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胃肠动力改变及预后的影响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71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肛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后胃肠动力改变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35~78岁,平均(59.33±9.12)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经肛门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70例)和对照组(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7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液体胃排空及小肠传输能力、胃泌素、胃动素变化,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PFS和总生存期。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液体胃排空能力、术后24、48 h小肠传输功能、术后24、48、72 h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PFS(85.71%比81.43%)、总生存期(92.86%比9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肛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具有安全性、根治性,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且胃肠功能恢复早于传统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切除术,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引起的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晚期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重要的调控机制之一,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炎
目的了解2017—2019年黔东南州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防治碘缺乏病和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采集儿童、孕妇尿样及家中盐样,检测尿碘、盐碘,并检查儿童甲状腺容积。结果 2017—2019年黔东南州共检测8~10岁儿童家庭盐样9 747份,合格碘盐食用率为
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全身软组织、肝、肺、骨等部位罕见的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偶尔也会出现转移。眼部血管内皮瘤为一种更为罕见的血管瘤类型,目前尚缺乏针对其良恶性的定位及统一的诊疗指南。眼部血管内皮瘤多原发于眼眶,也可原发于眼睑及泪器。临床表现为眼睑肿胀、眼球突出,影像学检查常显示肿瘤局部浸润生长伴眶骨壁破坏,全身转移较为罕见。病理改变多为血管源性内皮细胞增生,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