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田解渴的“龙”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骨水车和龙奇奇有关吗


  在古代,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喷灌设施,那古人怎么灌溉他们的农田呢?他们很聪明,发明了一种叫作龙骨水车的装置,这种装置又叫手摇翻车。手摇翻车早在汉代就出现了,《后汉书·宦者列传》里面就记载:“又使掖廷令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这是史书对手摇翻车的最早记载。到了唐宋时,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口多了,需要的粮食多了,龙骨水车的作用就更大了。在农田灌溉、排水及运河供水中,到处都能看到龙骨水车工作的身影。南宋诗人陆游看见了这样的场景,就把它写进了诗作《春晚即事》中:“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ráng)。”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龙骨水车模型

  为什么龙骨水车能为古人做出这么多贡献?原来,它是利用了链轮传动的原理,把水从河流输送到需要的地方。龙骨水车的名字,也是从它的构造上得来的。你看这几十个刮板构成的一条闭合的木链,形状是不是像极了一条龙的骨架?
由不同动力驱动的龙骨水车(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龙骨水车工作起来可不含糊。把它安放在河边,水车下端的水槽和刮板伸到水中,使用人力(或畜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将水刮入水槽,水就会被水槽带着来到岸边对农田进行灌溉啦!只要木链不停地循环转动,水便能源源不断地被上提至高处而流入田间,这就是链轮传动的原理。可是,龙骨水车也不是万能的,受到本身体积的限制,龙骨水车只适用于在近距离且落差较小的地方提水灌溉,所以较常见于南方平原地区。
用于井中取水的立式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还有个兄弟,它就是可以在井中取水的立式龙骨水车。立式龙骨水车的传动装置比龙骨水车还厉害,有平轮和立轮两种,这样就可以进行动力方向的转换啦!立式龙骨水车通过一个立轮连接带有一串盛水筒的索链,立轮置于井口,索链垂于井水中,人力(或畜力)通过不同装置推动立轮,立轮带动索链旋转运动,从而使盛水筒不断地把井水提到井上。
  有了龙骨水车,我国古代农田灌溉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有了水,庄稼生长得更茂盛了。最初的龙骨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后来古人们又发挥自己的智慧,创制了利用畜力、水力等转动的水车,水车家族越来越庞大啦!

水边的摩天轮——筒车


  如果说龙骨水车是古代早期的农田灌溉工具,那么筒车就是后人改进的一种机械取水的灌溉工具了。筒车结构巧妙合理,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出发明。
  筒车的主要部件是一个简易的水轮。在水轮的外缘均匀地系着许多带有倾斜度的小水筒。小水筒有木质和竹质之分。前者常见于黄河流域,后者主要分布在江南一带。
筒车

  当冲击筒车的水流达到一定速度时,筒车上的水轮便开始运转了。水轮的旋转带动轮上众多的小水筒相继到达水轮的顶端,从而使筒中的水自动流入顶端旁边的接水槽内,汇集后流往农田,这样便达到了连续灌溉农田的目的。筒车的提水高度和水轮的直径有直接关系,直径越大,筒车的提水高度就越高。
  筒车的工作原理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智慧和实践的力量!筒车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太平广记》里记载,寺庙僧人浇园“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可见在当时,筒车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晚唐时期还出现了改进版的筒车——高转筒车。高转筒车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更高。它由上下两个水轮及铺于上下水轮上的传输索道组成。索道上系着一只盛水筒,当水轮转动时,索道上的盛水筒下行至下水轮处盛水,然后又继续随着水轮的转动上行至上水轮顶端,将水倾泻至边上的水槽内,如此循环,不断将水从低处运送至较高处进行灌溉。
中國科学技术馆的高转筒车模型
《农政全书》中的筒车

  唐人刘禹锡在《机汲记》里这样描述:“由是比竹以为畚(běn),置于流中……”说的就是当时高转筒车的工作场景。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选择戴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帽子。这是因为,小小一顶帽子既有遮阳、保暖的实用性和装扮的美观性,还有标识作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人们所戴的不同的帽子,我们就能判断他是军人,还是警察;他是护士,还是厨师……不是谁都能戴的冠冕  在众多的帽子中,有一种礼帽在古时候是身份的标志,只有皇帝、太子、亲王才能戴(在有的朝代,诸侯、大夫也可以戴),这种礼帽就是冕冠,也叫冠冕。当
期刊
说到望海楼,很多同学会说,这不是我家乡的一个景点吗?其实,在我国江苏泰州、福建漳州、广东湛江等地,都有名为“望海楼”的建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位于浙江温州市洞头区、被称为“东南第一楼”的望海楼。  在众多同名景点中“脱颖而出”,这座“东南第一楼”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留在《全唐诗》中的望海楼  434年,一位南朝的文学家、诗人颜延之出任永嘉郡(即温州)的太守,他在巡视温州海域时,被洞头列岛的秀
期刊
说起沉船,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泰坦尼克号”。在我国考古界,也有一艘话题性极高的沉船———“南海Ⅰ号”!  在我国阳江海域,渔民们都知道有条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那就是出海捕鱼时有一块水域绝对不能靠近。因为只要在那里撒网,渔网就会被划破。至于划破渔网的东西是什么,没人知道。  后来,这个“疑案”终于被考古学家们“侦破”了。原来,这一块水域的下方,竟有一艘令世人瞩目的古沉船———“南海Ⅰ号”! 经
期刊
凌阴是什么地方  其实,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很早就会藏冰、用冰了。早在描绘周代人生产和生活场景的《诗經·豳风·七月》中,就有这么一句诗:“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到河里凿取冰块,到了正月将冰块藏入凌阴中。  那么,这凌阴又是什么地方呢?“凌阴”的“凌”指的是块状的冰,而“阴”通“窖”,指地窖。所以,凌阴就是储存冰块的地窖,在古代也叫凌室、冰井、冰窖,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冷库
期刊
能够发现玻璃,是人类与玻璃相处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把玻璃制成人们喜爱和希望的样子呢?这可是个大难题。  做中空的玻璃器很难吗  玻璃珠虽然好看,但始终是小件的佩饰,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发展。因此,古人纷纷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把玻璃做成不同用途的容器。  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一种叫作“沙芯法”的方法。以这件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鱼形玻璃容器为例,古埃及人首先按照自己想要的容器形状,用陶土捏出一
期刊
中国向来很讲究身份,这种讲究体现在称呼上时就显得特别有意思,比方说,“你”和“您”,“姑妈”和“姨妈”,等等。要知道,这样精确的区分在其他语言里几乎是没有的。中国人对称呼的重视让我们的语言里出现了很多非常讲究的词语,比如“先生”。“先生”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但是表达的意思却纷繁复杂。那么,“先生”到底有哪几个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诗经·大雅·生民》中有“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期刊
今天,如果你去西安碑林博物馆,相信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定是第一展览室中如迷宫一般的黑色的“墙”,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墙”,就会发现它是由114块石碑组成的,石碑上面还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文字。这些刊刻的文字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著的经典——十三经,因为最早的石经完成于唐代开成年间,因此这些石经被称为“开成石经”。被儒家奉为经典的13部古书。儒家学说如何变重要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4000余件文
期刊
2009年,一起恶性盗墓案被侦破,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人员与当地人民政府赶紧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这座墓葬就是位于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顶的大云山汉墓,这里埋葬的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五个儿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江都王刘非。墓中琳琅满目的随葬品,为我们展现了江都王刘非一生的经历。  爱好军事的王爷  刘非15岁那年,西汉爆发了一场七位诸侯王反对朝廷的叛乱,这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年轻的刘非主动请缨,
期刊
从初春到初夏,天气晴朗的时候,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我小时候就喜欢漫天遍野奔跑着放风筝。我会用旧报纸和竹篾(miè)亲手制作一个纸风筝,还会在风筝上贴两条长长的尾巴,这样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尾巴拖在后面摇曳,是不是很厉害?风筝最初是木鸟?  我们现在所说的风筝,通常是以竹篾为骨架再糊上纸或绢做成的,系上长线,就能乘风高飞。不过最初的风筝,与我们现在所见的其实是不大一样的。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墨
期刊
说起马的故事,我们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无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还是历史故事“指鹿为马”“伯乐相马”等,在我们的文化中,马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生活中,马常常以精神、勇敢、吃苦耐旁等正面形象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古以来马都是我们的好帮手呀,我们十分热爱这个伙伴。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有一组浮雕叫作“昭陵六骏”,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好朋友——他曾骑过的六匹马的塑像。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