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东盟语种听说教学与课程建设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ckin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互联网资源在高职高专东盟语种听说教学与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将互联网资源应用在课堂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互联网资源 东盟语种 听说教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58-03
  外语听说课是外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技能训练课,在东盟语种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中,听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就东盟小语种而言,因学习人数少,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规模日益扩大,外语能力全面特别是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的东盟语种人才成为了自贸区人才市场的宠儿。尽管近年来高职东盟小语种界从未放松听说课的教学力度,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听说资源匮乏,极大地制约了东盟语种听说课的训练效果,难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预期,开辟新的资源获取渠道势在必行。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正快速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为东盟小语种界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既是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又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许多高校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互联网资源给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便利,并结合自己的条件,积极地尝试运用到现实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高职高专越南语实训教学及课程建设为例,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互联网资源在高职高专东盟语种听说教学与课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资源在高职高专东盟语种听说教学与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外语听说课互联网资源是指从互联网合法和免费获取,以数字形式记录、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和播放、用于听说教学的各类电子文件,它包括各种格式的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在线浏览或可供下载的可用外语教学的视音频资源,如网络电视、网络广播、视频短片等。高职高专东盟小语种听说课程的实训教学,体现在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多样的且具有现代特色的视听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互联网资源对东盟小语种听说课的实训教学的实施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弥补教材内容生活气息的不足。高职东盟小语种同英语专业相比,学习人数不多,各高校存在教材使用率低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新编的听说教材不多。
  互联网的视听资源,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受众本身就是相关国家的民众,时效性强、语言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可以有效地解决听说课原有教材的不足。传统的听力教学,学生听的都是由老师录制的语速缓慢、语音清晰的材料,其放慢的语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人为的因素,它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正常语速下语音和语调的变化情况,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听力不过关,难以适应实际生活当中的正常语速。此外,教学研究表明,在听说教学中,长期人为地放慢语速还会带来不良的教学后果。一方面学生往往松懈自己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些听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会漫不经心地对待听力练习;另一方面会给学生留出时间把听到的外语译成母语,这样做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而且对学习最为不利的是,有些听力材料内容陈旧,学生的词汇拓展能力受到限制。而网络资源恰恰能弥补上述不足,为教学提供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所选择的视音频资源语音纯正、地道,所播放的听力信息新、现代词汇丰富,对学生来说,听力课不再感到为难,而且从中可所获取海量的时政、经济和生活信息。
  (二)实现实训教学的灵活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语言实验室,以满足灵活多样的教学需要。许多小语种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多媒体听说教学方法,较好地利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有多媒体语言实训室,但在教学中大多以播放为主,师生互动性难以体现。互联网资源的引入,学生可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视听、复述、模仿、听打和对话等学习活动,并快速保存下来供教师评阅,不仅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效果明显。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听说实训,可在语调、听力技能和口语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1.语音语调的标准化训练。在教学中,语音语调的训练是学好外语的第一关,教师利用互联网选择内容各异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在真实通俗的语言中体会越南语语音语调的特点。这些实实在在、生动形象的大量语言信息,可以使语音教学的内容从刻板的书面形式中摆脱出来,构成图文声并茂的立体教材,扩大语言接触面,同时实现学生在语音和语调方面的标准化训练。教师在电脑上通过控制分段和选择播放、定格观看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所看资料的内容,模仿资料内容上的语音语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发音等感官系统在语音语调学习中的作用。
  2.听力技能的实训。在传统的媒体使用中,学生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通过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对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而言,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网络资源提供的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内容丰富且语料鲜活,学生在听力的实训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网络资源的音频或视频中的语速均为正常语速,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实训,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3.口语技能实训。互联网的出现,为外语口语技能的实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条件。口语需要一系列的输入、模仿、分析、记忆等各方面习得之后自然形成,继而启动流利的说话。互联网资源为越南语口语学习提供了帮助。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下载网络适用于口语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口语实训教学中,可以开展各项口语教学活动如主题讨论,每个主题都有意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话题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很多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如打电话、学习、交友、坐车、购物、旅行、聊天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的来源均取自越南主流媒体互联网上,其内容丰富且用语表达规范。另外,在口语实训中,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的素材,通过跟读和角色扮演中,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交际功能,口语能力会迅速提高。   (三)为实现网络教学目标提供资源支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东盟语种专业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上日程,实现网络教学的目标成为可能,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实现网络教学关键在于网络课件的制作和网络课程的建设,东盟语种的特点使制作的原始素材来源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视频资料很少,而影像资料、录音资料往往是制作动态课件的关键因素。
  听说教学的互联网资源都是以数字形式保存的,通过合法的获取,然后剪辑加工后就可以直接运用到网络课件的制作中,有利于推动小语种资源共享。网络教学成为第二课堂,因其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拓展知识空间,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和综合性。
  二、互联网资源的获取途径
  互联网视频和音频资源有别于互联网上一般的文本信息,它不能通过复制和粘贴保存下来,其获取有特定的方法和途径。本文简要探讨一些常用的获取方法,更侧重资源的下载,而不仅仅是在线浏览视听。
  (一)网络电视。目前许多国家的大型电视台已经在互联网上提供网络电视服务,有的开设专门的网络频道,独立制作节目,但更多的是将已经播出的节目,制作成便于网络传输的文件,放到互联网上供观众在线收看。目前网络电视中运用较广的流媒体格式是Macromedia的FLV格式。
  获取网络电视资源的前提就是要求小语种教师去寻找提供服务的网站,特别去关注对象国的国家级电视台。以越南语为例,河内电视台(HaNoiTV)是越南大型电视台之一,其新闻网站“http//www.Hanoitv.vn”很早就已提供网络电视服务,不仅可以在线收看,还可以下载保存。
  (二)网络广播。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东盟国家的官方国际广播电台都提供有多语种的广播节目,而且可以在线收听下载,提供东盟语种网络广播的电台主要有:
  1.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际广播电台。其下属的“国际在线”(CRI Online)拥有44种文字和49种语言,基本包括了我国周边邻国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语言,目前大多语种可以在线收听和下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而广西广播电台主办的北部湾之声,具有鲜明的特色,均可提供音频下载支持,可以成为东盟语种海量的视听资源库。
  2.对象国电台。通过搜索对象国的官方网站,可以找到很多在线视听主流媒体网站,如越南的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都有在线广播。但这里强调的是,只要是国外的官方网站的节目和信息,其立场和观点都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教师在选择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注意分清是非,坚定政治立场,对涉及国家利益问题的资源要加强注意识别并保持高度警惕。
  三、互联网资源在高职高专东盟语种听说教学与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从互联网上获取的视听资源经过编辑处理和格式转换就可以直接用于东盟语种的视听说课教学。这些资源,特别是电视和广播节目存在一些明显的优势,即在相关的网页上有全部或部分的文字材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互联网资源可以应用在课堂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
  (一)互联网资源在东盟语种课堂授课中的应用。互联网视听资源语言新颖,内容丰富且实效性强,可以直接引入课堂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创新语言视听情境,丰富课堂主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越南语视听课上进行抄听训练时,如果仍然使用旧的材料,学生会因为与现实脱节而不感兴趣,而且用词也过时落后。把最新的互联网材料带入课堂的另一个好处是把单一的听力课变成时事听力课,让学生跟踪越南政经大事,加深对越南国情的了解。
  (二)互联网资源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中的应用。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不断加强课后听说实训,通过反复的听说实践才能提高听说能力。互联网资源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中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听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老师可以把获取互联网视听资源的渠道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运用互联网提高听说水平,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获取和学习,不但听说能力提高,而且可以获得对象国国情、(下转第66页)(上接第59页)文化和经济等信息的掌握,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互联网资源在特色教材编写中的应用。高职高专东盟语种视听教材缺乏,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去信息不畅,原始素材少。而目前互联网资源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编写具有特色的东盟语种视听教材,借鉴互联网资源必不可少,可以为东盟语种界的听力教材编写提供丰富而鲜活的语料。2008年,利用互联网资源编写的《越南语视听说多媒体教程》,弥补了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特色的越南语专业视听教材。该教材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鲜活素材,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语料纯正,内容丰富,学生反映较好。
  (四)互联网资源在东盟语种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教学资源库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海量文本、视听资源的支撑,把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应用到东盟语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将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极大的帮助。国内外的主流媒体网站所提供的大量文字信息、视听信息成为资源库中重要的教学资源。2012年初,笔者所在学校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了全国高校第一个越南语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中设立了一个栏目为多媒体资源,上面有越南和国内的越南语网站40多个,点击链接网站可在线游览、收听和收看各类文字和视听信息,学生自主学习十分方便。此外,还可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在线翻译系统实现多种语言的在线翻译。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机遇,将互联网资源应用于东盟语种听说译教学课程建设中,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变革,弥补了现有听说教材内容的不足,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杨.军队外语非通用语教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
  [2]梁茂华.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太生(1963- ),男,河北石家庄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应用越南语专业带头人,副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盟语种分委会主任,研究方向:东盟经济文化、越南语教学与翻译。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了解人民币升值的历程和原因入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人们生活、外汇储备、银行业、股市、企业、外贸等方面的影响,归纳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十大利弊;最后提出了一点
针对采用压力罐吸水、叠压供水的输水管线的水锤防护问题,本文建立了水锤防护设备模型,以特征线法对其进行求解,分别分析了事故停泵后立即关闭止回阀和延时关闭止回阀两种方
【正】(2011年5月23日)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汇报如下。一、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水利
为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防止渗漏,本文就水利工程的水闸加固施工技术——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过程和工艺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测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氢对纳米不锈钢涂层在0.5mol/L NaCl+0.05mol/L H2SO4溶液中腐蚀行为及
本文通过高喷截渗墙在万年闸泵站工程基坑开挖中截渗的应用,介绍了基坑开挖承压水的截渗处理方案、高喷截渗墙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使用效果,对类似工程地质情
【正】按照大会的统一安排,下面,我就我市在水利建设与管理方面深入推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向大家作汇报。2002年,国务院下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
【摘 要】阐述物流信息技术研究的现状,理顺课程开发的思路,提出开发适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并以GPS技术为例,提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单元实训”三者结合的课程开发是比较好的方式。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物流业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0-03  一、中国—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除了啄有的国有五大发电集团外,越来越多的民资、外资等竞相进入电力市场,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规模的水力发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