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梅蒂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贾科梅蒂的风格主要还是在雕塑中体现。他是戰后欧洲最伟大亦最富于表现力的雕塑家、油画家,32岁后,雕塑及绘画作品均以表现人物为主,有着存在主义倾向,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
  关键词:贾科梅蒂;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孤独;真实
  贾科梅蒂(Giacometti·Alberto,1901~1966),瑞士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家,油画家。绘画主题以传统人物肖像为主,体现了战后的存在主义。他的雕塑、绘画及素描,都源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观点,也反映出20世纪人类的软弱与不堪一击。他的雕塑呈现典型的特色: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气质。绘画多以亲友为描绘对象,色调偏暗沉。素描则较为自由,但处处可见一位艺术家的苦心与才情。
  1 早期艺术经历
  贾科梅蒂在幼年时就受到了家庭环境艺术上的薰陶,父亲乔瓦尼(Giovanni)是一名印象派画家。他的兄弟也都成才,迭戈(Diego)成了家具设计师,担任贾克梅蒂(Giacometti)的模特和助手,另一个兄弟布鲁诺则成为一名建筑师。
  早年的贾科梅蒂以雕塑为主要创作手段,其绘画明显受到了塞尚的影响,雕塑作品也就自然而然的呈现出立体主义的风格。后受到非洲、大洋洲部落艺术的影响,现实象征化的风格。
  在17岁以前都是接受父亲的印象派绘画来学习,但印象画法对贾科梅却没有太大的影响,一直到20岁时在因缘际会下与父亲到意大利旅行,并参观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作品,才受到古典艺术的薰陶,其中丁托列托把人物拉长夸张的表现手法给贾科梅蒂留下了深刻印象。后在佛罗伦萨和罗马时,他遇到了丰富的埃及艺术收藏品。大跨步的人物形象可证明埃及艺术对贾科梅蒂创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22岁时,贾科梅来到巴黎,接触到前卫艺术等新潮流,并受到立体主义(Cubism)、原始艺术(primitive art)的吸引,创作也逐渐改变。1930年,具有浓厚象征意义的雕塑作品《悬浮的球》(Suspended Ball)发表,使得贾科梅蒂真实被归为超现实主义雕塑家。
  因《悬浮的球》这件作品,贾科梅蒂于1931年加入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超现实主义运动,作为布勒东团体的积极成员,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位罕见的出色的雕塑家。1932年,皮埃尔·库尔画廊为贾科梅蒂举办了第一次超现实主义作品个展,毕加索出席开幕式并对贾科梅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让贾科梅蒂的名声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1934年,超现实艺术家们将贾科梅蒂创作理念的改变视为一种背弃,并召开了一个会议,指责他对超现实主张的不忠,贾科梅蒂随后走出会议室,从此离开了布鲁东所属的超现实团体。但超现实主义的影子或多或少继续在他的创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梦幻般的幻象,蒙太奇和组合,具有隐喻功能的物体,以及奇妙的处理方式。
  2 存在主义时期
  二战期间,1940年,贾科梅蒂逃离被纳粹占领的巴黎,来到瑞士日内瓦避难。他将旅馆房间改造成工作室,开始根据记忆创作,在其奥妙的人物和半身像中发展一种独具特征的风格。他开始创作微型雕塑,并且解释雕塑尺寸上的缩减是为了重现从远处看人的视觉经验。“我缩小雕塑尺寸,是为了还原我看一个人时的真实距离。一个女孩在十五米以外的地方,看起来远没有八十厘米高,也就是十多厘米而已。另外,为了把握整体而不沉溺于细节,我需要使自己在创作中保持距离。但细节依然干扰我……所以,我退的越来越远,直到对象几近消失。”战后初期,贾科梅蒂的雕塑变得越发瘦削,不断发展成他风格化的细长人物形象。大约在1947年,他开始以骨架的形式表现出他现实的形象,身体像杆子一样瘦削。他的这种新风格折射出绝望和孤独的气息。他创造的虚弱充满疤痕的身体反映了生活在战后巴黎的幸存者的身影。
  作为二战后欧洲雕塑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贾科梅蒂的重要性在于: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视觉和哲学源泉,他强烈地驱使自己去抓住他在外部世界感觉到的瞬息即逝的幻觉,以及要完整的反映人类形象的需要。
  贾科梅蒂的作品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热烈赞誉。其作品将单纯的人类形象与侵蚀他们人性的空间整合起来,正如萨特所言,为其形象披上空间的尘沙;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深切的孤独感、现代人的焦虑和被剥夺了的传统的慰藉。
  存在主义首先是指让·保罗·萨特和阿尔伯特·加缪的著作。这些作品来自于巴黎,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他们的小说与哲学思考在“二战”的阴影中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存的本质和目的的探讨。后来存在主义形成了一个哲学的非理性思潮,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人们无法积极的等待社会进步和宗教拯救的神话。唯一可信的真实就是孤独个体的主观体验,以及通过对个人行为和价值不断作出抉择来寻求满足感的能力。而贾科梅蒂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与存在主义的观点契合,即现代生活日益空虚,缺乏意义。
  贾科梅蒂的雕塑,尺寸都不大,而且又细又长,这来源于他自身的感受和多次的试验,他曾说:“一件大的雕塑人物,对我来说是假的;而一件小的,我也同样不堪忍受。后来这些作品就变得很细,细到我的雕塑刀一接触,它们就消逝在尘埃之中。但是,对我来说,只有当它们很小的时候,头很身体看上去才有点像是真的。所有这一切,在1945年通过搞线描而有一些变化,这使我想搞点较大的任务,但后来我有个很奇怪的感觉,这些作品只有在又细又长到时候,才形成一种面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贾科梅蒂的雕塑有一种疏离的气质。
  贾科梅蒂的作品,显示的是一种孤独、绝望,而不是一种虚无、感伤和自怜之感。像《两个箱子之间的人体,而箱子意味着房子》,这是他作品中唯一一件封闭的作品,中间的女性保持着一个行走的姿态,而她两边都被箱子包围着,她该往哪走?前面有什么呢?穿过这个箱子,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感觉虽然压抑,却有一种决绝之态。   另外还有非常出名的《城市广场》。五個人同处于一个空间中,脚下是厚重的大地。他们相视相遇,却并未相知。
  贾科梅蒂的绝大部分绘画作品都是1947年后画的,正如其雕塑品一样,反映的人类形象也是细长甚至可怕的。他们被表现为直立的、打招呼的或大步行走的样子。他们常常表现为在移动中,且似乎有一种目的。他常采用单独或群像表现人物。其静物画还包括描绘一张桌子上一大堆满是灰尘的瓶子、雕塑工具和洋铁罐等。他将画中的人物置于一间巨大的空荡荡的、有着高高的天花板的洞穴般的房间里。使用的色彩严格限制在暖灰色、黑色、褐色和奶白色。他的绘画基本上是用画笔作的素描画,他也创作石板画,其主题和构思同其油画、素描都很接近。1958年,他被夜间视野所困扰,他匆匆画了一张三部曲:人,树,山的画面。然而,对于贾科梅蒂来说,包含着未知和美妙的风景是最重要的。他观察到,在斯坦帕的工作室窗户里的风景是不断变化的。他可以每天都在看同一个花园,同样的树木,同样的背景。他惊叹道,“所有美丽的风景画都是在不改变地点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你所能见到的最平凡和美丽的风景。”
  当时,贾科梅蒂因在纽约市皮埃尔·马蒂斯画廊(Pierre Matisse Gallery)的两次展览(1948年和1950年)以及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让·保罗·萨特的一篇《寻找绝对——从空间灰尘里诞生的人体雕塑》迅速崛起,尤其是在美国。
  此后贾科梅蒂继续他备受质疑的艺术道路,并寻求在雕塑和绘画中保持平等的方式。
  1961年,他长期的朋友兼知己塞缪尔·贝克特请贾科梅蒂为他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设计一套场景。与贝克特的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一样,贾科梅蒂的人物也是一个孤立的,高度个人主义的世界观,在他给《等待戈多》最终设计里就包括了一棵孤独的石膏树。
  贾科梅蒂的艺术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体的隐秘的伤痛,最终让这伤痛照亮他们。贾科梅蒂的战后成就就是找到一种能够代表真实空间人物的语言,给当时对存在主义感兴趣的许多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门哲学包含了关于自我意识和我们如何与他人联系的思想,贾科梅蒂的艺术被认为有力地捕捉了这些想法所暗示的忧郁、疏离和孤独的身影。1961年,有记者拍到了一张贾科梅蒂的照片。照片中,他弯着腰,缩着脖子,用风衣遮住头,那是个下雨天,他踩着雨水,慢慢穿过空无一人的街道,孤单的气息尽显。
  1965年的纽约之行是贾科梅蒂最后一次外出旅行,当时是因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回顾展。晚上贾科梅蒂与皮埃尔·马蒂斯一起去了曼哈顿的商业街,美国人请他为这座广场设计一组雕塑,他用跨步的方式测量了广场的面积。在测量后决定做一个大型极高的女性雕像,准备回到巴黎就开始制作。但是当时他已经开始感受到身体的不适。
  1966年1月11日,贾科梅蒂在故乡瑞士与世长辞。哥伦比亚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曾经举贾科梅蒂的例子,来佐证艺术家寻找独特的艺术语言之可贵和坚持自我的重要性,他提到贾科梅蒂尝试了非常多的风格: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直到生命的最后二十五年才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得以真正地成为贾科梅蒂本身。他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他自己对世界的真实看法,并以此揭示自己与世界的关联,也和存在主义有着同样的道路。
  在后世他的作品也受到了极大的推崇。2010年2月3日,拍卖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瑞士雕塑家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行走的人”。该作品最终以6500万英镑(约合1亿多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这也证明了其在美术界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朱祖德,译.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自述[J].世界美术,198901.001
  [2] 江文.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J].世界美术,1989.01.003
  [3] 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美)乔纳森·费恩伯格著,王春辰,丁亚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屌丝男士》作为一部现象级的网络自制剧,有其鲜明的叙事策略。本文围绕《屌丝男士》后现代叙事策略下是否隐藏着文化批判的问题,分析其批判空间的形成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萎缩。  关键词:叙事策略;批判;犬儒主义  1 《屌丝男士》的叙事策略  2012年10月搜狐视频推出了一部网络自制轻喜剧——《屌丝男士》,该剧因特色鲜明、短小精悍、笑料十足、明星加盟等因素迅速蹿红网络,到2014年4月,前三季
期刊
摘 要:视觉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无疑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应运而生的图像文化挑起了人们对世界的重新认知,而美术核心素养提倡的五大素养中首屈一指的培养图像识读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作品的表面含义,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解读艺术家背后的情感表达,进而借助美术形式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视觉文化;核心素养;图像识读  语言固然能给人们直观的信息,但是在视觉艺术面前卻总是少了些许情感成分,比如
期刊
摘 要:做学问需要往一般、普遍性上研究,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却需要具体的方法和指导,美学在大学、研究所等是一种书本知识,是一门学问,怎么样能在实际生活中日益转化为生存的体验和精神的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美学不单单是抽象的原理和范畴,而是提高生存质量的策略;美学不单单是美学,而是成为了人生智慧和高尚人格。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问题和困境,闲暇之余,苦苦思索着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美美的生活之道。学习
期刊
摘 要:融合儒道禅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演进。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作为彰显民族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备受关注。纵观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北宋时期的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经济的增长、文化的繁荣等诸多因素共同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向。其中,以翰林画院为主的院画群体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写实技法的完善和诗画一体的审美意趣,体现了北宋画家在
期刊
摘 要:光与影在摄影中的地位几乎是支柱与灵魂,摄影的效果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影的运用效果。摄影者在摄影过程中可以利用影和光的优势变换拍摄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可以通过光和影的调配,通过画面的定格表达,传递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思考。本文主要是对光和影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进行解读、分析以及研究,是我们对光和影有更加深层的认识,以及更好的在摄影过程中运用光影。  关键词:光与影;摄影创作;画面;运用 
期刊
摘 要:四月天,老李家的油菜田满是黄灿灿的景象,不论是赶着去田里的邻居,还是公路上忙着开车去城镇的路人都不禁停下来,然而远望的那些人不知道,那丛中还立着一块墓碑。农村把过世长辈的坟选在自家田里并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油菜花》遍地黄花遍地金,周身是宝为人民。无需巧植花园里,广阔田野更舒心。  关键词:油菜;墓碑;思念  油菜田满是黄灿灿的景象 种田好手 帮爷爷把那些琐事 油菜花又开了  四月天,老李家
期刊
摘 要:杭哈民歌是内蒙古杭哈地区的蒙古族人民所创作的歌曲,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富而古老的音乐传统文化;同时它富有活力,伴随着杭哈地区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变化而加入新鲜的元素,由此形成了杭哈民歌与众不同的音乐特色和音乐价值。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哈民歌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为了更好的保护杭哈民歌,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口传文化,本文深入研究了杭哈地区与杭哈民歌的发展历史;杭哈民
期刊
摘 要:四月天,老李家的油菜田满是黄灿灿的景象,不论是赶着去田里的邻居,还是公路上忙着开车去城镇的路人都不禁停下来,然而远望的那些人不知道,那丛中还立着一块墓碑。农村把过世长辈的坟选在自家田里并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油菜花》遍地黄花遍地金,周身是宝为人民。无需巧植花园里,广阔田野更舒心。  关键词:油菜花海;油菜花;淳朴  我的家乡有一条长河,而这条长河上只有一座大桥。桥的那头是几棵枫树围成的屏风。
期刊
摘 要:侯孝贤从事电影创作至今将近四十年,导演长故事片17部,短片3部,纪录片1部。国内外对其电影技法和美学研究不断,但对其研究的综述文章却比较罕见。本文从1984《风柜来的人》起,对侯孝贤电影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希望能给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  关键词:侯孝贤;研究综述  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的标杆,也是一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对他电影的关注与研究始于1984年《风柜来的人》,三十年来未曾断绝
期刊
摘 要:城市是人类文明集中化发展的发达产物,它与人类生存行为休戚相关。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加和对世界改造方式的演变,如,人口与城市恶性膨胀、城市空间匮乏等弊病,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设计。最为突出的方面就是城市广场设计。一方面,城市广场满足了人类感官的享受,尤其对于沉沦在社会生活活动中的人群来说,多样化的景观可以给予人们最原始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城市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享受自然和社会活动的聚集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