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性颅脑外伤的特点与诊治要点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05—12 14:00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我院为地震灾害后救治定点医院,共收治因地震灾害引发的各种伤员147例,其中由我科诊治的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21例,全部救治成功,取得良好效果。现通过对上述患者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的伤情特点、救治方法和措施,以期加深对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特点的了解,为未来救治此类颅脑损伤积累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学生护理核心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10级本科一至六班中,随机抽出一班54人为实验组,四班53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
介绍机械法、电测法和光学法3种应力在线检测方法,采用3种方法对热风炉系统炉壳应力进行在线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机械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适合于高温场合;根据各测点应力
在掌握了宝钢现有风口衬套破损原因和侵蚀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棕刚玉和锆英石粉为主要原料,实验研究了新型风口衬套材质Al2O3-ZrO2的抗热震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气孔率。
在70℃时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水溶液,利用葡萄糖还原硝酸银制备了银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分散谱(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银纳米颗粒
采用浸渍法在Ce-SBA-15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CuO,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比的CuO/Ce-SBA-15催化剂,运用XRD、TEM、N2吸附、TPR、CO-IR等手段考察催化剂CuO/Ce-SBA-15的物理化学性质,
对文献报道的不同温度下Fe-Mn-C熔体中实验数据采用新的方法进行了处理。通过热力学推导和计算,获得了Mn-C系中lnγc^0与温度(1350℃≤t-273≤1450℃)的关系式:lnγc^0=-3.65+3895/T
研究差分脉冲伏安法在电活化玻炭电极表面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循环伏安表明经电活化的玻炭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且氧化峰电流随着抗坏血酸浓度增大而增大。差分
采用浸渍-表面水解法对硅胶载体进行二氧化钛改性,并通过改进的阴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采用AAS、TEM和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反应评价其催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溶栓成功后,相关冠脉形态动态改变。方法 以溶栓成功的5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溶栓后120min和6个月时分别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然后用计算机辅助定
有研究发现,从普通病房送往ICU的患者比那些从急诊科、手术室、恢复室转来的患者死亡率高,Goldhill认为,在患者被送往ICU之前,不太理想的护理是常见的。Goldhill等研究发现,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