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伴随我国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也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论理教学推向深入、融入时代精神。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历史使命着手,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影响力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发展,完善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框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影响力等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影响力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历史使命
  首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并应对时代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支撑,为党和国家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撑,并指导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具体工作。社会在飞速发展,许多规律性的内容还有待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探索、研究。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就必须要建立学科基地,研究与探索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发展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人才、学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必须身兼重任,不仅要研究、发展理论还要进行教育和教学。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研究内容一定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结合。
  2.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影响力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遵循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还要遵循学科建设的特殊规律。要想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就要明确学科内涵,清晰学科方向,建设教师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讨论氛围,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前沿信息,要逐渐融入国际范围内的理论研讨活动,了解及掌握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程度。教师积极参与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题的研究,在交流与合作研究中提升学术能力,培养教师研究的学术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中。集中体现在如何对待、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怎样实现发展目标等等。我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它也彰显出了社会主义意识的格局,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影响力也是提升全民族思想教育的影响力。
  3.构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首先,构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融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的二级学科较多,内在联系密切,这些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密不可分。因此,学科建设要包含课程体系,教材及教学体系配套,建设专业型师资队伍,教师把握教育规律和教学重难点、热点话题,并将前沿研究成果编写成教辅书籍,用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来武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加大对教师专题培训力度,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并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实效性。
  其次,开拓思路,探究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在联系较为紧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以来,已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还需加以改善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侧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师的特殊要求,从多方面培养教师,科学规划教师隊伍。这也是基于不同学科间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差别较大。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以从事本学科研究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现阶段部分院校出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担任授课教师,但是出现了授课教师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要求方向。教师队伍的不规范、不整齐不仅不利于课程建设也不利于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的深入坚持研究下去,得出教学成果再回到教学中。教学与研究不能分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向、课程安排、选题研究、实践活动、培养途径以及专业素养培训等等,还要在教师队伍中加入新鲜血液,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所有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队伍建设还必须要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带头人以及教学骨干,否则就背离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的初衷。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要由带头人负责规划和实施具体策略。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依靠作为建设主体的教师来完成。两者要更好的沟通、融合,在教学中起到中坚力量。这样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良性循环的坚实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课程建设的成果才能够更好的、更高效的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最终,促进学科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第二,要侧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发展规律的学习。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结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课程建设上的正反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进行科学总结,并认真梳理建设规律,为今后的课程发展与教学提供更完善的理论指导。
  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感觉枯燥,对于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性教学来解决。第一,为学生创设师生和谐的情感性教学环境。许多学生都提到过,没有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沟通过,感觉彼此距离很遥远。针对这点反馈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反思,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感性教学环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优化认知过程的良药,它还可能将这种软环境建设形成价值观从而影响一生。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不能是纯理论的课程讲授,还是老师与学生利用课堂教学提供的环境进行知识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课程产生兴趣,学生带着愉悦感学习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为了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从与学生间的相互尊重开始。教师尽可能的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沟通时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授课时,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达到融洽的情感交流,教师通过对学生课上学习情况的关注,对学生课后生活情况的关心,表达对学生的爱心,走进学生心里,达到与学生心灵对话。只有这样在平等、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师生才能互敬互爱,教学相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也要用发挥个人教学魅力,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感化学生,以情动人,渲染气氛,达到师生共赢的局面。第二,加深教学主体的参与意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学生都是被动学习,教师长篇大论的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的听讲。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要从课堂的主演转变成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发展的合作者,引领者。让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推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通过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尊心、表现力等等的渴望得以满足,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参与到全部的教学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教师也要处理好课堂学生参与学习的形式,教师通过设疑、导入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合作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理论性的学习任务还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实践活动相匹配。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愿望融合在一起,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整体学情,既要推进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要满足个别学生吃不饱与吃不透的需求,注意学生间的差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教差的学生个别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层面上,还要着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态度的纠正。让这些学生彻底改变学习状态,走出学习困境,进行良性循环。教师也要进行分层设疑,并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教师的分层分类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也尊重不同观点的存在。知识只有在问题中展现出来,才能成为学生理解、吸收、运用的前提。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中提高竞争意识,在竞争中优化资源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要重视知识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处理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案例揭示理论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构建认知结构,让学生遇到问题能够有章可循,形成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和体系。这样全面的认知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根据理论依据多维度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更具有灵活性和广阔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善的体系,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来建设,而是如何更好的建设、如何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专业的教师队伍、精心的课程设计、开阔的思维模式、现代的考核方式综合运用,才能完成现代高校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需求。 [科]
  【参考文献】
  [1]王宏波,彭瑾,苏玉波.简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5).
  [2]袁小云,许丽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3]秦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3).
  [4]石秀梅,宇文利.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03).
  [5]林春逸,廖小琴,许文贤.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学科建设——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讨会"述要[J].教学与研究,2005(0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能工程的建设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电能的使用情况和供应环节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装表接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装表接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装表接电;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建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飞速进步,因为沟通的需要,语言的视觉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发展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各族的设计文化的混合,导致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平面设计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不能不思考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抓住机遇在经济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使平面设计有序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个性化;绿色设计;人性化  现代平面设
Marlowe’s Doctor Faustus carries till strong influential power in literary history. It successfully portrays the downfall of a brilliant man. Because of his hu
【摘要】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追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了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我以新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为基准,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述人地关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教育非智力潜能教育模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地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基本原则,贯彻和执行这一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改革的生命所在,因为思想政治课教育是成于内形于外的知、信、行的转化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理论,而且必须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使学生做到脚踏实地,知行统一。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政治理论与学生思想实际、当前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避免空洞的说教,从而解开学生心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出错,可以说,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学习错误,对学生来说,这是学习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在新课程理念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美术培养对于创新思维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影响着学生的良好思维培养。文章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
【摘 要】对传统的基于中图法的图书排架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多色折线辅助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排架的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现容易、检错快速、纠错精准等一系列实用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大幅提高图书管理员整架排序的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中图法;图书馆;排架  0.前言  目前,国内图书馆普遍使用的图书分类法体系是《中图法》第五版[1]。它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有效措施,根除了娼妓制度,塑造了其能够彻底铲除“旧社会毒瘤”的良好形象,其中“诉苦会”的开展在这一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广大女性自
【摘 要】文章以霍桑《拉帕西尼的女儿》为切入点,拟从拉帕西尼的伪科学和巴格里奥尼的自私两个层面来探析女主人公贝雅特里奇的悲剧成因,借此揭示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霍桑对善良人性的同情。  【关键词】拉帕西尼的女儿;人性;道德;伪科学;自私  0.引言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深受清教徒宗教运动的影响,故其“一方面抨击清教徒宗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