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开的高尔夫 全新数字高尔夫

来源 :名车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第一代高尔夫面世已经46年之久了,这46年间,高尔夫一直都是A级掀背车市场绕不过去的那个名字。如今,全新数字高尔夫带着祖祖辈辈的荣耀来了,它还会是你的选择之一吗?
  江湖有句玩笑话——“万物基于高尔夫”,拍扁了是尚酷,三厢的是捷达,拉长了就是帕萨特。确实,高尔夫之于大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车型。在这辆全新数字高尔夫(下文简称高尔夫8)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革新与传承的交融。
  我们试驾的这辆车型为顶配R-Line套件的版本,在外观上已经无限接近真正的高尔夫R了。车头的变化比较大,大灯一改以往上扬的设计,高尔夫8的灯组上沿平滑,整体结构向下拓展,在开启大灯后,贯穿式的LED灯条将两侧大灯连接,在大灯末端,银色的IQ.LIGHT标识看起来就像是延伸的一小段眼线,令灯组整体看起来如鹰眼般炯炯有神又不失犀利。车头的整体造型相较上一代有着更明显的向下延伸感,令车头看起来更低,更符合其“小钢炮”鼻祖的历史定位。尾部依旧是我们熟悉的高尔夫的感觉,设计师将尾部线条重新设计,车尾的视觉重心提高,看起来更宽厚敦实一些。头低尾高的视觉反差,加上双边共四出的排氣布局,高尔夫8看起来战斗气息十足。只是我觉得对于一台1.4T的家用车而言,四出排气的设定略有一些“狐假虎威”了。侧面线条没有令人失望,高尔夫经典的“回旋镖”式C柱还在,46年的传承并没有在这一代消失。
  以往在试驾大众车型的时候,对于内饰,我总是习惯用一句“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大众家族化的内饰”一笔带过,其中有麻木也有对于这套老旧内饰的无奈。在高尔夫8上,相较于外观的变化,其实更令我欣喜的还是内饰的革新。至少如今的高尔夫,一辆面向年轻人的运动小钢炮,终于有一套符合其动感外观的年轻内饰了。高尔夫8座舱内的变化巨大,除了极少部分的细节之外,你几乎看不到上一代车型的影子。内饰的整体观感也更贴近它那个颇长的名字“全新数字高尔夫”前缀中的“数字”了。
  整辆车的内饰仅有“双闪”这一个实体按键,方向盘按键全都集成在面板上,加入了按压反馈的处理。中控的空调温度调节和多媒体音量调节都可以通过触控滑动来操作,只是相比方向盘,少了回馈的触感,也就少了盲操时的确认感。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是,平整的面板有一种简约美,也便于打理。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空调风量的手动调节并没有对应的按键,使用便利性其实不如之前的设计。10英寸的中控触摸屏搭载了MIB 3系统,那些被隐藏的实体按键功能,现在都需要依靠这套车机来进行控制。车机系统的UI设计与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联动统一,颜色的变更会同时在这两块屏幕上生效。这套车机还支持无线CarPlay,配合自带的无线充电板,实际体验中放歌、导航的便利性还是不错的。
  在车内你还能看到一些“超值”的部分,传统大众的灯光控制旋钮,在高尔夫8上被挪至了全液晶仪表盘的左侧空白区域,和保时捷Taycan有些相似,只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和中控部分的触控按键一样,按下去缺少之前旋钮的确认感,需要一定的适应。高尔夫8还配备了电子挡把,“剃须刀头”的造型和保时捷的样子也非常相像。在这辆高尔夫8上,装配的依旧是非常成熟的EA211和7挡双离合的黄金动力总成。150马力在大众的手里被运用得很讨喜,深踩油门,在初段的加速过程中,整辆车的动态回馈都很积极,甚至有着不止150马力的体感欺骗性,在中后段则会逐渐趋于平稳。悬架的表现则有些超出我的预期,那种比对手们更有韧性的质感,加上方向盘良好的手感,会传递给你一种对于驾驶的渴望。但是,作为“小钢炮”车型的鼻祖,我更期待晚些时候进入国内市场的高尔夫8 GTI,还有那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高尔夫8R。不过就高尔夫8的动态表现而言,它已经替它的高性能兄弟们预先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了。
  最后,是那个似乎有些“虚无缥缈”的三个字——数字化。或许在我们驾驶的过程中,你并不能体会到“数字化”给这辆车带来的变化,但是你绝不能否认在高尔夫8上,电气化这一步的必要性。高尔夫8基于MQB Evo平台打造,MQB Evo架构下的车型将可支持OTA升级,后期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功能。高尔夫8将电气架构拓展到八个CAN模块、四个Lin模块和一个内部的以太网网络,并且提升了传输速度,由此带来更快的ESP等电子系统的响应速度。从MOB到MOB evo,新架构改进的重点为三方面:安全性、智能化和电气化。我想这也正是高尔夫8名字前缀“数字”的由来。
  其实从整体来看,平台的升级远比外观内饰的升级来得更重要。全新数字高尔夫,用自身的电气化架构,迈出了这承上启下的一步。我相信,在未来我们回顾这辆车的时候,会发现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他文献
多速混动技术  长城汽车柠檬混动DHT系统有三种不同规格的动力总成,在HEV/PHEV两种架构下,有“1.5L+DHT100”和“1.5T+DHT130”两种动力总成,在PHEV架构下,还有“1.5T+DHT130+P4”四驱动力总成,分别对应不同级别产品,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选择。  本次我们将重点体验HEV混动系统。长城这套HEV技术的特点在于,通过定轴式变速箱提供两个发动机挡位,将发动机的效率发
期刊
在這个地球上,专业造SUV半个世纪以上的品牌有两个:一个是位于欧洲的路虎,另外一个就是大洋彼岸的Jcop,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Jeep是四驱越野车的鼻祖。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早期的Jeep比路虎的历史还要早那么几年。不过Jeep近几年来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需要通过更新产品来走出困境,于是中期改款的新指南者来了。  坐落于海南岛东南部的万宁,东濒南海,西毗琼中,南临陵水,北与琼海接壤,拥有长达10
期刊
我向来不喜欢车企给车型命名时单纯用字母加数字的方式,或许它更便于记忆,但总觉多了浅薄与莫名,少了品位与格调。如果说囿于文化渊源,海外品牌采用这样的命名方式尚可勉为其难地接受,那么对于立足于本土销售市场的自主品牌来说,旗下车型的命名尤应注重与本土文化的契合。  奋力于跻身豪强的星途终于在它的第四款也是旗舰车型上摒弃了原来让人不明就里的LX、TX抑或是VX等称号,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汉语名称——
期刊
越野車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以“工作车”的身份出现的,无论是在战场上作为快速反应的机动单元,还是丛林探险的可靠后盾,抑或是田间山野的泥地伙伴。但无论是哪种身份,似乎都与“豪华”二字格格不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70年,一辆车的诞生改变了整个越野车市场的竞争局面。  1970年,第一代路虎揽胜横空出世,在越野车不羁的性格中加入了豪华属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而看家的越野本事一点也没落下。路虎揽
期刊
人们渴望的是智能,以及对未来的更多的遐想。  此刻,必须提醒大家,  拥抱未来拥抱的是未来的科技,未来的智能。  不知不觉,杂志已经进入到2020年最后一期了。  简单地总结一下2020年。从最初被通知取消海外试驾,到允许飞行,到第一次核酸检测、第一次居家隔离14天,以及后来全国渐渐好转,本以为疫情就这样顺利地过去了。但突如其来的北京新发地病例,让计划内的新疆旅行突然终止,慢慢又到车展的顺利进行,
期刊
“瑪莎拉蒂Ghibli换了一台2.0T的发动机!”我想这是一则会令汽车圈内人震惊、汽车爱好者谩骂的新闻。当大家都觉得这可能是玛莎拉蒂想要向着气质优雅的方向转身前进的时候,玛莎拉蒂又扔出了MC20这么一个重磅炸弹,一辆100%由玛莎拉蒂研发及制造的超跑,观其数据就足以让人血脉偾张。看来,曾经的那个在赛事中成长,有着悠久赛事传承的玛莎拉蒂回来了,这是其重返赛道的信心。  果不其然,一场赛道试驾,等着我
期刊
没有人能拒绝一台保时捷,更不用说是911GT3了。较之992Carrera,新一代911 GT3变得激进了许多。带有通风孔的前机舱盖,可以更及时地给4.0升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降温。而后方以鹅颈式固定的手调大尾翼,则是RSR赛车同款的赛道神器。前后舱盖、尾翼、扰流板……整车很多地方都升级为了碳纤维增强塑料。减轻至1435公斤,下压力提升50%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如果还想继续瘦身,你甚至还能为其选装碳纤
期刊
能先后见证F1的两个统治性王朝,算是我这个追了20多个赛季的Petrolhead的小幸运。尤其在近几年,走遍世界各地赛道采访F1赛事的我几乎见证了刘易斯·汉密尔顿和梅赛德斯一次次书写F1新历史的瞬间。  在土耳其站以一场史诗般的雨地勝利追平“车王”迈克尔·舒马赫的“七冠王”伟业后,考虑到这位35岁的英国人竞技状态无敌,今年的F1技术规则在下赛季几近全盘沿用,其无缘世界冠军的概率小到可冷。这也意味着
期刊
时间来到2030年,走进德国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其中一个新展品是用玻璃柜展示的宝马M2 Competition Coupe的手动变速箱和三个踏板。简介牌上写着:“手动变速箱诞生于上个世纪,因不能与自动驾驶系统共存,并且操作过于复杂和专业,现已被淘汰。BMW在赛车运动培训中有提供学习,如有兴趣可以上网报名参加我们的训练课程。”  十年前,我试过路特斯Exige Sport 350,那种感受在我的试车
期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那些致敬历史的车型,也很容易受到爱好者们的追捧。  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品牌来说,在推出新车的时候总免不了要考虑很多,比如新的设计是否构成了对经典的延续,比如新车是否可以得到忠实粉絲的认可等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比没什么历史的品牌,历史悠久的品牌在推出新车的时候可以有更多发挥的空间,比如说致敬历史车型。  说到致敬历史的车型,常见的有几种方式:在车名上致敬在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