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古楞 黄油相机:创意的平民化文 彭程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手机APP“黄油相机”创始人斯日古楞当天,他穿了一件蓝色鸟纹衬衣和日式波纹短裤,还有一双亮黄色的球鞋。他说以前自己喜欢蓝色,做了黄油相机之后就开始买各种黄色的东西,现在黄油的办公室里从冰箱到蜡烛,都是清一色的亮黄。
  黄油相机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点在于图片配文功能和丰富的中文字体,以及由基本的图形符号构成的设计功能。取名“黄油”,是因为斯日觉得,“文字之于图片就像黄油之于面包”,原本寡淡噎喉的吐司抹上黄油就变成了绝佳的美味,而一张图片配以文字描述以后便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适于移动终端传播的信息有效性。这句话仍然是黄油相机的口号,但斯日意识到,面包配黄油也有不同的烹饪方法,而黄油相机的用户们也用自己的创意完全超越了“配字”这个概念,将图片、文字、设计元素进行了各种超乎预期的组合,让黄油相机的用户群形成了一个去专业化的设计分享生态圈。这背后,是一个将个人创意与群体需求有效对接的供需模式,以及对年青一代冷技能成就感的激励制度。


  斯日虽然戴上圆眼镜有点日式文艺气,但蒙古族的他长在海拉尔也住过草原上的蒙古包。2009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念影视特效的时候,便和家族中的一位程序员叔叔做了人生的第一款应用——爱心马赛克。斯日负责创意设计,叔叔搞定技术编程。这款曾经红极一时的应用帮助用户将自己的多幅自拍拼出爱心的形状,概念很简单,也很讨喜,推出不久便赶上了情人节。六年前手机应用还不像如今占领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这样兼具科技感和符合流行口味的创意也吸引了不少媒体和用户——使用者中不乏明星,限时免费最高站到了苹果中国区全网第三,最终全球卖了六百多万份。首次试水,就大获全胜。所以斯日很自信地说:“虽然我很年轻,但是在ios应用界,我已经是元老了。”
  对比六年前的爱心马赛克,去年上线的黄油相机显然具有了更强的人文性和可持续性。如果直言不讳地说爱心马赛克的成功是在于恰逢时机地迎合了流行文化的快消心理,黄油相机则更关注于使用者的自我内心表达。这或许暗示了开发者自身对更成熟、可持续的产品的需求,也反映了中国市场品位的变化。斯日说,几年前还主导市场的屌丝文化如今已经开始没落,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者对品位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我们需要更具有私人定制性的产品以及文化价值内涵的消费体验。


  如果说爱心马赛克仍旧属于自拍应用,黄油相机则具有更强的纪实感,而对记录性的强调也是出于斯日对人脸消费的疲倦。国内的相机类应用,不论从美图秀秀到Nice,都是更偏工具性的自拍秀产品,而自拍文化的结果就是,我们在被迫消费许多与我们毫无瓜葛的人脸,而且我们对图像的体验也被迫停留在这些毫无瓜葛的人脸上。与此相对,斯日所钟爱的Instagram则营造了更具有纪实感的图片分享社区,内容的多元性和记录性让人能够无文化壁垒地体验一个丰富的人文世界。
  在记录性的基础上,黄油相机的配文功能则让使用者能够在一张图片中同时传递某一个情景和自己的感知与解读。与此同时,设计功能上的灵活性又是文本超越了简单的语义功能,而成了最终视觉呈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就使文字的意义和形式可以与图片进行双重互动。举例来说,用户“Jerry的Leto”的作品“《拆》,照片中是一位工人站在正在被拆除的一间老屋的房顶上,在天空的映衬下形成剪影。“拆”字的左右两部分被分开,在形式上呼应了“拆”的含义,同时“斥”字的撇由工人的剪影替代,与放大的提手旁共同强调了“人为”的概念。这些设计手法营造了一张信息非常明确的图像,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对照片的观察和解读,有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和形式的可能性的想象,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文字和图片如何通过形式的组合去营造特定语义。而这一切都是由相对基础的文字和视觉素材拆分重组功能实现的。这更像是一个化学反应,图片与文字在想象力的催化下,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所以黄油相机绝不是一个配字应用,而是一个再创作的实验空间。
  创意和想象力往往就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结束后便消失殆尽。黄油相机的模板存储和分享功能就像个保存催化剂的创意库,每日灵感层出不穷的发烧友不停生产模板,而其他用户可以通过收藏将喜欢的创意运用在自己的照片上。除了高收藏度所带来的成就感之外,“馆长大人”也会将最有创意和想法的作品“上广场”,即时发布在APP首页。同时,黄油相机的公众账号每月发布当月精选,并对用户的风格、手法等进行解读分析。这些都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激励制度,即分享创意的人可以获得高度的关注度和成就感。这满足了对于新时代年轻人很重要的冷技能心理,即个人的成就不再以满足刚性需求为基础,而是自我个性化的发展和能力。


  大概是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强调中庸之道,反而生出了许多自相矛盾的传统和典故。比如古代文人都讲求“格物”,但我们又说“玩物丧志”。但斯日却觉得,在当今的世界,玩物丧志早就是陈词滥调,而“玩物兴志”甚至是“玩物兴业”更是年轻人应该寻求的道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越来越多的“90后”都是在通过看日剧、看韩国综艺节目学习日语韩语,而传统的报班授课方式将被逐渐淘汰。其实从玩物兴志到玩物兴业,就是更遵从自己的个人兴趣,同时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尝试和钻研,最终发展成独特又具有专业水平的状态。而黄油相机也是抓住了这种“玩”的心态,有创意的人可以玩出自己的模板、自己的粉丝群,甚至当黄油相机的商业平台搭建得更完善的时候,玩出物质收入。
  所以黄油相机的核心是个以图片和文字为媒介的创意分享平台,不论是文艺小清新、技术狂还是海报控,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观众群。黄油相机没有集权式的风格导向,而是通过基本的设计功能激发个体的想象和表达,这种民主化的创意生态也和公司自身的管理模式有关。与一般的手机应用不同,黄油相机没有高高在上的产品经理进行决策主导,十人的小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对产品的发展方向具有发言权。斯日认为,团队成员不同的背景和需求本身就足以支撑产品的不断优化,如设计师与程序员提出的改良意见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制约机制,使黄油相机不至于过度讨喜某些群体而排斥他者。在如今两百多万的用户中,真正从事视觉设计行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这种内部的制约平衡生态让黄油相机保持着对所有人开放的状态,没有特定风格导向,没有高门槛的炫技工具,用户生成积累的模板更让入门级选手迅速产生再创作的成就感,同时学习创作手法。我想,这就是科技对创意和设计的平民化。
  如何看待媒体上的“90后”热潮?
  当时韩寒、郭敬明出书的时候就开始说“80后”,说出书是不正当的事业,玩物丧志。这就是话题的潮流,比如“70后”在90年代成就了摇滚的一代的时候肯定也被潮流化。大家也不是真的在说哪代人,只是在说年轻人,但是“90后”恰巧遇上了互联网信息爆炸。
  你觉得“90后”最大的优势和局限性是什么?
  优势:年轻,既是优势也是局限性,年轻真的是把双刃剑,因为有很多时间和资本去做事情,但是毕竟积累得不够,所以弯路是难免的。另外一个就是教育吧,不光是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互联网信息带来的更开放的教育,当然每一代年轻人的信息可能都是更开放的,但有了互联网之后还是不太一样,我们可以同步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信息。
  自己给“90后”贴五个标签,会是什么?
  玩物兴志,我觉得这很重要,就是要很喜欢一件事情。敢,作,敢作,“敢”是敢于做很多事情,“作”是勇于去折腾很多事情,我觉得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孤独,其实“90后”是一个群体,但也是很个体的状态,我们都是独生子女,虽然有同学这样的关系,但是血缘还是有一定的魔力的。消费,我觉得“90后”的消费观不太一样,更多的是会消费也会赚钱,能挣会花吧。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迭代方式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已经面目全非,很多产品在闪耀的瞬间已经失去原有的光辉,一切都好像瀑布流水一样在不断地消失或生成。但“觉”好像是一个奇怪的案例,“觉”曾经是一个业内小有名气的众筹网站,在它所经历的时期里,那些互联网大佬都还未瞥过众筹一眼,而如今,众筹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只是敢问谁又是真的在做众筹,而不是换了一种营销的方式?这些种种也就不再去讨论,毕竟从笔者我角度来写这些未免带着一
期刊
花治MIZU,藏在国子监西侧的谢家胡同里,说是个花店其实更像个植物研究室,除了一些不常见的花朵外,还搭配了许多奇怪的植物,容器大多也选择实验室经常使用的器皿,如烧杯、试管,整个店呈现出一种独特气质。  花治是由三个好友联合创立,做花治都算是跨行业,选址及装修历时半年,所有的事都亲力亲为,具有超高颜值的店面在胡同里显得格外瞩目。  YIIZ:介绍一下做花治的几位小伙伴,有分工吗?  天天:我负责研究
期刊
几年前,人们喜欢讨论“80后”。今天,铺天盖地都是“90后”。话题永远热闹着。  苏珊·桑塔格说:“把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时代的生活以 10 年为单位打包是时下的流行做法,然而我对此并不热衷。”  用时代区分人群合理吗?“90后”的称呼具有正当性吗?  知乎上有人问“你同意把人群按年代分吗?怎么看待‘90 后’‘80’后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法律人郭磊回答:“按照年代、时代来划分,是一种人类社会学里比
期刊
城市是欧洲人最感光荣但也最恶劣的作品之一,工业革命将大量人口送进充满烟雾和尘土的贫民窟,在城郊匆匆建造了绵延数十里的廉价公寓。城市聚集着金钱权力、贫富差距以及拥挤。  19世纪的小说中,移民城市的主题不断出现,保守势力抨击城市是充斥着无根的世界文明的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社会评论家斯宾格勒悲叹:  “取代那些真正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的,还有一种新的流浪者,他们四处流动,极不稳定地聚集在一起。
期刊
当你按下快门,30秒前的世界就会乘着时光机住进这张白色的小卡片里。如果你想拍一个人,请在按快门的时候问Ta:“我叫你名字一声,你敢答应吗?”
期刊
2015年被业界定义为智能自行车元年,开发APP的创业公司此起彼伏,而乐视、百度和小米这些互联网巨头更是着手研发运动型智能单车。于是我下意识地以为陈腾蛟和他的“轻客”也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但第一眼看见工作室里还在装配的车,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辆小巧而时尚的车,显然不是运动型自行车应有的强健体格。而陈腾蛟也告诉我,他并没有想凑智能自行车的热闹,只想造一辆懂你的代步工具。  电单车的人工智能  之所以创
期刊
和CAR+创始人程瀚的采访在夜晚11点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展开,远在深圳创业的他和这个时代多数的创业者一样睡得晚、精力充沛。程瀚语气成熟、冷静,带着轻微的湖南口音。结合他看起来并不怎么fashion style的形象:黑框眼镜、瘦削、表情略显严肃、像《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宅男——你其实很难把他和“90后”这个名词勾连起来。  在采访之前,我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什么是HUD。其实HUD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
期刊
我本也是一个天天向上的学生,中考成绩不佳的我进了中专,读了门语言专业,本有机会上大学继续深造,后来想想不是这块料何必再费四年读个一般的大专出来还是面临就业问题。于是我就将这四年大学放在了社会,读了一个“人生”大学。  我自幼习画,因为家庭缘故,爷爷是画家,我也便跟着画,未经过美院的“洗礼”——自由派,他从小就鼓励我画自己的、真善美的东西。6岁到现在未停过笔,对画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中专毕业后,我
期刊
禅宗有一个供人冥想的公案:“一只手鼓掌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同样也是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充满意趣的沉思体验。一个不合逻辑的问题帮助你跳脱出理性的藩篱,可以设想各种不可能的状态,也可以想象某种微弱的声音。在陈萧伊看来,摄影也是如此,照片同样可以触发人们透过事物本体去探寻内在精神的念想。在萧伊刚刚拿下三影堂大奖的作品《Koan》中,她就把镜头对准了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对准
期刊
iLOOK: 黄油相机的slogan是:“文字之于图就像黄油之于面包。”你们怎么看文字和影像之间的关系?  斯日:我们最初的想法只是将图片背后的故事讲出来,或者完全颠覆一张照片。  陈萧伊:感觉黄油相机可以把描述图片的信息直接放到图片里,还挺好玩的。  斯日:就是这个意思,让关联性更强烈。  iLOOK: 斯日,能否理解为这种对图片背后的故事更直接阐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斯日: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