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物种新面孔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y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纪念18世纪的瑞典著名植物学家卡尔·林奈的诞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物种勘测协会每年5月23日都会公布评选出的10种新发现的物种代表。
  18世纪之前,世界上成千上万的生物并没有统一的名称,给生物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林奈把动物分成6个纲:四足动物纲、鸟纲、两栖动物纲、鱼纲、昆虫纲和蠕虫纲。第一个纲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哺乳动物纲。林奈为动植物科学分类系统奠定了基础,该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5月23日美国公布了新发现的10个新物种代表。
  1.下雨时打喷嚏的塌鼻猴
  这种猴类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在缅甸的山区里发现,长有厚厚的白色胡须。有趣的是它们下雨时会打喷嚏,原来是整个鼻子向上翘起,受到了滴落进去雨水的刺激。据估算,这种猴类的种群数量可能已经不足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它们这种猴子划为“极危”动物。
  2.博内尔岛风筝水母
  在靠近委内瑞拉的荷属加勒比海博内尔岛海域,科学家发现了这个新物种。它们拥有红白两色的长尾巴,看上去像是一个箱形风筝。尽管它外表非常好看,却带有剧毒。
  3.魔鬼蠕虫
  在南美地区一个金矿的地下1.3千米处,科学家发现了它,称之为 “这个星球上生活在最深处的复杂有机体”。它们仅有0.5毫米长,以吞噬细菌为生,生存温度为37℃。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 (又称“碳测年”),矿井中的水在过去4 000~6 000年以来从未与地球大气接触过。魔鬼蠕虫的发现表明,地下栖息环境还生存着大量未知生物。
其他文献
有“世界最北共和国”之称的芬兰,面积只有33万多平方千米,却有1/4的国土在寒冷的北极圈内,这些地方被称作拉普兰。这儿除了能欣赏北极光美景以外,还可以去圣诞老人的故乡瞧瞧。圣诞老人的家怎么会在这里呢?其中还有个典故。  1927年,苏联和芬兰以拉普兰的“耳朵山”为界,划分了两国边境线。芬兰鼎鼎大名的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从中得到了灵感。他在电台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就住在“耳朵山
天天农场那个漆着白色屋顶的仓库旁,长着一棵银杏树。  仓库里住着一只老鼠。他长着跟向日葵颜色一样的毛,大家都叫它黄老鼠。  有一天,黄老鼠坐在银杏树下的摇椅上,闭着眼睛,听风吹过银杏叶的沙沙声。  “丁零——丁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铃声,一只鸭子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天啦!”黄老鼠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嘿,是我。”那辆自行车在银杏树的旁边停了下来。  “哦,你回来了?”黄老鼠认出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