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壮族山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处于逐渐衰落的状态。壮族歌圩,是壮族山歌诞生的文化土壤。对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除了原始性的口耳相传、音乐生产社会分工后利用乐谱等纸质媒介记录整理等传统方式,个人、社会与政府还应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到歌圩文化的保护中来,支持和鼓励壮族人民使用现代多媒体等音乐技术传播的新手段,实践壮族歌谣传承的新模式。
  [关键词]壮族山歌;歌圩;非遗保护;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72-04
  歌圩,是壮族人民在传统节日和闲暇时节定期聚集在一起,以歌传情的传统民间风习。在壮族民间,人们对它的称谓并不相同,广西靖西、德保一带叫作“窝端”(壮语),意思是到岩洞外面去。大新县称之为“龙洞”(壮语),意思是下到酮场去。来宾、横县一带则称之为“圩蓬”,意思为欢乐的圩日。歌圩源自于古老的百越文化,从汉代刘向《说苑·善说》的《越人歌》中可以隐约看到其最初以歌传情的形象:“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首歌是公元前529年由壮族的先人唱出来的。现在一般认为歌圩最晚形成于唐代,刘三姐民歌是其形成的重要标志。但千百年来,它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壮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启动,歌圩慢慢开始出现了结构性的演变。
  一、田野点概况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东麓,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穿上林县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9℃,比较适合人类生存。上林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以壮话为母语的多民族聚居县,有壮、汉、瑶、苗等11个民族,总人口48万,其中80%以上是壮族。这里的民俗同各地壮族一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唱山歌和演唱壮剧。正如当地俗语所说:“壮家人人爱唱歌,从小唱到下牙落;山歌好比柴和米,一天不唱难生活。”据上林县志记载,自清代康熙年间,上林就有民歌壮戏的流传。
  调查发现,上林自古就有唱山歌、听山歌和赶歌圩的习惯,特别是正月十五前、二月赶庙会、三月三、五月五、八月十五、十月唱丰收等节日,覃排、三里、乔贤、木山、石门、西燕等地都有赶歌圩,有时忻城、来宾、宾阳等县的歌友也来参加,而如今三里和乔贤,每逢圩日街上都有好几处对歌台,歌手们自发即兴对唱,观众与歌手互动频繁,场面热闹非凡。上林山歌的唱法有一声部、二声部、三声部三种,其中“四六联民歌”和“十八句勒脚歌”可谓壮山歌中的瑰宝,其唱法是在壮族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壮汉文化交流的影响,目前的上林歌圩也面临着歌手老龄化趋势加强,歌圩传承面临很大的困难等问题。本文以上林、平果等地壮族歌圩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力图透视壮族歌圩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二、壮族歌圩的现实价值
  本文认为壮族歌圩传承与发展有以下几点现实价值:
  1文化娱乐功能
  歌圩是集合壮族各种文化于一体的全民性的综合性文娱活动,过去文体娱乐功能是歌圩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1]过去没有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被大山阻隔的人们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县城。平日里辛苦的劳作,待到农闲时节便相互聚集在一起,用歌声交流彼此的近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现在科技发展了,手机、彩电、DVD,电脑现代传播媒介等把外面社会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传播进各家各户,然而对于早已脱离城市繁华生活的人们来说,传统的歌圩活动更能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更具有本民族特色,也更有吸引力。
  2促进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的功能
  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区域中,信息传输不畅,村与村的交流受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把各个村落的人圈在自己的土地上,更是加剧了邻里之间交往的难度。人们一直都渴望突破这种自然封闭的状态,为打破这层封闭的局面,壮族人民发明了歌圩这种团体活动,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在歌圩活动上,平日里难以相见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思想,学习生产经验,在沟通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对歌、赛歌,用歌声促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加强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3促进商品交换、活跃市场的功能
  歌圩本就是“歌”与“圩”的结合,“圩”在壮族方言中就是“市场”的意思。随着壮族地区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歌圩与集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歌圩既可以展示地方特色、活跃民族经济,又可以广纳各地客商,拓宽融资市场。壮族传统歌圩活动在传统佳节往往和庙会等活动结合在一起,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各地商贩闻讯赶来,为前来赶圩的人们提供零食、玩具等可供消费的商品。临近村落的居民利用地域之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和食品等拿来到附近销售,提高了家庭收入。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东盟音乐周”等文化交流活动随之展开。广西壮族传统歌圩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商品交换和活跃市场的功能日益明显。
  4传播知识文化,促进共同繁荣的功能
  壮族歌圩產生、发展于人类的历史长河,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积淀,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交流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生活基础。壮族歌谣在壮族社会进化过程中承载着教育、塑造人的历史重担,因此,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歌圩,不仅是人们思想智慧的反映,也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有着深深的影响和重塑作用。歌圩上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大多是壮族人民对人生的思考,对劳动经验的总结。其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又是壮族人民所认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影响人、鼓舞人,有一定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壮族歌圩衰落的文化透视
  壮族歌圩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经调查发现,目前歌圩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非常严峻的传承问题。   (一)环境的变迁缩小了歌圩的地盘
  在氏族社会时期,多山多水的岭南“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且有着同村不能通婚的传统礼制。”[2]由于山峦阻隔,交通不便,一年之中人们相见的机会甚少。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几个月也不能见面,于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情歌便产生很多。但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要想富先修路”政策的指导下,各乡、镇甚至连村庄都修上了水泥路,交通运输越来越便捷。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缩短了村与村的距离;通信形式也从“飞鸽传信”、邮寄书信发展到快递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便利状态。那种一年见不上几面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但与此同时通信环境的变迁也改变了歌圩的传播地盘,有了手机、电脑等新的通信设备使壮民们寄情于歌的传统观念发生巨大改变,歌圩的原始性传播地盘日趋衰落。
  (二)社会心理因素:壮民价值观的变化导致壮族歌圩的衰落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的壮族歌圩文化为例:三里歌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崇祯十年,徐霞客亲临汇水河畔聆听三里人对歌,在他的游记中就有对三里歌圩文化习俗的描述:“从初五到十五,男妇对答……举世若狂……”这段话就概括了当时三里歌圩的盛况,现如今《徐霞客游记》也已成为上林县的文化旅游名片。此外,据当地的87岁的民间老艺人李守汉介绍:自1984年以来,群众自发形成的“三里歌圩”每逢圩日就赶歌圩,无论天寒酷暑,从不间断。来自忻城、来宾、合山、宾阳等市县的歌手们汇集在三里歌圩对歌,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上千人。
  由此可见,在壮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里,无论男女,唱歌皆是其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笔者对广西三声部民歌进行初步调研期间,曾来到上林县各乡镇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现代壮族歌圩在当地有以下变化:一、歌手年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二、当地政府开始参与到保护传统歌圩文化活动中;三、壮族歌圩逐渐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衍生出商业价值;四、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壮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相较于过去的“歌王”,现在壮民的价值衡量标准更偏向于“才子,种养及经商能手”,通俗来说,谁挣得的钱多谁就将会在群体或个体中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现代壮族青年男女多重视培养孩子用功读书,“对山歌不太感兴趣,没有精力和耐心学习”是他们对壮族山歌的普遍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壮族歌圩渐渐失去了歌唱的主力军,失去了延续它生命的后代,其衰落便成为必然的趋势。
  (三)语言载体式微
  “四六联民歌”是流传于上林一带壮族地区的民歌,是壮族先民融合诗词歌赋骈为一体而创作形成的一种民歌样式,是上林壮族地区所特有的民歌形式。据当地老艺人和文化馆馆长张宝介绍,上林四六联民歌的主要特点有:一、记以汉字,唱以壮音;二、固定曲谱,随文可唱;三、句式字数为前四后六,四六两句合十,为前半节,符合完满吉数,下半节亦为四六相承,两半节合为一小节,节数多少根据内容而定;四、尾腰共韵,错落优美,上半节首句尾字,即四六联的首句第四字起韵,押第二句六中的第四字做腰韵……第二句末,即第六字又起韵,押第三句尾字韵,即第四字韵,第三句第四字韵又押第四句第四字腰韻,以此类推,错落交替,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由上文可知,四六联民歌的特征与壮族山歌的载体壮语的发音息息相关,可以说壮语是壮族山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离开当地特有的方言壮话,它将无法传承下去。但目前壮语也面临着逐渐衰落的趋势,调查发现目前在壮族地区大多数城镇里的儿童已经不知道如何说壮话,多数家庭要求孩子说学习说普通话、英语等,甚至以掌握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发音为荣。有些家庭甚至不让孩子们在家里说壮话,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中断自身的传统。可见在日常的家庭交流中让孩子不丢弃传统语言,也是保护壮族歌圩传承的重要途径。
  四、壮族歌圩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壮区各级政府和文化单位开始重视壮族歌圩的保护。各地一方面依托传统节日相继举办一些歌圩赛事,另一方面创办一些民歌传承基地,以比赛的方式鼓励壮民们唱山歌、学山歌。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在中国多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举办的“九龙祭母”活动;百色市平果县的“平果壮族耶圩嘹歌传承基地”经常举办的一些民歌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壮族歌圩的保护与传承,但总体来说还需完善:
  1传统方式
  从音乐传播原始时期的口耳相传,到音乐技术传播时期以纸张记录用文字传达,壮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音乐的原始性自然传播时期,壮民们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来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劳动经验。《诗·大序》就较早地描述了诗歌的起源:“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开始以纸张记录、文字传达本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从《诗经》中的《国风》,到1984年起开展编辑的《中国歌谣集成》,虽时代相隔久远但都充分表现出人们保存民间传统音乐的强烈愿望。当然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录音设备,以及记录者的方法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歌曲的采集也并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如《东兰县歌谣集成》,仅以汉字记录壮族歌谣,并没有采用壮、汉双语来记录,在一定程度上遗失了民间歌谣的“本真性”。
  2复杂的多媒体混合记录方式
  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以电子、光学材料等,采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把所需要采集资料完整地记录下来。尤其注重采用全景式记录方式,而不是以片段式记录方式呈现出来。在记录歌圩活动或少数民族传统仪式的过程时,最好也要把整场活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另外,为了保护歌圩活动资料的完整性,还要把歌圩活动存在的社会现状,周边村落的环境;以及歌师、学徒甚至观众的表情、反应包括人数等整体的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方式由于材料的原因,可能容易遗失和导致音乐传播的冻结,所以要做好拷贝和跟踪调查工作。此外,在做好以上的记录后,最好还要整理、存档,甚至是及时修订完善。以便供以后的研究者或歌谣文化的爱好者查阅、引用,从而达到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重保护、传承作用。   3对歌圩和歌会等活动的保护
  歌圩和歌会,是壮族传统歌谣重要的生存文化空间,人们常常借此活动,以歌传情,以歌会友。歌会指的是临时性的唱歌集会,它的形式与现在的每逢圩日对歌或周末广场对歌大致相同。壮族人民在农闲或春节、中秋、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在山林或坡地集聚在一起,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则几十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这些活动通常以男女对唱山歌为主,与之相应有的地方还会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传统歌圩活动一般最频繁的时段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至次年5月农闲时节,这时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相互对歌,非常热闹。但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为方便集中管理,2013年三里镇地方政府划拨一万元,在集市中心开辟了出一块空地,作为歌圩场地。并且成立山歌协会,会员有60多人,成为当地壮族山歌传唱的核心。同年农历八月十五,三里镇民众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举办了以“美丽三里,清洁乡村”为主题的壮族山歌比赛,对清洁乡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山歌文化的发展。
  如上文所述,现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歌圩活动常常以赛歌的形式举行,圩日也就成为了人们学唱壮歌,了解、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在这个环节中,政府的组织、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壮族歌圩的延续和发展。歌圩为每一位参与表演的壮族歌手提供公平、公正的展示平台,许多优秀的民间歌手就是在歌圩活动中产生的。圩日前的准备,增加了歌手们对曲目的熟悉度;台上的表演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加了舞台经验,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但经调查显示,目前壮族地区圩日活动主要由一些老年爱好者推动起来,新鲜血液不足导致歌圩活动日渐衰微。建议有关部门应紧急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在重要的节假日搭建文化平台,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支持赞助圩日活动,建立奖惩机制,为优胜者提供一定数额的奖金、奖品。鼓励企业生产加工少数民族服饰、地方特产等相关商品,带动歌圩及其周边产业文化的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在大型歌圩、歌会上还应维护好圩日秩序,为传统歌圩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
  4对歌手、歌师和歌王的保护
  歌手、歌师和歌王是壮族歌圩文化传承的灵魂,地方政府、文化馆等相关部门不仅应该在各大歌圩赛事活动中发现优质人才,同时还应联系各地山歌协会,做好青少年学唱歌谣的教育培训工作。如有可能,将那些现存的优秀歌师、歌王尽量登记在册,按时做好采录工作,以避免人亡歌亡。对于已经确立为非遗传承人的歌师或歌手,赋予其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并督促其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校园中开展“少数民族民歌进校园”等活动,鼓励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说壮话,学习唱壮歌。为优秀的歌师、歌手提供场地和机会,让他们家族中做好代际传承的同时,也在社会中做好榜样和宣传工作,促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歌圩保护工作中。
  5加强教育引导,鼓励社会参与
  从古自今,教育都是传承知识的重要媒介。古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围绕部落和家族展开。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几乎承载了整个文化教育的义务,而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父母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把孩子全權交由学校管理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古老的民间歌谣艺术,学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文化保护工作中来,让他们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传统壮族家庭,家长应支持孩子在日常交流中讲壮话,在民族节庆仪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爱上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大学也应开设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挖掘研究壮族歌谣文化,并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如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以来举办的“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就在不知不觉中中加强了大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目前各地建立的山歌协会、山歌小组等社会团体,在传承和发展壮族歌圩文化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经调查发现,这些山歌传唱群体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所以,政府应积极组织、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壮族歌圩活动中,为传统歌圩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支持企业通过冠名等方式赞助传统歌圩活动,为地方歌圩活动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
  结语
  壮族歌圩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一种以歌传情的,集合娱乐、交友和传承知识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传统的歌圩活动加强了少数民族各地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让地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了民族融合。这种固定的场合也为各地商品的交换提供一个可供交易的重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壮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壮族人民、各地学者、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都为保护和传承壮族歌圩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壮族人民为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常年累月拜师学艺,学唱壮歌,是保护壮族歌圩文化的主力军;各地学者们借助传统纸质媒介和现代录音等技术媒介记录整理了一批濒临灭绝的山歌、小调,为这一古老文化传统保存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料。另外,近年来政府部门为鼓励广大壮民积极唱壮歌、学壮歌创立传承基地,举办相关歌会、赛事也为传统歌圩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歌圩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许多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传统歌圩“择偶”、传授知识等功能的减弱;歌圩生存发展所依托的环境的变迁;壮民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歌谣文化语言载体的式微;参与歌圩表演和创作者的老龄化等等都是影响其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最令人遗憾的是在很多地方作为歌圩传承灵魂人物的歌手和歌师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团体也极少参与到对传统歌圩的保护中来。综上所述,歌圩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壮族人民自己的事,也不能仅仅只依靠政府部门,壮族歌圩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在这个团体中人们各尽其职才能推动整个壮区歌圩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1]李正勇.谫论壮族歌圩的现代价值[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58.
  [2]李萍.壮族歌圩衰落的文化学透视[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9(04):17.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逐渐加剧的今天,民族音乐艺术发扬光大,某种程度就是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合唱歌曲《斗牛调》音乐风格的呈现,梳理海南经典歌曲的艺术特征和风格,让海南经典歌曲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关注度。  [关键词]《斗牛调》;海南经典歌曲;合唱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21-02  
期刊
[摘要]作为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满族音乐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分析了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意义,重点探索了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课程、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满族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音乐;
期刊
[摘要]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是中国革命从战争中提炼出来的,体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情怀。它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党的革命史、斗争史。是党的文化的一种集中和提炼,所以,红色歌曲在宣扬主流文化和艺术价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十送红军》;艺术特色;主流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83-02  “一送
期刊
[摘要]近几年,“共同体”一词成为学界各个领域的热议语汇。在国际基础教育界,课堂教学共同体成为当代中小学探讨的新话题。教师与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共同体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但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途径,同时更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教学共同体;奥尔夫乐器;小学音乐;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生的和声思维能力直接影响自弹自唱的艺术效果,这种能力应当从专业学习初期,就要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将和声思维与和声语汇的训练与各个专业课程教学相互交融,增强其与各课程的横向联系与渗透。为确保学生这种和声能力的获得,构想创设一门具最能体现学生综合音乐能力与素养的核心实践性课程“键盘和声与即兴弹唱”。  [关键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和声思维;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35
期刊
[摘要]由海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黎族合唱指挥艺术人才培养”,汇聚了全国知名指挥家、作曲家陈家海教授以及为黎族合唱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赵玉生教授、刘晓耕教授等13位国内、省内专家以及黎族音乐的知名传承人,通过“黎族合唱指挥艺术人才培养导论”“合唱指挥法”“黎族合唱作品的创作思源”“海南黎族地域艺术文化研究”“黎族合唱作品赏析”“黎族合唱的母语表达”“黎族合唱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剧场音乐成为我国当下音乐发展的新趋势,古筝作为民族乐器之一,拥有着两千多年的灿烂历史,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上。本文以当代筝乐发展中,筝与剧场结合的新形式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古筝与剧场的发展进程,试图拓宽大众对于传统民乐的刻板印象,为筝乐创作者提供新的理念与视角。  [关键词]器乐剧场;筝剧场;多声筝;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歌曲《為人民服务》紧扣主体思想宣传,凸显了这个时代主流价值的未来导向;歌曲展现了时代对焦裕禄精神的呼唤,热情歌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歌曲直击当前的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叩问社会公平正义和民心、民意。歌曲音乐不追求空洞的高、大、上,品味立意于通俗、大众、纯朴。歌曲情感表达,厚重大气,不追求大的情感冲突,却有强烈的情感张力。歌曲韵味,百姓既耳熟能详,又有跨越时代感,且民间风味醇厚
期刊
[摘 要]  在高校音乐课堂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瓶颈,教学渐渐地成为一种固有模式,保守且缺乏新意,学生的学习没有效率,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大学四年的专业课学习不过硬,直接导致毕业后工作时面对各种尴尬和无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很好地反思一下,做好学习与教学中的加和减,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有效、有序、有价值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
期刊
中華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