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探讨

来源 :中国注册会计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起步较晚.1999年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挂靠单位脱钩,改制为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制.1999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条款报原保监会核准,这是我国最早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条款.2000年7月14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与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签订了我国第一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协议.至2014年底,我国约有500家会计师事务所投保了职业责任保险.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因执业活动造成他人损失而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日益增多,为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能力,分散其职业风险,2015年6月30日财政部和原保监会共同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对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的投保、赔偿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的健康发展.学界和实务界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应定性为任意保险抑或强制保险、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和第三人如何界定、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的累计赔偿限额和除外责任如何设置等问题尚存在着争议.鉴于此,本文拟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重要依据,错报及之后的财务重述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随着盈余管理手段愈发隐蔽,单纯依赖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可能难以有效识别错报风险.机器学习具有独特的学习模式和甄别方法,能对错报做出有效识别,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与logistic回归相比,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等五类机器学习方法对上市公司调减盈余的年报财务重述的预测准确率、F1分值和第Ⅰ类错误率等方面都表现更优;研究还发现,营运能力等四类特征在预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021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全面实施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下,按照五步法模型,第一步就是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实务中,经常会遇到合同签订时间滞后以及获取了中标通知书便提供服务等情形.对于这类实务问题,本文拟结合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引入“合同履行治愈规则”以及“中标通知书的效力”对新收入准则中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相关实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保持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16年12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1504号准则,并率先于2017年1月1日起在A+H股上市公司中执行,于2018年1月1日起扩大到其他上市公司、新三板企业和IPO申报企业.时至今日,审计报告的改革已经走过了4个完整会计年度,公众公司和中介机构开始进行2021年度的年报
期刊
2021年11月至12月间,我刊联合北京注协,就贯彻落实《意见》的措施及实施情况,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梁春、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毛鞍宁、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谭小青、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向芳芸进行了专题采访.rn问:各所对于宣传学习《意见》,采取了哪些措施?rn梁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高度重视《意见》精神的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按照中注协宣传方案的要求,先后于9月2日、9月10日、9月28日、11月10日召开管委会、北京执委会、合伙人大会等核心领导层会议及全体党员大会,由我从出
期刊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刘星等(2016)阐释了大数据审计的内涵,并提出了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陈伟等(2017,2018)探讨了网络爬虫、本文挖掘、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
期刊
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勃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迭代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将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实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务数字化,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大趋势.2021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相继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
期刊
建筑工程设计服务人力成本结转,传统实务通常采用收入配比结转法.由于人力成本难以准确归集,致使该方法往往不具备应用前提,并存在明显人为调节利润空间.当期结转法有效解决了收入配比结转法弊端,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实务中应得到更多运用.
期刊
一、将财会监督引入绿色低碳发展rn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并带头承诺具有挑战性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多边治理实践.对内,我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国家减排行动.2021年以来, 我国不仅将“双碳”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的上线交易,将重点行业和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制之下,通过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
期刊
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国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驱动发展,现有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需要及时革故鼎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修订可能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未来五年准则制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3月30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第三次议程咨询(意见征询稿)》,向全球公开征求对IASB2022年至2026工作优先次序的意见.目前,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已经结束,根据各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未来五年IASB可能的优先项目之一是《国际会
期刊
2019年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已于当年开始实施.该准则与原来相比,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债务重组税务规定仍然执行的是财税[2009]59号文件,该文件是与原准则相适应的,这就导致目前会计和税务上的诸多不一致,给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计算税款时,对会计数据不进行调整,必然导致税款计算不准确,带来税务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债务重组中可能存在的所得税纳税风险情形,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