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手术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序贯治疗成人克罗恩病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肛周手术及肛周手术后抗TNF-α单克隆抗体序贯方式治疗成人克罗恩病(CD)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查找相关的临床研究(试验性研究及观察性研究)。研究的首要观察目标为肛瘘的应答率,次要观察目标为肛瘘复发率。

结果

8个对照研究被纳入,包括3项前瞻性研究和5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序贯治疗组相比于单纯肛周手术组未显著提高肛瘘愈合率(78.5%比65.2%,OR = 2.21,95% CI:0.83~5.90,P= 0.11);分层分析发现两组在肛瘘完全愈合率及部分愈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序贯治疗组的肛瘘复发率较单纯肛周手术组低(20.8%比76.1%,OR= 0.10,95% CI:0.03~0.37,P= 0.0006)。序贯治疗组与单纯抗TNF-α单克隆抗体组的肛瘘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预防瘘管复发的风险较低(30.0%比69.2%,OR= 0.24,95% CI:0.06~0.93,P= 0.04,n= 57)。序贯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疼、轻微胸痛、轻微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肌肉乏力、腹痛及败血症,主要为抗TNF-α单克隆抗体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肛周手术和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序贯治疗并未显著提高肛瘘愈合率,但相比于单一治疗方法可降低肛瘘复发率,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儿营养状况、营养风险现状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临床营养支持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TRONGkids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CU)和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收治的1 183例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患儿年龄29 d~12.9岁[(2.6±2.4)岁]。采用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 mg/kg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淤胆型肝炎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48 h留取标本,检测其肝功能和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法尼醇X
遗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儿童期死亡或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一系列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ATP8B1缺陷、ABCB11缺陷、ABCB4缺陷、TJP2缺陷、NR1H4缺陷、MYO5B缺陷)陆续被发现和认识。这些患儿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多在儿童期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常见的肝脏疾病,涉及肝内和肝外多种病因,首先应鉴别胆道闭锁和非胆道闭锁,依据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和肝脏病理进行综合评估诊断。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甚多,遗传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病因及适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发病的关键病理生理改变是肝细胞胞质NADH/NAD+比值上升。该比值上升一方面造成NICCD患儿肝细胞能量缺乏,影响胆小管膜上BSEP、MDR3、FIC1、Sterolin 1/2和MRP2等能量依赖性载体蛋白的转运功能
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是早产儿长期胃肠外营养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结合胆红素≥34.2 μmol/L,伴或不伴肝酶异常,排除其他疾病。其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胎龄、低出生体质量、胃肠外营养的持续时间、胃肠外营养成分、感染、胃肠疾病、基因易感性等。这种肝损害大多程度较轻,停止静脉营养会自愈,但也有少数会进展到肝纤维化。尽管熊去氧胆酸和鱼油来源的、富含ω-3 PUFA(n-6∶n-3=1∶7)的
营养治疗在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治疗和随访管理中占重要地位。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specific carbohydrate diet,SCD)在1951年提出,是一种比较严格的针对碳水化合物种类的饮食限制:只允许摄入单糖类碳水化合物,去除双糖和大多数的多糖、淀粉等复杂碳水化合物,但不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并适当减少经过加工的肉类或其他加
经管饲肠内营养是指对于具有完全或部分胃肠道功能的患者,为满足其能量和营养供给,通过管道将液体营养配方输入胃肠道内,利用其吸收功能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或达到其他治疗目的的一种营养治疗手段。与静脉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尽可能利用胃肠道功能,更符合生理;其次,肠内营养更廉价,并发症更少。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肠内营养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