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凤阳士人》梦境建构的心理透析

来源 :蒲松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样写梦,蒲松龄的梦与前人的梦有着很多不同。通过梦境探讨蒲松龄的情爱观、心理世界及其艺术创新,可以发现:《凤阳士人》从特殊的女性视角的出发,“描写委曲,叙事井然”,不同于以往的只以期待“通梦”的题材表现夫妻情意浓至的创作意味。蒲氏托笔梦幻,将梦幻与现实紧密结合,在对梦幻境界的建构中,蒲氏通过性别置换揭示了男权社会下的人性情欲的男女本质差异,表达了对贤妻美妾的艳遇期待,也深层地揭示了一夫多妻多妾体制下女性维系自身婚姻的两难困境。
其他文献
毕世持是一位旷世的天才,他的一生与唐代诗人李贺相似,才与命相悖。他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更多地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他去世后,其挚友蒲松龄为之搜
《蓬莱宴》是聊斋俚曲中以八仙蓬莱赴宴为导引,以仙女思凡为主干,以谴责封建科举的黑暗腐败为中心内容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蒲松龄的理想志趣,更重要的是宣泄了他那愤世嫉俗的精
对80例脑梗塞急性期(7天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动态观察,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及第3天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0.01)。第7天,脑梗塞面积大、病情重者仍显著升高(P〈0.01),病情较轻
在蒲松龄的三百多篇散文里,代笔之作有二百多篇,达三分之二以上。代笔之作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一个特殊群体--不得志而又大有文才、颇有文名的落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