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党建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建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思维和组织保证
  创新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先进的文化育人环境,从而决定着必须在创新活动中坚持党的领导。
  1.党的思想建设领导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观念与思维创新
  党支部在思想理论上的不断提高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障,学校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在思想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利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和学生,使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进一步展示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2.用党的组织建设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有力保障。党的组织在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的组织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反映在校园文化建设各部门的协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可以使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同时,共同创建一种新型的模式,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各个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其次,反映在对学生社团作用发挥的主导作用。近年来,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党建,学校党支部和各部门可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最后,反映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组织模式的带动。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强调的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通过党建锻炼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挑选出合适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也有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层次。
  和諧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党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后进行全面的战略举措,反映了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党建工作必须立足于全局的改革、发展和服务先进文化,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学校,必须以学生和教师为根本,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生存、安全、自由和发展为目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联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实现和谐发展、教书育人的目的。
  2.创新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发挥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骨干作用
  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应该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出发,积极创新组织活动形式。活动的组织必须适应校园文化的特点,鼓励各级党组织在活动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创新,通过参观学习、讲座、竞赛以及其他形式,在丰富的文化建设和谐校园的同时,扩大党组织的活动空间和范围。
  总之,学校党建和学校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将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对建设和谐校园发挥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建立一个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校合作要有边界,这个边界一定要清晰,边界不清,职责就不明,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如某小学下发通知,要求家长每天上午8点前在校门口轮流站岗值勤,引起了家长的不满。许多家长认为,学校的要求是“越界”,超出了正常的家校合作的范围。不少网友也表示,学校此举是将学校的职责转嫁给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志愿活动,本意是让家长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家校合作,但把握不好就会给家长造成负担。
  其实,要求家长在校门口轮流站岗值勤、帮助学生打扫卫生、做繁杂的课外作业……凡此种种,如果学校事先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同意,那就是家校“合作”;如果学校单方面发号施令,没有与家长沟通,那就是学校“越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合作的项目,多少含有“越界”的成分。如果家庭和学校自己就干自己的活,把界限分得非常明晰,谁都不越界,那就不存在“合作”了;如果不合作,许多事情就是家校一方再努力,也难以解决,更不要说高效率和高效益了。凡是想“合作”的事情,都是有自己“做不了”“做不好”“做不到”等现象存在,只有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破解难题,才能求得利益的最大化。
  说来说去,最终要说的话就是:建交必须洽谈,越界必须协商,合作必须沟通。不洽谈就不可能明白彼此的意愿,就不可能建立友好关系;不协商就不可能进入对方领地,强行进入就是“侵略”,就会产生矛盾;不沟通就不能产生信任,就不可能有双赢的合作。
其他文献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陕教规范〔2019〕16号),明确所有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要按照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不得违规跨区域招生,不得招收其他市(区)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未通过统一录取、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得注册学籍。  高中学籍一生一号籍随人走  据悉,办
期刊
目的:通过研究甘草种子直播、育苗平栽、育苗斜栽、横生茎移栽4种不同栽培方式甘草的生长指标、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材产量,阐明不同栽培方式甘草的质量特征,进而为甘草规范化种植
血管性痴呆(VD)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以认知、记忆、语言、情绪等方面的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继阿尔海默茨病(AD)后导致老年人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占老年痴呆患者的20%一30%[1]。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痴呆患病率为3.7%一7.8%,血管性痴呆在我国发病率为1.1%—3.0%[2]。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供血供氧不足等原因均可致使脑血管性痴呆,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其发
本刊讯 宝鸡市陈仓区通过“三到位一满意”圆满完成2019年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截至目前,陈仓区大学生办理贷款合同资金750.1万元,使968名大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校就读。  提早谋划,安排部署到位。2019年,该区先后出台下发了《宝鸡市陈仓区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的通知》《宝鸡市陈仓区关于做好2019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宝鸡市陈仓区生源地信用助
期刊
本刊讯(盛荣康 罗润) 近年来,韩城市教育局大力推进全市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按照区域发展规划,根据群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以实现镇办、人口密集中心村庄至少一所公办园,新建居住区最少一所普惠性幼儿园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城市新建居住区、新建开发区幼儿园建设。近三年累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增加学位3196个。  加
期刊
本刊讯 2019年,铜川市印台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量,不断丰富未成年人德育活动内容形式,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揮环境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墙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加大宣传力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实现全区各校全覆盖,在显著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守则和教师职业规范。 
期刊
本刊讯 靖边县教育局紧盯“三点”,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控辍保学,取得较好效果。  紧盯重点,扶贫结对,保障贫困学生入学。靖边县着力推行“三个精准”。一是精准建设,在海则畔移民二区集中安置点内新建了七幼、十四小;在阳光家园、枣刺梁移民社區附近新建了三幼二园区、十五小;在进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河东新建了十二小、金华路小学。同时,推进了梁镇中学、东坑小学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二是精准资助,“一生一档、档随人走
期刊
家校合作要有边界,这个边界一定要清晰,边界不清,职责就不明,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如某小学下发通知,要求家长每天上午8点前在校门口轮流站岗值勤,引起了家长的不满。许多家长认为,学校的要求是“越界”,超出了正常的家校合作的范围。不少网友也表示,学校此举是将学校的职责转嫁给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志愿活动,本意是让家长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家校合作,但把握不好就会给家长造成负担。  其实,要求家长在
期刊
电致孔经皮给药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经皮给药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但研究的模型药物多为单一药物分子,对中药复杂成分的电致孔经皮给药进行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以苦参水溶性部位为模型药物,全面考察了电致孔条件下苦参的经皮给药规律;研究了药剂学方法与物理方法联用对模型药物渗透的促进作用,考察了促渗剂与电致孔技术联合应用对模型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电致孔条件下模型药物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以及电致孔对皮肤的影响
有些家长,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家长普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但实际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  然而,目前在乡村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存在较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三大难题。第一是家长合作意识薄弱。乡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