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
摘 要 跨栏运动员首先是一名短跑运动员,要使过栏动作像跑一样。跑栏的概念最突出一点便是快速通过并离开栏架。过栏的关键是要像短跑运动员一样,摆动腿(攻栏腿)是以髋关节带动的,攻栏腿是沿直线摆动的。前臂向前下伸,前腿膝关键微微弯曲。起跨腿向前拉时要靠近身体;力量对跨栏运动员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要跨好栏是不可能的。力量训练的方式有立定多级跳;跨步跳;蛙跳和跳栏架;负重蹲起或跳起等方法对发展力量也都很有好处。另外腰腹和上肢力量的发展也不可忽视。耐力素质同样对跨栏运动员也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否则训练将成问题,甚至终止训练。
关键词 跑栏 力量 弹跳力 耐力
跨栏运动员首先是一名短跑运动员,要使过栏动作像跑一样,世界上优秀运动员无不如此,也都取得了成功。跑栏概念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快速通过并离开栏架,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是跑栏了,因此,就必须了解腿上的三个关键部位:髋、膝、踝、三个关节。
一、关键部位的功能训练
过栏中关键是要像短跑运动员一样,摆动腿(攻栏腿)向栏的顶部摆动时,是以髋关节带动的,运动员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后腿用脚趾蹬离地面而保持一个高重心的姿势,无论是从运动员的身前和体后,都能看到攻栏腿是沿直线摆动的,伸直的动作不是突然的,而是随着前腿下栏逐步进行的,但攻栏腿的膝关节仍保持这一定的弯曲。
在栏上,运动员的腰背部弯曲是为了进入下一个攻栏姿势,运动员的胸部接近前腿,身体重心升高帮助蹬离地面,牛顿第三定律表明,每个动作都有大小相等、方面相反的作用力,而这个定律充满了跨栏动作的全过程,也包括地面和空中的动作。
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姿势是:他们的前臂向前下伸,离前腿(攻栏腿)不太远,在胸前腿的上方肘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如果前臂伸得太远就会影响上体的稳定性,后臂是在髋部一侧,肘关节仍然保持90度,前腿膝关节微微弯曲,起跨腿向前拉时要靠近身体,脚跟尽量接近臀部,使脚跟、膝、髋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过栏时运动员重心移动的轨迹是半圆形的,实际上髋在越过栏架时重心就开始下降,换句话说:如果运动员过栏时重心移动的距离是:3.35米,并不是各平分一半,而重心向上移动的是:2.13米,而向上是1.22米。
二、攻栏腿
攻栏腿一个重要原则是:向前上方摆动一结束,便立即开始用力下摆,不延缓,是一个积极的连续动作,运动员在栏上时,他的眼睛应集中到下一个栏上,身体的方向取决于头的位置,头部宁愿向前,也不要向下。否则,下栏后第一步就会产生不平衡。
离开栏架的动作最接近跑的动作,攻栏腿积极下压趴地,就像加速器一样,前臂就像抓住并转动前面的一个东西一样向后拉,是运动员的身体向前,前臂保持适当的角度,后臂曲臂摆动,完成这些动作时,双手通过身体时,越接近髋关节越好。
如果这些动作能合理完成,运动员将是跑下离开栏架,只有较小甚至没有产生旋转就能使运动员直线向前,就很像短跑运动员的动作。
三、力的训练
基于力量训练,必须要强调两点:一是加强后蹬;二是反复训练过栏动作。
力量对跨栏运动员由其重要,跨栏运动员在跨越栏架时,不仅有相当的高度还要有3米以上的远度,这比短跑运动员最大步幅大得多,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连续性跨越十个栏架,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要跨好栏是不可能的。
弹跳力的练习在力量训练中非常重要,可用:立定多级跳、跨步跳、换腿跳、单腿跳、蛙跳和跳栏架的方法发展弹跳能力。跳远练习应当成为跨栏运动员提高弹跳力与爆发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跳远的起跳和跨栏的起跨在技术原理上基本一致,在板前的几步和栏前的几步节奏要求大致相同。
负重蹲起或跳起对发展力量也很有好处。为提高快速力量:可进行得频率快些。为提高速度耐力:可进行次数多直到疲劳还应多坚持几次。为提高爆发力:重量大、但次数不宜多。
另外,腰腹和上肢力量的发展也不可忽视。
良好的柔韧性和髋关节灵活性对于跨栏运动员来说十分必要,它也是防止受伤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比任何田径项目的要求都高。
耐力这一素质往往容易被跨栏和短跑运动员所忽视,认为耐力对这两个项目技术改进和专项素质的提高没有直接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它是各个项目的基础素质之一。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功能,才能承受大运动量的刺激,如果这一方面较薄弱,训练将成为问题,甚至中止训练,这就是要重视耐力训练的理由。
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训练基础,跨栏运动员也不例外,除了提高健康水平之外,还必须有利于速度的提高,技术的改进、专项素质和转向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 郭俊人,黄勇.我国男子110米栏优秀运动员全程跨栏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
[3] 吉玉良.优秀运动员个体素质结构及基础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5.
[4] 苏龙,操晓虎.对跨栏跑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摘 要 跨栏运动员首先是一名短跑运动员,要使过栏动作像跑一样。跑栏的概念最突出一点便是快速通过并离开栏架。过栏的关键是要像短跑运动员一样,摆动腿(攻栏腿)是以髋关节带动的,攻栏腿是沿直线摆动的。前臂向前下伸,前腿膝关键微微弯曲。起跨腿向前拉时要靠近身体;力量对跨栏运动员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要跨好栏是不可能的。力量训练的方式有立定多级跳;跨步跳;蛙跳和跳栏架;负重蹲起或跳起等方法对发展力量也都很有好处。另外腰腹和上肢力量的发展也不可忽视。耐力素质同样对跨栏运动员也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否则训练将成问题,甚至终止训练。
关键词 跑栏 力量 弹跳力 耐力
跨栏运动员首先是一名短跑运动员,要使过栏动作像跑一样,世界上优秀运动员无不如此,也都取得了成功。跑栏概念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快速通过并离开栏架,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是跑栏了,因此,就必须了解腿上的三个关键部位:髋、膝、踝、三个关节。
一、关键部位的功能训练
过栏中关键是要像短跑运动员一样,摆动腿(攻栏腿)向栏的顶部摆动时,是以髋关节带动的,运动员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后腿用脚趾蹬离地面而保持一个高重心的姿势,无论是从运动员的身前和体后,都能看到攻栏腿是沿直线摆动的,伸直的动作不是突然的,而是随着前腿下栏逐步进行的,但攻栏腿的膝关节仍保持这一定的弯曲。
在栏上,运动员的腰背部弯曲是为了进入下一个攻栏姿势,运动员的胸部接近前腿,身体重心升高帮助蹬离地面,牛顿第三定律表明,每个动作都有大小相等、方面相反的作用力,而这个定律充满了跨栏动作的全过程,也包括地面和空中的动作。
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姿势是:他们的前臂向前下伸,离前腿(攻栏腿)不太远,在胸前腿的上方肘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如果前臂伸得太远就会影响上体的稳定性,后臂是在髋部一侧,肘关节仍然保持90度,前腿膝关节微微弯曲,起跨腿向前拉时要靠近身体,脚跟尽量接近臀部,使脚跟、膝、髋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过栏时运动员重心移动的轨迹是半圆形的,实际上髋在越过栏架时重心就开始下降,换句话说:如果运动员过栏时重心移动的距离是:3.35米,并不是各平分一半,而重心向上移动的是:2.13米,而向上是1.22米。
二、攻栏腿
攻栏腿一个重要原则是:向前上方摆动一结束,便立即开始用力下摆,不延缓,是一个积极的连续动作,运动员在栏上时,他的眼睛应集中到下一个栏上,身体的方向取决于头的位置,头部宁愿向前,也不要向下。否则,下栏后第一步就会产生不平衡。
离开栏架的动作最接近跑的动作,攻栏腿积极下压趴地,就像加速器一样,前臂就像抓住并转动前面的一个东西一样向后拉,是运动员的身体向前,前臂保持适当的角度,后臂曲臂摆动,完成这些动作时,双手通过身体时,越接近髋关节越好。
如果这些动作能合理完成,运动员将是跑下离开栏架,只有较小甚至没有产生旋转就能使运动员直线向前,就很像短跑运动员的动作。
三、力的训练
基于力量训练,必须要强调两点:一是加强后蹬;二是反复训练过栏动作。
力量对跨栏运动员由其重要,跨栏运动员在跨越栏架时,不仅有相当的高度还要有3米以上的远度,这比短跑运动员最大步幅大得多,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连续性跨越十个栏架,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要跨好栏是不可能的。
弹跳力的练习在力量训练中非常重要,可用:立定多级跳、跨步跳、换腿跳、单腿跳、蛙跳和跳栏架的方法发展弹跳能力。跳远练习应当成为跨栏运动员提高弹跳力与爆发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跳远的起跳和跨栏的起跨在技术原理上基本一致,在板前的几步和栏前的几步节奏要求大致相同。
负重蹲起或跳起对发展力量也很有好处。为提高快速力量:可进行得频率快些。为提高速度耐力:可进行次数多直到疲劳还应多坚持几次。为提高爆发力:重量大、但次数不宜多。
另外,腰腹和上肢力量的发展也不可忽视。
良好的柔韧性和髋关节灵活性对于跨栏运动员来说十分必要,它也是防止受伤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比任何田径项目的要求都高。
耐力这一素质往往容易被跨栏和短跑运动员所忽视,认为耐力对这两个项目技术改进和专项素质的提高没有直接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它是各个项目的基础素质之一。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功能,才能承受大运动量的刺激,如果这一方面较薄弱,训练将成为问题,甚至中止训练,这就是要重视耐力训练的理由。
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训练基础,跨栏运动员也不例外,除了提高健康水平之外,还必须有利于速度的提高,技术的改进、专项素质和转向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 郭俊人,黄勇.我国男子110米栏优秀运动员全程跨栏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
[3] 吉玉良.优秀运动员个体素质结构及基础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5.
[4] 苏龙,操晓虎.对跨栏跑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