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对话,不简单的绘画世界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画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通过谈话活动,能够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绘画主题,并且在谈话中不断细化绘画内容,促进幼儿形象记忆、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适时地渗透绘画技巧;在谈话交流中运用积极正向的评价,营造宽松、温暖的绘画环境,激发幼儿再创作的热情和自信,保证绘画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绘画谈话指导绘画是幼儿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绘画活动也是幼儿极其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幼儿在自发地运用线条、颜色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由于受到年龄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想画什么、怎么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谈话,巧用语言让幼儿更加清楚自己的创作意图,营造宽松、温暖的绘画环境,保证绘画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一、引导幼儿关注环境和个人的体验,根据谈话内容确定绘画主题
  幼儿的绘画主题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每个儿童的个人经验,教师只有唤醒并调动幼儿对已有经验的情感,才能顺利推动绘画活动的展开,同时保证每位幼儿都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并取得成功。在组织绘画活动时,如果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活动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呢?首先,选择的题材内容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所以,教师基于对儿童生活及其所处的环境的了解而进行谈话活动非常重要。
  案例一:
  在我们组织的一次绘画活动中,教师通过谈话唤起幼儿对双休日最深刻的回忆,并且不断引导幼儿回忆起更多的细节。
  师:双休日你们出去玩了吗?去了哪里玩呀?双休日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幼儿1:我们去钓鱼了,好多好多的鱼。
  师:你们用什么钓鱼呀?
  幼儿1:钓鱼竿,鱼线,小鱼会来吃钩子上的小蚯蚓。
  幼儿2:我们全家和其他一些朋友去烧烤了。
  师:放在哪里烧烤,你能回忆出烧烤台是怎么样的吗?
  幼儿2:上面有一张网,我们把要烤的放在上面,下面是碳。
  幼儿3:妈妈给我买衣服去了。
  师:去了服装店啊,店里面是什么样的?摆放了什么东西?
  幼儿3:有很多很多衣服,有裙子、裤子、衣服,都很漂亮。
  师:你能回忆一下,把双休日的活动记录下来吗?
  在教师的谈话引导下,3名幼儿分别创作了以下3幅作品。
  从3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教师的谈话引导下,绘画主题鲜明,画面更加丰满,而且表现得非常细致,如图2,烧烤台画得惟妙惟肖,幼儿在谈话中着重提到了烧烤台,也突出了回忆的重点。幼儿把自己感兴趣的画了出来。可见,教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题材作为绘画和谈话的主题,幼儿更能够产生自己独特的、深刻的情感体验,创作出更加生动、立体的绘画作品。
  二、在谈话中不断细化绘画内容,促进幼儿形象记忆、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
  绘画是视觉经验的符号化表达,真实的绘画源于观察、感受和回忆。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理清孩子的表现重点,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导幼儿抓住图画中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案例二:
  师:今天老师穿了什么衣服呀?头发是怎样的?我现在的姿势是怎样的?
  幼:老师是长头发,穿了毛衣和裙子,老师现在坐在椅子上。
  师:老师旁边还有什么呀?
  幼:有玩具柜。
  师:你在老师身上还看到了什么?
  幼:老师戴了副眼镜。
  通过谈话,幼儿对老师的观察更加细微,教师的谈话在这里起了深化观察的作用,小朋友画坐着的老师的动作、衣物,以及老师周围的环境更加用心,非常生动。
  案例三:
  师:表情和动作对于画人物很重要,你有观察过家人表情和动作的经验么?
  幼儿1:昨天爸爸在茶几上吃饭,我在看书,爸爸吃得很认真,没有和我讲过话。
  师:哦,那今天就来画画爸爸妈妈的表情和动作吧。(提问时还会有些孩子默不作聲,甚至有些孩子不知道该画些什么,我会根据孩子个人的情况去做细致引导。)
  幼儿2:老师我不知道怎么画。
  师:哦,那你想没想好要画什么?
  幼儿2:想好了,我想画爸爸跳舞。其他小朋友在看。
  师:那爸爸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幼儿2:他穿着皮鞋,脚交叉跳舞
  师:非常棒,你先画自己的哪一部分呢?
  幼儿2:我先画头……(通常说到这里,孩子就会自己提笔去作画了。)
  三、在谈话中渗透绘画技巧
  随着幼儿身心水平的不断成熟,对绘画对象的感觉和观察会逐步细致、具体,他们开始关心描画细节,并以表现细节来突出绘画对象的重点部分,随着经验的积累,表现的技法也日趋成熟,对物象的比例关系,透视缩短以及物体间的空间距离、遮挡关系等亦能凭直观知觉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在谈话中渗透一些常用的绘画技巧,帮助幼儿更好地通过绘画进行表达。
  案例四:
  在一次绘本阅读过程中,幼儿发现绘本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线条,老师抓住这一契机,通过谈话帮助幼儿理解这些线条对画面产生的影响,并且鼓励幼儿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运用“动线”。
  幼儿:老师,这些线条是什么呀?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样“动线”,表示物体在运动。
  师:刚才,有小朋友发现了我们在绘本中会碰到的“动线”,你们能将动线放进你们的绘画日记中去么?
  图7中幼儿使用波浪线表明了起风时人们颤抖的动作,图8用斜线表示了人在跑步时的运动,图9用Z字符号表示了睡觉打起了呼噜。通过观察到绘本的一些绘画小技巧后,孩子们通过谈话,进一步学习到了这些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运用积极正向的评价,激发幼儿再创作的热情和自信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情感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的体验。传统评价只重视结果,注重对幼儿最终作品给予评价,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是不能读懂幼儿作品的。这种不能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作品的做法,不能对幼儿独特思维予以肯定的做法极易扼杀幼儿的创造力。
  有些时候幼儿的绘画作品对于成人来说难以理解,如果不通过沟通,很难知晓他所想表达的内容,但是听完孩子的描述后,就会立刻觉得画面形象生动。
  案例五:
  师:能说说你画得是什么?
  幼儿:我们两个人吵架,都变成了怪物想吓唬对方。
  师:哇,你画得好生动,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评价谈话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平等地听一听孩子的讲解,他画画的内容,用了什么技巧展示,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孩子大胆交流,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大家愿意说,喜欢说,通过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在评价交流中,可以从幼儿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评价,尽可能地以欣赏的态度积极评价每一位幼儿的作品,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兴趣性、主动性、创造性、专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以及绘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把谈话重点放在作品对幼儿个人来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上。
其他文献
【摘要】:依据陶行知教育理论,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综合素养地培养。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结合个人经验,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希望将“游戏元素”融入音乐课堂当中,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帮助孩子爱上音乐,集中注意力的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化 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对孩子审美能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与兴盛,而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注定不会在商界矗立过久时间。由此可见,企业高层若想将企业建设得更好,就必须注重打造自己公司内部的企业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以核工業企业为例,为打造文化、创新工作,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例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立的初衷是企业想要解决有关生存发展的问题,一
期刊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需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为他们构建一个活跃的数学课堂。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活跃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活跃课堂 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活跃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
期刊
【摘要】在指导学生进行自读文本时,遵循“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放手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从中确立“有效话题”学习交流。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采取“顺水推舟”“借题发挥”的思想策略,适时点燃学生“自学探究中生成”的求知“火焰”,引导学生利用词典、上网搜索或借阅图书等方式来丰富知识,拓展阅读思维,读写结合,“寓教于乐”,“绿化心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另类阅读少教多学求仁得仁读写
期刊
【摘要】蜘蛛丝是已知的最硬材料之一。它是蜘蛛经由其丝腺体分泌的一种生物蛋白弹性体纤维,科学研究表明,其强度约为钢铁的5倍却远远轻于钢铁,弹性约为芳纶的10倍,热导率是其他有机材料的800倍,拉伸强度甚至可以达到109N/m2,坚韧性更是令其它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望尘莫及。随着对蜘蛛丝相关的深入研究,蜘蛛丝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蜘蛛 蜘蛛丝应用蜘蛛丝看起来细弱無比,又怎么会像科幻电影中
期刊
【摘要】《过去的建筑》《现代建筑》《未来的建筑》和《我造的建筑》四个模块教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对建筑有了不同层面的理解,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关键词】建筑写生设计欣赏实践“建筑”这一主题,在小学美术中的高年段经常出现,为了让学生对它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我将它作为我的模块研究对象,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为了达成整体模块组合的良好效果,我把它划分成四个模块——《过去的建
期刊
【摘要】将《随堂评测系统》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融合,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有传统教学的特点,又有网络教学的特点,但它们的归属是一样的,即在教育教学的宗旨上是一致的。借助这个平台,又可实现相对科学的反馈。通过将《随堂评测系统》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应用初探,建立起课堂教学和反馈评价有机融合的新模式,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硕果累累。  【关键词】随堂评测系统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关注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几何教学中尝试性引入“分享式”教学,以此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图形 学生 思维在小学数学阶段,笔者发现学生不关注学习过程,只关注学习的结果,遇到问题喜欢套用公式,觉得公式特有用,表面上看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基本都能用公式解决。但是在图形面积的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要】“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千年前的记载寥寥数语道出教、学之要义。反观今日之教育业已追根朔源,探求教育之大道。学科与德育的整合就是最有力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学科以德育人德育渗透笔者认为,切实有效地将育人与学科教学整合,既需要针对文本理想的思
期刊
【摘要】离开情感的教学是毫无生机和活力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思想品格塑造的学科,更需要融入情感进行教学。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作用,对情感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三点策略。  【关键词】思品课堂情感教学法运用实践表明,“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更为深刻,体悟更为透彻。著名的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中没有情感因素,就如同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