汉图》的价位涨到了近亿美元,许多巨商大贾以及收藏家不止一次地找到唐明,要不惜代价买下来,但唐明从不为之所动。唐明动情地告诉笔者:“《五百罗汉图》或许是有价的,但这不是我的初衷,画卷表达出的‘人类和平,和谐相处’的创作动机是无价的。人们如果能在看到这幅《五百罗汉图》的时候,感悟到和谐共处,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感悟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魅力无限,我心足矣!我还要继续在全世界巡展下去,或许还要和很快就问世的《八百裸女图》一起在全世界巡展。除非是战争狂人、是恶魔,不,即使是战争狂人、是恶魔,当他能够看到这两幅画卷,我相信,也会引起他心灵的震撼。所以,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五百罗汉图》和《八百裸女图》,还包括我所创作的所有以世界和平、万物和谐共处为主题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为美好倾倒,让更多的人为和平奔走,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不同切口人路方式行手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医药经济发展水平与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我国区域医药制造业创新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参考.选取1995-2016年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