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确定胺类化合物,特别是聚异丁烯琥珀酰氨(PIBI)对联苯胺黄颜料颗粒的电荷控制作用,选择一系列氨基化合物与联苯胺黄PY14反应,同时进行四乙五胺成盐实验,通过测试产物的Ze
【机 构】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定胺类化合物,特别是聚异丁烯琥珀酰氨(PIBI)对联苯胺黄颜料颗粒的电荷控制作用,选择一系列氨基化合物与联苯胺黄PY14反应,同时进行四乙五胺成盐实验,通过测试产物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对比分析电荷控制机理,还根据Zeta协电位值,研究了不同取代氨对PY14的电荷控制作用强弱.根据氨基和成盐氨基的红外吸收频率,确认胺对PY14的电荷控制作用主要是Lewis酸碱反应,空间位阻小的仲胺和伯胺的电荷控制作用比较强,发现PY14 Zeta电位值发生反号,是由于大的反号离子在颜料表面吸附所致.
其他文献
在24 ℃和0.1~900 MPa压力下测量了含50%水的乙醇溶液和纯乙醇的激光拉曼光谱. 研究结果表明, 纯乙醇和50%乙醇溶液中的C-H基团振动波数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它们的各振动峰
研究在微乳液介质中, pH 10.40时, 铜与三甲氧基苯基荧光酮(TM-PF)显色生成稳定的1∶2配合物, 在552 nm 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 L·mol-1·cm-1, 铜含量在0~0
提出一种利用光反射原理进行小位移量测量的设想,并对其进行了原理分析,同时给出了实际应用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该原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机械位移
目的根据临床输血中的临床观察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回报,回顾性总结、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存在的概率及如何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