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路径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ou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短时间内融入并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刚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则是一项迫切任务。但是,目前大学生群体当中恰恰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习惯、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社会适应能力的极度欠缺,这也反映出很多高校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大学体育课程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论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体育教学;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09-02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而大学体育课程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应不断扩大大学体育课程的外延,发挥课程优势,探索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新途径[1]。
  一、研究目的
  随着山东华宇工学院(以下简称“该校”)各二级学院及就业责任部门对已就业学生跟踪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在步入社会初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工作环境的适应、身心状态的调整、角色转变的过程、工作方法的运用、心理素质等方面,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因此,该校在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应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此,体育教学中应从哪些途径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需要在下一步的改革工作中解决的突出问题[2]。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山东华宇工学院2019级本科(大学一年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收集网上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资料,了解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培养的研究情况,同时搜集有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相关资料,了解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内容、途径,找到本研究最合理的切入点,进行论证。
  2.访谈法
  依托相关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教师的帮助,利用电话访谈、社交软件访谈等手段,随机选取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完全就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目前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相关情况,并进行歸类记录。
  3.对比实验法
  笔者在教学班中选取了两个班级,一个实验班,一个传统班,两个班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传统班还是按照先前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与练习,即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做—教师纠正错误—学生反复练习的模式。实验班则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任务—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进行自主学习(可分小组)—组内讨论与练习—组间交流示范—组间讨论、归纳动作重点—教师小结与指导—组内组织开展练习(练习形式自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下,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自己(本小组)制定学习、练习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查漏补缺,进行组内讨论,及时更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意见。这样能让学生在任务情境里体验合作学习、发表意见、讨论分析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对其各种社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4.问卷调查访问
  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方面的问卷调查,获得在教学改革中其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多大程度提升的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试验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一直以来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不好意思进行示范练习,不愿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语言交流,害怕自己做不好动作等情况,这都体现出了学生在交流互动、自我反思、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3]。
  2.试验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
  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之前在课上不善于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在组内学习过程中,组员之间会通过讨论发挥小组的优势和潜力完成学习任务;在组间交流演示过程中,组员都能从本组利益出发参与其中,将本组的学习成果呈献出来。这些都体现出学生语言交流、思维逻辑、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班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学生参与等环节的主动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学生的自我意识、规范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合作意识、挫折应对能力等。因此,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显著的影响。
  (三)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分析
  可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性所决定的。在体育活动时,个体间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需要相互竞争。这种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因此,是否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衡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要通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方法运用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使人际交往、合作共赢、良性竞争、自我重塑、困境前行等素质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惧问题与挑战,以个人能力提升为出发点,争做课堂的主人,在各种角色中充分锻炼、主动参与,利用课程的每个环节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新挑战
  当前,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已成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教师应将体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师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断锻炼学生的身心,通过让学生获取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都需要作出一定的转变[4]。
  1.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在该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要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为依据,多途径建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要目标的体育俱乐部教学体系,利用课程优势对学生的各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培养出在生存、社会交往、正视挫折、人文底蕴等方面都能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该校长期运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该校体育教师应利用改革这一契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做好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这门功课,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机制。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对教师群体的新要求
  在教学改革中,全体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素养、更新教学观念的必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对此,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从多角度开展课程改革工作,利用多途径实现体育课程的育人目標。
  通过对该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被调查群体中有一半以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这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人际交往、合作共赢、思维逻辑、挫折应对等方面表现出较差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如何利用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该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到通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方法运用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可以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共赢、良性竞争、自我重塑、困境前行等素质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好课程育人资源,做好人才培养这门功课。
  【参考文献】
  [1]刘一民,王桂欣.健康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4(4).
  [2]党卫国,王虹.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雷德荣.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赤峰学院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4]冯春娣,张德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
  李继华(1981~),男,汉,山东高青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张风娟(1981~),女,汉,山东郓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张昊(1986~),男,汉,山东临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李晓明(1982~),男,汉,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教学勇气:漫步教师  心灵》一书将教师比喻为“牧羊犬”,借羊群比喻学生。本文结合黄云峰教师课程领导力结构模型,从“牧羊犬”身上解析其具体表征——在“转场”中调整课程愿景,在教学系统中勘察课程价值,在教学空间中整合课程资源,在实施指导中帮助学生驱散恐惧,发挥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并得出对教师及学生的启示,即教师要做升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3—2020年地理高考中各个知识点进行分值统计,确定“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地理高考中的易考知识点,得出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设计的考点内容可从渗透人地协调观,指向区域可持续;依托区域背景,展现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立足地理学科大概念,体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强调地理学科关键能力,进行易考成因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高考;易考知识点;成因分析;
期刊
【摘 要】写生画活动是幼儿园中美术课的教学形式之一,强调幼儿纯真的主观感受和意愿,是具有个性的形式探索和独特创意的一种绘画形式。开展幼儿写生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感知能力、绘画创造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观察是写生画活动开展的前提和核心,在写生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写生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以期能够为幼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可以采用新的理念、方式、方法,使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方面实现更好的互动交流。家园携手,创设阅读环境,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两个主要成长环境中发展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逐步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更有效的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本文阐释“互联网+”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关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互动、和谐发展的基石。“教—学—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缺一不可。然而,在五年制高职院校里,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多语言方面的多维强化训练,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的需求。因此,基于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笔者调查了19级护理班级的线上学习情况以及进行在
期刊
【摘 要】培养实践能力良好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仍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缺乏应用型人才。鉴于此,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系统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然而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存在意识不强、范围狭小、形式单一的问题。为在说明文教学中更高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应强化师生的用图意识,拓宽用图范围,引导学生绘制多样化的导图,同时丰富相关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国学经典的范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对提升学生国学素养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材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策略,希望启发教师的古诗文教学工作,帮助初中生打开国学学习之门,学习如何修身养性,增强文化自信和健全文化人格。  【关键词】国学经典;国学素养;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网络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和配套改革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11-02  《高等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互动式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基于网络和多媒体、基于语料库的多元互动式高校英语实验教学模式分别进行简单阐述,之后进行相关探讨,指出其构建的原则是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增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建设;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为例,设计了实验教学模式的课程,明确了需要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参与性为重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设计了实验教学模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