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C3、C4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与血清C3、C4水平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57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另取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m抗体,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

结果

①两组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16%(36/57)、43.86%(25/57)、31.58%(18/57)、26.32%(15/57),对照组抗ds-DNA抗体检出率为8.77%(5/57),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均未检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观察组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各抗体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各抗体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联合检测:血清补体C3、C4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各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自身抗体联合血清补体检测敏感度高于自身抗体或血清补体单独检测,漏诊率低于自身抗体或血清补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特异性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身抗体联合血清补体C3、C4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SLE诊断敏感度,降低漏诊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应用于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均接受同一位术者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随访为期6~12个月,分析35例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不同时间点(术后3、6、12个月)的手术治疗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功能指数评分等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手术时间为47~73 min,术中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采用不可吸收缝线行"8"字形固定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采用不可吸收缝线"8"字形固定,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MarshaⅡ评分,并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KT-2000关节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
目的探讨影响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sIUFD有效资料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为8.6%,单绒毛膜性(MC)双胎8例,双绒毛膜性(DC)双胎4例,绒毛膜性不详5例。期待治疗时间平均16.9 d。终止妊娠孕周平均为33+6周,孕中晚期sIUFD对母儿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对胎儿神经发育有影响。结论在孕中晚期的sIUFD孕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及中、远期随访情况。方法选取医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案分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后0.5年、1年、3年膝关节活动度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内翻角(TP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留院观察、完
目的探讨铁之缘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8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研究组给予铁之缘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V)、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RBC、Hb、HCV、S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
目的探讨痰培养联合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9例做为研究组,其中细菌性感染27例,非细菌性感染3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设为对照组,均取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均行血清ESR、CRP、PCT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清ESR、CRP、PCT表达水平,对比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ESR、CRP、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电子心力测量法)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医院ICU住院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治疗。观察两组入院24 h乳酸清除率、48 h液体平衡情况、48 h血管活性药物剂量、肺水肿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24 h乳酸清除率、48 h血管活性药物
目的总结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43例,查阅文献及结合病理生理基础分析周围型肺癌CT征象,归纳总结其特点。结果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含空泡征2例,空洞型肺癌3例,分叶征39例(深分叶29例),毛刺征41例,胸膜牵拉征37例,周围血管纠集征32例。结论空泡征、癌性空洞、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周围血管纠集征等肿瘤的内部征象、边缘征象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患者98例,依据脑梗死后是否并发失眠分为A组(初发脑梗死后未并发失眠)51例,B组(初发脑梗死后并发失眠)47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文化程度、梗死部位等临床资料,应用NIHSS量表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NIHSS评
目的研究氨基酸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基酸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的二胺氧化酶(DAO)与血浆D-乳酸含量、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PiO2/FiO2)改善情况、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与并发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