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wujduu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并指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9682(2012)10-0056-02
  2009年,教育部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这体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高层次、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个举措为专业学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对研究生教育的又一挑战。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保障和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培养方案,科学课程设置。
  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方案界定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及各环节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某一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应具有的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做了具体要求。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时间较短,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处于探索和建立的过程中,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探求和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特定的培养模式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对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现“专业性”,即适应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需求,强调人才职业素养的提高。虽然与工学硕士是同一层次的硕士学位,但在培养目标定位、方案、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知识应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尤其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时间短,没有成熟有效的课程体系。现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大多是从工学硕士的教学计划中借鉴过来的,其教学观仍倾向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类课程则相对较少。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专业、方向适当增加相应实践环节的课程量,增加职业体验。笔者认为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设置应是: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的层级性,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开设动手能力强,具有职业体验的实验课程;增强学生前沿领域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注重交叉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
  同时,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理论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完善。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应涉及职业领域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学科交叉知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理论课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逐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技术应用类课程,注重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专业领域前沿类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指导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制定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教学过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时,其实践能力、相关职业领域的体验应在其能力结构中占突出地位。当教师获得工作经验后,其授课内容就不再是纯粹的理论讲解,他不仅会注重把抽象的学术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而且会讲解特定理论在实践环节中的特定功能,使教学和论文指导具有了针对性。[2]只有进行有目的的定向培养和实施有效的指导,才能体现教学的实践价值。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教师的遴选,必须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参与教学活动。这些教师,在工作或联合攻关课题时,积累了大量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不但能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攻关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方法等实践知识讲述给学生,并能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探索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保障是企业导师。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导师自身的优劣及有效落实双导师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双导师”模式的选择,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向创新实践能力转化的保证。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并参与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导师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参与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程序,真正选拔学术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3]
  三、重视课程教学,关注教学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通过获取知识而理解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优秀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在注重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如何研究解决问题与如何组织论文的过程,通过学习研究的体验,促进研究生科研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关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知识的纵深度,更关注其知识体系构建的宽广度、前沿性和应用性。   但是,课程教学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选择。研究生教学以突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性为主,在授课方式上可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提出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互动教学模式为手段,有利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
  启发引导教学模式。对研究生而言,知识的获取、观点的形成、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和相关资料。授课教师可联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扩大阅读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认识问题的宽度和深度,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增强研究生科研基础能力,培养其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模式。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或长期与企业合作项目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使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可将所做过的工程项目或企业课题进行简化,改造成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向学生介绍案例的来源、工程背景、相关的任务要求和指标,组织学生课后讨论、总结实现方案。通过实践仿真过程,让学生体验一个工程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办学术前沿讲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还是一个专业知识深化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前沿的科技知识对他们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定期系统的举办学术前沿讲座,邀请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求,熟知国内外科研动态的知名企业专家或管理人员,把前沿知识,新型科技带给学生。
  开设交叉学科课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了解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支撑,这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知识技术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了满足某一专业领域对高层次专业实践人才的需求而培养的,不仅要求有该领域核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应涉及职业历史、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拓宽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进行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习。
  四、建立实践基地,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5]为了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培养专业研究生的积极性,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和规模,建立具有实效性,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是基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保障。一方面,学生依托高校拥有的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如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直接将专业知识引入创新和实践前沿。
  企事业单位是否愿意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实践环节能否落实的前提。如果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符合其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单位必然会积极参与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愿意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高校,导师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参与到合作的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了解、解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公关难题。这样,既加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的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同时,高校要了解不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层次应用形型人才的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实践进行培养,使之更具职业导向性,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第三,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具有明顯地职业背景特征,其教育的实际目标是为用人企业提供适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相互衔接,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取职业资格认证,推进专业学位发展,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满足社会、被企业认可和接受的实际需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可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尚在发展中。如何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其培养质量,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完善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才能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http://wljyxt.dsjyw.net/zhinan/text.p
  hp?id=59
  2 朱启臻、曾富生.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3 朱永东、张振刚、张茂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6~40
  4 郭海燕、石中英等.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27~31
  5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35850.htm
其他文献
在2014年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江淮汽车第五代纯电动汽车的表现格外抢眼。与竞品相比,基于江淮全新纯电动乘用车平台(iEV)打造的iEV5,续航里程已提升至200公里。在消费者极为关注的续航里程这个切实问题上,江淮在技术上又迈了一个台阶。  2013年,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1.3万辆,而江淮汽车的纯电动汽车自2010年上市以来,已在市场上累计销售近6000辆。在这个新兴品类崛起之际,江淮汽车给
期刊
5月上旬,美國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发布了一则消息:在安全通过了前期动物实验之后,已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冠肺炎的候选疫苗。这让美国人感到振奋。  几乎同时,中国医疗机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动物实验结果这是首个公开报道的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都在跑步冲刺般研发新冠病毒疫苗。  邱震海:谁能率先研制出新冠疫苗仍然是现阶段中美竞争中最关键的一环。虽然研制出疫苗
期刊
蟋蟀眼中的怪物 看不到,是因为眼界太窄    哲理的故事  蟋蟀这几天不敢出门,因为它发现森林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野兽。它对伙伴们说:“你们还是不要出门的好,我看见了一种动物,有脚、有尾,也有身子,可奇怪的是它没有头,简直就是一个怪物!”  蟋蟀和它的伙伴们惊恐地议论着。  “真的是这样奇怪的东西吗?太恐怖了!”  “不管怎么说,任何东西都应该有头的。”  “就是,没有头的东西怎么叫动物呢?就是蚂蚁
期刊
并购的软肋往往是人力资源管理,而并购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软肋是薪酬战略。    许多并购都因为人力资源因素而以失败而告终。调查表明:工资和福利是并购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许多组织在并购时,并未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是过分关心其他战略性管理问题,而将薪酬置于并购计划阶段最后考虑的因素。事实上,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刻,薪酬问题是最敏感,又最容易造成不安定的因素。优先处理这个问题,能很大
期刊
奥运和3G,到底能留给中国市场多少无线营销的悬念?    近一个时期,中国出现两个对手机无线营销影响重大的事件。  一个是随着奥运会临近,国产3G标准终于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市场很大反响。中国现有手机用户5亿,同时中国人在通信习惯上对手机非常依赖——显然,企业的手机无线营销拥有巨大的潜力。  3G标准的实施和3G网络的逐步开通,给了手机无线营销非常大的空间。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无线营销领军者分众
期刊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成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   简介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期刊
“全球整合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地方是人才和企业文化。这两个事情怎么克服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做的。”——周伟焜    在过去的5年里,IBM已经完成了业务模式的完全转型,成为一个“全球整合企业”。这让IBM,无论是在业务模式方面,还是在公司治理方面,都成为了一个“全新IBM”。在过去的很多年里,IBM的员工一直以IBMer(IBM人)自居,那么,一个“新IBM”,是否需要“新IBMer”呢?什么样的人才适
期刊
以离顾客最近的地方(产品最终出厂的地方)为终点,逆着产品组装顺序,把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生产线拉近,把由多个部门分担的工作都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的过程,就是整流化。    设备为中心?产品为中心?    走进一个企业(特别是机械加工型企业),可以看到同类的设备有序地排列在一个场地,形成车工组(段)、铣工组(段)、钳工组(段)等。这种配置方法的优点是管理简单。问题是处在被加工的整个批量中,只有一
期刊
“感恩”一词源于英语“Grace”,表示上帝带给人类的爱与恩典,及由此产生的感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文化在我国也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孟子就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历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和“80后”的大学生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自身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端为研究对象,培养和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建立积极人格,最终达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素质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积极心理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