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EPO共混体系混容性与结晶结构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AXD方法测定表明PP/EPO共混体系的结晶度随EPO组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晶胞参数与组份比无关,并计算了第二类晶格畸变。根据PP/EPO的DSC和扭辫实验得出在所有组成下PP/EPO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但在非晶区可能部分相容。
其他文献
<正> 实验表明,Mn(Ⅲ)卟啉对理解血红蛋白的催化反应很有意义。Mn(Ⅲ)卟啉突出的性质是配位还原性,尤其与有机碱的反应。等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锰(Ⅲ)(TPPMn(Ⅲ)Cl)与有机碱的配位还原反应
<正> 细胞色素P-450在生物体内温和条件下活化分子氧,选择地催化氧化很不活泼的碳氢化合物。铬(Ⅲ)卟啉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以亚碘酰苯或过氧羧酸等为氧化剂可选择性地催化氧
<正> 分子量在3000以下特别是1000或2000的聚丁二醇(PTMG)是制备嵌段聚醚聚氨酯及嵌段聚醚聚醋弹性体的重要软段原料。用三氟化硼(BF_3)体系引发制备PTMG巳有报道,但尚难在工
<正> 固相配位化学研究配位化合物在固态条件下的反应及性质。有关室温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反应的报导很少。本文用XRD方法研究Cu(Ac)_2&#183;H_2O与甘氨酸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配
为探索多元体系中稀土离子与氨基酸的配位作用,本文在25℃和0.15mol/dm~3(NPCl)离子强度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稀土—氨三乙酸分别与蛋氨酸、丝氨酸生成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
<正> 用外层单电子快速转移的氧化还原剂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修饰电极,在电极/溶液界面作为电子传递的中介物,可使电极上进行的慢反应得到加速、起中介催化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
<正> 以硫杂冠醚为活性物质的PVC膜汞(Ⅱ)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近年已有报道,我们曾报道二茂铁硫杀冠醚PVC膜汞(Ⅱ)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并根据硫和汞的软硬酸碱相亲性,设计并
<正> 1970年Coutts成功地合成了第一个π-烯丙基稀土配合物(C_5H_5)_2ScC_3H_5。但由于其稳定性差仅有几篇报道。1987年黄祖恩等报道了Li_2Ce(C_3H_5)_5&#183;3D(D为二氧六环
用紫外光聚合方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的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氨酯(PHAPU)和甲基丙烯酸甲醇(MMA)AB交联聚合物(ABCP)。用溶胀法和橡胶平台模量法测定了它们的交联密度,两种方
<正> 在聚环氧乙烷(PEO)/聚双酚A羟基醚(PBHE)共混体系中PEO是一个强质子受体,而PBHE是一个强质子给体,两者极易形成氢键,十分有利于形成互容对。笔者研究了PEO/PBHE共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