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致全身抽搐反应1例

来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9岁,由于反复右上腹疼痛,于2006年2月6日住进我院普外科,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体检:神清、嗜睡,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T37.2℃,P108次·min^-1,R24次·min^-1,BP94/50mmHg。双侧颈静脉无怒张,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术前给药:0.9%氯化钠注射液40ml+头孢呋辛钠2.25g,ivqd;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月8日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
其他文献
患者,男。18岁。因腹泻两天,自服多西环素(批号2003404),因看错剂量,一次服药30粒(3g)。服药10余分钟感恶心、上腹不适来院急诊。拟诊药物中毒。洗胃10000ml,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
目前认为输血后肝炎的78%~90%由HCV引起[1],做好血源的HCV筛查是控制输血后HCV感染的关键.为了解金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CV的感染情况,为募征献血者及控制输血后丙肝的发生提供
糖尿病(DM)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老年人患DM者日益增多,其中95%属2型DM.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DM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失明、肾衰、截肢和心血管卒中等严重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机采血小板时,若献血者的血液为乳糜血,会干扰机器的界面探测器,影响血小板的采集,严重者还会引起机器无法正常工作,造成采集失败、需要重新动员献血者和浪费一套管路耗材
在施行骨髓移植(BMT)、脐血干细胞移植(CBSCT)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术后,能否早期识别移植物的植入状态,对进一步临床治疗工作至关重要[1].笔者建立并应用荧光标记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