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嘴棒自动销毁装置的设计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有废嘴棒销毁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废嘴棒自动销毁、减轻劳动强度、销毁效率高的自动销毁装置,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鄂西野生青蒿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条RAPD和8条ISSR引物分别产生86条和10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53条和62
经过初筛和复筛从腐烂的秸秆中分离出的8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中获得1株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的丝状真菌g76,经菌株形态分析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Gibberella fujiku
安全作为一把双刃剑,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煤矿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煤矿资本投入、安全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是煤矿正常运行的
Roy适应模式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面对环境中各种刺激的适应层面与适应过程。为增进有效适应,护理应不失时机地对个体的适应问题以及引起问题产生的
以双层棚架式栽培条件下的7个日本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各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梨品种喜水、新
研究了腐秆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油菜作物上盖草施腐秆剂能提高油菜子产量,比不盖草不施腐秆荆每公顷增产49.5~124.5kg,增产率达2.22%~5.61%;明显改善油菜的株高、分枝、角长、角果
以不同地理来源的白绢病菌核为分离材料,分离获得了3株菌株,根据分离物的形态学及致病性特征,初步认为该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的罗氏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
对野生型TMV—U1的外壳蛋白羧端进行缺失突变,观察到外壳蛋白羧端序列缺失4个氨基酸(即外壳蛋白保留154个氨基酸)的TMV154TAG能较强地系统侵染烟草,并高水平表达外壳蛋白,经过二次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主要从法规建设、源头保证、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经费筹措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总结了日本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的经验;并针对我国农业推广
根据评估指标要求,总结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与研究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