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母优雅地老去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我们承担起为父母做出真正的安排与决断的责任,才能让他们优雅而有尊严地老去。
  
  简妮丝•斯普林写的《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中,序言就开宗明义道:“我现在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照顾过年老体衰的父母,另一种人没有。”
  养老,是个庞大而繁杂的话题。当父母不再能创造家庭财富,也不再能承担家庭事务,甚至不大可能在独立状态下自理生活,却又总是乱发脾气、行为失常、有时甚至像个捣蛋的孩子……儿时对他们的依赖,现在全部换位转移到你身上,这时你才发现年老的他们是如此不安。
  孝敬的子女是一味盲从让生活一团糟,还是引导父母建立信心让他们优雅而有尊严地老去?相信自己,你其实拥有在父母不断增加的需求和自己的家庭、职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能力。
  
  必须的决断与安排
  简妮丝•斯普林 美国 心理医生
  简妮丝•斯普林是个临床心理医生,当然她还有个美国畅销书作家的身份。
  她的《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记录的就是自己照顾父亲最后五年生命的动人历程。过程中,她是一个多角色、真实的社会人:女儿、妻子、妈妈、职业心理医生。在每日不同的角色轮换中,她力求完美地履行好每个角色的职责。
  母亲去世后,她不得不接手照顾父亲。为了把照顾父亲对自己正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她拒绝了父亲要求同住的请求,劝说父亲搬进养老公寓,并鼓励、支持父亲适应了养老公寓的生活。
  随着父亲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并恶化,她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父亲做出一系列生活、医疗、财务方面的安排和决断。她安排父亲的退休金的使用,也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作为养老基金,为父亲购买医疗保险、支付父亲在老年公寓的费用和所需,同时又极力保持自己独立而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受到最小影响。
  
  专家分析
  准备一笔充足的养老资金,是让父母优雅、有尊严地度过养老期的首要前提。鼓励父母生活独立,从他们退休前五年起,可视其健康状况,建议其将存款的30%~50%用于较为稳健的投资,如购买小户型出租,房产升值前亦有固定收入,或考虑购买国债和银行的固定收益产品。如父母经济条件较差,则可做好家庭理财规划,从自己的固定月收入中扣除5%~10%,建立家庭养老基金,定投理财产品获得定期回报。如每月定期以固定金额购买基金投资,便可按年度获得本息相加的一笔款项。有点类似传统的整存整取,但比储蓄收益高得多。还有“一保多投”的险种,即通过一份保险,既保障父母,又保证自己的孩子,可避免多份保单支出过高,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相关方式>>>>>
  社区养老
  父母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适合情形: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
  
  医保养老
  医疗保险是养老理财中最基础的投资,分为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两种,按需缴纳保金,可获得每月返利和住院费用根据按百分比报销等优惠。
  适合情形:父母经济条件普通,无医疗保险,健康状态不佳。
  
  售房养老
  父母将住房对外出售,用这笔钱财居住到较好的养老院并在寿险公司办理养老寿险,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养老生活又得到保障。
  适合情形:有房产、又不愿与子女同住,喜欢热闹的老年人。
  
  定投基金养老
  按需在保险公司定投性价比高的基金,通过其返回的红利,获得养老资金保障。好处是更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方式,这样投资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风险,比较适合长期进行。
  适合情形:父母经济条件较好,自有住房,目前身体健康,且有医疗保险。
  
  健康问题全家承担
  大卫•松本 美国 作家
  我们家和其他一些日裔美国人一起住在加州的德尔雷地区,我们经营着家庭农庄。二月份的一天,父亲站在大棚边突然中风了。医生的话很缓和:“在我看来,他不会好起来的。”
  父亲可能会死!我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准备让他在哪里走完他最后的日子?我能把他带回家,让他在家里去世么?有尊严地死听上去很简单,但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把他安排在哪个房间?家人怎么照顾他?如何替他洗澡、换管子?遇上紧急情况怎么办?
  从医院回到家,我叫醒了熟睡的妻子玛茜。告诉她情况很不好,我们必须做出决定。父母的房子房间太小,不适合在家里医护。我们家的房间相对较大,但妻子会怎么想?孩子们又怎么想?也许他们的爷爷会死在家里。
  我哭了,妻子却把我拥入怀里,轻声说:“接父亲来家里吧,我们该这么做。”
  第二天趁孩子们上学前,我依次把他们单个叫来。“我要把我的爸爸、你们的爷爷带回家来,让他走完最后的日子,他会死在这里。”看得出来儿子在挣扎,但最后他却说:“好的,爸爸。”而女儿红着眼圈说的是:“这是爷爷会想要的安排”,我们拥抱在了一起。
  接下来的一整天,我犁地时都在考虑把父亲从医院接回家要做哪些准备,该带什么,填什么文件。下午我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她说:“太难以置信了,爸爸醒过来了。”
  赶到医院,一家人都挤在父亲的床边,拥抱着、笑着。医生说父亲的右半边身体瘫痪了,CT扫描确认有一个血栓破坏了他的大脑里负责发起语言的部分。他可能再不能说话。但我却在想:农民不需要说话。就像桃子和葡萄不需要对白。它们只需要我们在边上。
  
  专家分析
  尽管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回避父母生老病死的问题,但这却是人生必须体验的经历。父母到了55岁后,应每隔半年让父母到医院做一次全身检查,便于及时查出病情或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如果父母身体状况不佳,平时要注意老人的陪护,其中包括定期检查药品的使用期限、家用医疗器械的清洁卫生,以及注意不要让老人误食不利于病情的食物、病发时及时送医院就医等。
  父母过世的准备是件大事,对于开放的父母,一定要尊重他们“善终”的意愿。如墓地的选择,甚至更愿意优雅地将骨灰撒入大海等。对于保守的父母,要尽可能体察他们的心愿,为他们多做一些。而究竟是让老人在医院或家中走完最后一程,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的意见,如有条件,让父母“回家”才是完成全家人情感上的圆满。
  
  相关方式>>>>>
  膳食管理
  膳食均衡是保证老人身体健康的前提,主食要讲究粗细搭配,如燕麦、玉米、小麦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增加肠胃蠕动预防老年性便秘。另外,多吃增强钙质的食物可预防骨质疏松、多吃深海鱼类食物可降低血脂并预防动脉硬化。
  适合情形:身体基本健康、讲究食疗的老人。
  
  专属药箱
  为老人准备随时可取用专属药箱,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备入内服药和外用药,并定期检查使用期限。家用血压仪也必不可少,方便老人随时观测血压情况,且不用次次都往医院跑。
  适合情形:无重大疾病,可在家进行自疗的老人。
  
  临终关怀
  对生命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重病老人,从身、心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延缓疾病发展、减轻死亡恐惧的医疗护理。
  适合情形:因重病且害怕死亡而饱受精神折磨的老人。
  
  教会父母情感独立
  李亚鹏 中国 演员
  印象中,我母亲一直是个坚强的人,14岁就独自徒步去新疆。但我父亲的去世,让她强烈地失落、孤独。为了转移这些情绪,她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跟我说话。但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无法满足她,母亲就常对我抱怨,让我也觉得压力很大。
  一天,我跟母亲的一个小矛盾,让我的压力到了临界点。我跑到洗手间,摔东西,痛哭。母亲被我吓了一跳,但却换来了一场母子间坦诚对话。
  我说:“人的一生是这样的,你原本想退休了,和老伴孩子一起过晚年,但生活就是给了你这样一个变故。怎么办?你还得坚强起来,就像14岁一个人去新疆那样坚强。你靠我是靠不住的。作为儿子,我只能做到一个儿子通常所谓的孝顺,但我不可能去解决你内心的问题。你的内心只能靠你自己才能重新充实起来。”
  尽管这不是儿子该跟母亲说的话,但之后这些年,母亲变得越来越好。虽然偶尔还会有一些情绪,但她从那个过程中走过来了。
  和家人相处不能像和稀泥,有时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去激化矛盾,然后找个方式去解决,逃避是最无知的行为。我住的社区有很多演员朋友,有一次我在外面拍戏,一个同院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你妈现在太帅了,滑着一个拉杆三轮滑板,带着墨镜去买菜。我听到的时候,心里特别欣慰。
  
  专家分析:俗话说“老还小”,其明显标志就是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好比儿童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这种强烈的依赖来源于心理上的“分离焦虑”,即从潜意识里希望被呵护、关注。不失分寸地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同时引导其情感独立,甚至生活独立。
  一要鼓励父母在情感和活动上学会找乐、自力更生,退休后可做些以往喜欢又没空做的事,树立晚年生活的责任心;二要支持丧偶的父母寻觅新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人老了特别需要有人陪伴,千万别忽略老人的心理需求。三要善于并善意制造父母“被需要的感觉”,可以给老人谈谈最近的疑惑和问题,使老人感觉子女还是离不开我的指点,我更要身体健康与时俱进。
  
  相关方式>>>>>
  培养兴趣
  建议老人报名读老年大学,或为其安排学电脑、摄影、画画、游泳,与亲朋好友结伴郊游等,当老人对个人兴趣得心应手,情感上自然会变得独立。
  适应情形:个性豁达乐观,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老人。
  
  学会倾听
  聊天时鼓励老人说出内心感受,学会倾听并满足其所需,这样至少可解决老人80%的心理问题,被子女需要能使老人更乐观更独立。
  适应情形:个性相对内向,不善于表达,更需要子女关怀的老人。
  
  言论:养老是一种事业
  按照联合国最新标准,如果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占全国总人口12.5%,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的老龄化速度,中国社会老龄化仅用了18年,不仅大大快于世界速度,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已成典型的“未富先老”社会。
  养老,显然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大事。时至今日,直接面临养老问题的人群,多为普遍“421”家庭结构的80后。“未富先老”正向处于而立、不惑之年的他们从情感、经济、道德、伦常等方面发出极大挑战。
  父母渐老,子女却因要兼顾工作、伴侣、孩子、家庭琐事,而不得不忽视或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消极应对的结果,必然造成老人在疾病的风险下,还得承受孤寂、落寞、患得患失的不良情绪。近年来,已有行为极端的老人为引起子女重视,频发跳楼、偷盗、甚至绑架孙子等严重社会事件。
  如何安排父母养老,就等同将父母的尊严置于何地。令人惋惜的社会现实已无力挽回,但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使命却无法磨灭——无论现实如何艰难坎坷、内心如何疲累难堪,请将养老视为人生的一项重要事业,才能在必须承担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中做好平衡,并收获亲情所回馈的巨大财富。
  
  我们需要为父母考虑什么?
  父母的情况是 你需要考虑的是
  有固定收入、自有住房、有一定存款 准备一笔应急款项即可
  有少量收入、自有住房、存款少 除应急款项外,还要准备定期小额补贴
  无固定收入、需要和子女同住 除以上两项外,追加相应的住房开支
  都没有医疗保险 购买双份老人医疗保险
  只有一个人有医疗保险 购买单份医疗保险
  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 准备一笔应急款项即可
  一人或都有身体差、有心血管等重疾 购买大额医疗保险或准备相应医疗费用
  与你居住同一个城市 定期小额开支
  和你居住不同城市 每年至少准备一笔较大支出
其他文献
太骚是妖,显得“娘”;恰到好处“一点骚”,才是画龙点睛。    女人卖乖,男人卖骚。男人耍酷out,耍骚才潮。但太骚是妖,显得“娘”;恰到好处“一点骚”,才是画龙点睛。  如积极入世的另类和尚释道心,此艺僧迷倒女粉丝无数,还吸引鲁豫为他做专访。一个和尚可以让红尘众女发出尖叫尾随,那独到魅力就是不经意间的“一点骚”。 不知道骚为何物却让女人觉得性感着迷的,即是最好的骚。  再如戴立忍,在第46届金马
期刊
女儿就像天使一般,她的可爱熄灭了公婆对男孩的执着,也赢得了老公全部的爱。    结婚之前,老公曾经说过:如果生不了儿子,我爸得和我脱离父子关系。我可以想象生男孩对于那个家庭的重要。我的未来公公有自己的生意,总想着这家产一定要留给孙子。再加上老公的堂兄早早离世只留下一个女儿,一大家子能否留下一炷香火的重任就全落在老公一人身上。  我和老公的婚礼上,大家都不停口地祝愿我们早生贵子,谁也没想到这一步来得
期刊
当“低龄留学” 蔚然成潮,送孩子出国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是众多父母的心愿。然而,相较传统的留学方式,“低龄留学”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更昂贵的准备资金,以及更繁琐的申办手续。作为父母的你,是否有了好备案?    一年前,我和先生将年仅10岁的女儿送去了美国西部一所学校留学。此前我们调查过,这所学校宿舍有舍监、辅导老师和厨师照顾。辅导老师能指导学生写作业,复习英语、数学、科学等课,这些,都令人满意。
期刊
《回家》  作者:萨尔瓦多米纽秦 麦克尼克     大胡子米纽秦在封面上端笑着,就让人乐不可支起来。想起书中一次人数众多的家庭治疗培训中,这老头儿竟当众毫无顾忌地提裤子,他已全然投入“此时此刻”,显露出一个优秀治疗师的样子。  以个人经历作书的他在那次培训中说,在西方,问题常与家庭关系过于疏离有关,而在中国,问题却常常来自家庭关系太过紧密。比起那些对中国式大家庭总赞美有加的老外,这老头儿算是火眼金
期刊
浪子只适合恋爱,至于生活,还是交给稳重又顾家的男人吧。    年轻时,我们甚爱浪子,爱他们满不在乎、颠沛流离、简单粗暴,爱他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你面前,又从不告别就回过头去。就算他们是穷小子,带你去没有卫生许可证的路边摊吃一碗车仔面都浪漫得要死。  年少的记忆里,似乎都会有这么一段想起来就不知所措的爱情。犹如电影《天若有情》,浪子刘德华有情有义,与天真执着的吴倩莲天雷地火,最后浪子惨死江湖路,而她拖
期刊
热恋时,我们总是使出浑身解数表现最好的一面,走进婚姻,却常常懒散起来。尤其是回到家中,不再注意形象,蓬头垢面、胡乱穿着、言语粗鲁,美其名曰在外是“精装”,在家是“平装”,是完全放松的自然流露。  不错,真正爱一个人,一定是爱其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但不等于,你就有权利滥用对方的爱,来放纵自己掩埋优点,放大缺点。家是身心休憩的港湾,不等于在家里毫无顾忌,粗俗邋遢。爱是宽容,爱是忍让,爱同样是彼此欣赏,没
期刊
家庭是一辈子的事业,谁都想这份事业蒸蒸日上;  嫁人是女人“第二次投胎”,人人都想“投”得好一点。  嫁给一个重情重义、经济条件好的人,是大多数女孩的梦想。  婚姻的本质是交换,在嫁富的潮流中,女孩们需审视一下自身:我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    六成女大学生想嫁富二代  马诺一笑成名。  在《非诚勿扰》拍摄现场,她对一位男嘉宾笑言:“我还是选择在宝马车里哭吧。”一时间,争议不断,马诺被推上“拜金女
期刊
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耀眼的女演员,除了短暂的离开,宋佳一直活跃在影坛,是百花、飞天、金鹰奖的获奖大户。如今,她甘当女儿的绿叶,只因她相信,女儿有那样的潜力与毅力。    即使放到今天,《月朦胧鸟朦胧》也是琼瑶剧中的经典,宋佳饰演的裴欣桐仍然是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角色。鲜为人知的是,因为太爱那部戏,宋佳便给女儿起名楚楚。  一晃就是20年,宋佳已经从“琼瑶内地版言情代言人”蜕变为戏路宽广的成熟演员
期刊
穿过斯洛伐克的冰雪,迈过都灵的冬天……爱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娶到女强人,不仅要懂得珍惜,更要学会成全。    今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创造了一个奇迹:包揽了女子项目所有金牌。这个奇迹背后,主教练李琰功不可没。  她却说,家,才是最大的奇迹。  作为第一位执教美国国家队的中国人和中国短道速滑队第一位女主教练,十多年辗转世界各地。爱上她不仅需要胆量,还需要气量、度量、能量。  
期刊
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对于草木,只有善用它,才能真正称之为与草木相伴的生活。    从24层的窗户望出去,高楼绵延往远处,绿地像癞子的头发,在高楼间偶尔闪现。城市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  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在中国诗词里,女春愁、士秋悲,及行乐、惜进取,莫不以山水花草树木寄情。借花草言心迹,花有花语,树有树音,每一种植物都是人类某种精神的寄托。  染色、造景、插花、烹食、入药……人们探索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