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几年的马蹄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行车


  父亲把那辆自行车推回家时,我几乎要飘到半空中去了。那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但是我的记忆在这一处模糊了,因为时常晃在我眼前的那辆自行车的后座上,分明有一只金色的凤凰。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里终于有自行车了。虽然我还不会骑,但只要看着它浑身铮亮的、泛着黑色金属哑光的烤漆,轮子上那一轮刺眼的光圈,脆生生得像两块冰相互叩击时的铃声,如坐云端似的软座,像一对翅膀般要腾空飞去的两支车把,以及疾速骑过你身边所带来的如夏夜晚风一样的清凉,这些统统都让我在想象中如坠云里。
  父亲把自行车扎在屋当中,全家人的脸面上都有光。父亲点起烟,掇一把椅子,坐在自行车旁边,我则立在父亲身边,内心翻滚着,想把手颤巍巍地伸过去,摸它一摸,却又怕烫似的在心里把手缩回来。父亲抽着烟,眯缝着眼,像端详着圣物一般看着它,而后,轻轻地从嘴里吐出一个烟圈。
  抽完这根烟,父亲把自行车推出了门,一个潇洒的迈腿就跨上自行车,在家门前的稻场上骑了起来,双腿交替着升起落下。自行车轮子飞速旋转着,推送着父亲一圈又一圈地在稻场上遛弯。父亲不但骑得潇洒异常,还一边骑一边向着并不存在的空气中的人大声鸣着清脆的铃铛,仿佛这些铃声一响,空气就从中间震开了一条大道,父亲就能在空气中划出虚无的轨道来。
  这辆自行车从此就在我家安家落户了。父亲骑得小心翼翼,每次从外面回来,就用抹布一遍遍地擦拭它。我呢,也敢触摸它了,虽然还是不会骑,但也会趁父母都不在家的时候,把自行车小心地推出来,在稻场推几圈过过瘾,有时候因为推得太快而得意忘形,自行车就被我推倒了,这时候只能讨好妹妹,让她不要告诉父母,而自己也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磕碰出来的疤痕,在心里疼惜着。
  大哥、辉哥他们都已经会骑自行车了,就连比我小的四弟安东也已经会骑了,只有我还因为怕摔跤而不敢撒腿,让两只脚脱离地面跨上去。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辉哥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走到朱东(我们村叫朱皋村,我们家在朱西,隔着几百米街的叫朱东),辉哥从车上跳下来,让我学着骑。他在后面抓住车后座,扶着我,我还在推脱着,辉哥已经将车把塞到我手里了。我左脚踩在脚蹬上,右脚在地上点着,辉哥在后面说:“不用怕,我扶着呢!”点了几下,我的右脚跨了上去,这样蹬着半圈地,蹬了十几米远了,辉哥却在后面笑起来。我扭头一看,他正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站着呢!原来,他一直都没扶我。扭头的时候,我从车上摔了下来,辉哥赶上来,说:“看看,我不扶着你也能骑。”这确实壮了我的胆子。我试着自个儿蹬上去。这次比刚才骑得还远,这样三蹬五蹬地回到家里,已是满头大汗,但是吃饭的时候,我骄傲地向家人宣布道:“我会骑自行车啦!”
  大夏天的的午饭后,我没有午休,将碗筷一放,就推着车子出门了。只能骑掏腿(还跨不上自行车的大杠)蹬半圈的我,一下又一下地左脚压着右脚,右脚压着左脚,在那条还没修好的砖头凸出,自行车蹦跳的路面上一遍又一遍地由朱东骑到朱西,再由朱西骑到朱东。夏天午后的街上空无一人,阳光晒着灰扑扑的路面,远远的,路面上升腾着灼热的空气,飘飘摇摇地抖动着。我的脸颊通红,汗水淋漓,汗珠不住地从脑门上往下滚,从脖颈朝下溜,但我仍然一遍又一遍地,来来回回。绕着圆圈的路永远都没有尽头,除了头顶打着唿哨的阳光和远处树林中咂起的蝉鸣,以及骑行所带来的从耳边滑过的空气外,一切都不在我的思想中——那时,心里只有一条通天似的大路和眼下飞快滚动着的自行车轮胎。
  这之后,自行车就成了被我驯服的野马了。从掏腿半圈,到掏腿满拳,到跨上大杠满圈,再到坐上座子满圈,几年过去了,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成了家里的惯常物,再勾不起全家人的爱惜之情了。
  瓢泼大雨的一天,大雨在天地间织着一层细密的网,池塘边的大树在雨中被刷得透亮,稻场上的菜园里,辣椒、茄子、番茄等被雨淋得东倒西歪。大雨撞到厨房的青瓦上,又飞腾着跳起来,在瓦檐下蹦出了一道弯折的弧线。我们一家人窝在屋里,谁也不说话,猫在我凳子后面舔着爪子,门外激越的雨声让屋里更加安静了。
  父亲起身。我看着他,他看着自行车。自行车身上已经满是泥巴了。父亲撑起伞,推着自行车走到雨中,把自行车扎在从堂屋去往厨房的砖地上。雨滴砸着已经看不出金属哑光的自行车,一滴又一滴的雨水剥落着泥土,洗刷着它,焕新着它,像是要把它从过往的时间里拉回来,要把它一路所遇的风尘剥蚀掉,让那些过去的时光统统回来。
  暴雨終于停了,自行车又变得崭新,甚至已经把时间擦去,比刚来到我们家时还要崭新,还要铮亮。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它几乎打败了时间。
  依然是这辆车,依然是父亲。夏季的中午,父亲驮着我去上学。那时候,我已经从村里的“杨营小学”转到镇上的“往流小学”了。头顶上是午后灼着皮肤的阳光,父亲的后背过于宽广,自行车飞驰时所带来的风全都被父亲挡住了。我坐在后座上,两条腿随着自行车的行进一前一后地摇摆着。我心里不高兴,不想去上学,不想离开家,不想风全部被父亲宽广的后背挡住——这一路去往学校的一切,我统统不高兴。后来上坡时,父亲的后背弓起来,脚上用着劲,我看着他的后背,衣服已经紧紧粘在后背上。我双手抓着后座,摇晃着两条腿。在那些无数个前往学校的日子里,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在那条路上来来往往。
  五年级的时候,回家的路已经变成一条平坦、宽阔、油亮的柏油路,骑车回家已经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了。一路上,只要脚上有劲,只管撒开膀子,摇头晃脑地骑吧!柏油路会像传输带般平稳地送你回家。
  夏天的中午,我为了赶回家看两集李亚鹏主演的《笑傲江湖》,一放学就撒野似的蹬上自行车往家赶,三扒两咽地吃完饭,而后就盯着电视,直到片尾曲将要唱起时,才背上书包,推出自行车,如父亲般潇洒地一个跨步,迈上自行车,扬尘而去。
  再后来,我再也没有骑过自行车。自行车的记忆已经成了不经意间被风吹落的一片树叶,恍然间抬头,那竟是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了。   大学毕业后的一个夏天,我在家无所事事,全家人除我之外都在无锡,父亲让我也过去。去到无锡后的十多天里,我过得并不开心,父亲发愁着我的工作,我则因新闻而与父亲政见不同,跟他不停地争吵,甚至闹到晚上不吃饭。
  那天傍晚,父亲推着自行车,喊我出去散步。仍旧是父亲骑着,我坐着。我一个跨步坐上去,父亲的车把踉跄着摇晃了几下。父亲骑得很慢,我们两个慢慢散着步子,并不说话,看到路边有人围着下象棋,父亲跟我说,他经常跟他们下,“没有一个人是我的对手。”父亲笑着说。
  到了一处弓起腰背的桥上,父亲又把腰弯折下去,自行车几乎要停下来,我一个步子从车上跳下来,又一个跨步走到父亲前面去了,而后,我站在桥背最高处,回头看着弓背骑车的父亲。他穿过一路弓背上行的拱桥,从光芒照着的那个地方,缓缓地,朝我走来。

家門口的歌


  何时第一次开口唱歌早已没有了记忆,仿佛那是打开生命的门,歌声一直在嗓子间生长着。我的歌声并不动听,全然没有天赋可言,却从童年起花出大把时间听歌、学歌、唱歌,把一首歌由陌生唱到熟悉,再由熟悉唱到无感。这种享受一首歌的新鲜感,以及新鲜到极处的快乐,也是我童年相对孤单的岁月里最散心的时光。
  先前还住在爷爷院外的那两间土坯屋里,那时候,父亲和爷爷刚分家。我家面北而居,东面是一间进门需要低头的小厨房,东面迎门是堂屋,里间便是卧室。
  厨房门前是一条早已干涸多年小坎沟,瘦长的坎沟边有一棵歪着脖子的小榆树。小榆树的造型十分优美,主杈分成三支,正好构成手握和背靠的座椅形状。榆树低矮,我只需要手上稍稍用力,一个跨步便可翻越上去。
  没有人同我一起玩耍,立子(我的发小)不知道跑去哪里了,父亲出门做生意,母亲在田地里忙着。我遍寻周边,也没有见到一个人。我站在门槛边,左看右看,啃着指甲,没看到一个人。
  黄昏的时候,母亲回来了。她在厨房做饭,烟浓得散不开。母亲让我帮着烧锅。我将一把柴填进去,一股烟就窜出来,火被我烧得一会儿着,一会儿灭。母亲烦了,说不让我烧了:“这样啥时候饭能做熟?你去玩吧,快吃饭了,别跑远了。”我乐得一个蹦跳,从厨房窜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摇着肩膀,抓住榆树,一个跨步攀上去。于是,演唱会的大幕就拉开了。
  具体唱了些什么全都记不得了,只记得我背靠着榆树杈,两手抓住枝丫,一边唱一边摇晃着,也许是几首歌来回地唱,也许就只是一首歌的其中几句来回地哼,但是不管这些,我要的只是吼,只是扯着嗓子喊。
  炊烟从厨房忽地冲出来,母亲在厨房里大声咳嗽着。这烟也寻到了我,唱歌的间隙,我也不得不把歌声停下来,咋咋呼呼似的大声咳几下。饭熟了,厨房里的浓烟渐渐散去,母亲钻出来,开始在堂屋里摆桌椅和碗筷,走过我的身边,也不喊我,径自和妹妹坐在桌前吃起饭来。我仍旧唱着歌,扭头看看她们,待把一首歌完整地唱完,或是唱尽兴了,才一个猴窜似的从树上跳下来,去吃饭。嘴巴里嚼着饭,嗓子眼里却似乎还有蠢蠢欲动的歌声,吃着吃着,我忍不住在咀嚼米饭时蹦跳出来一句歌词。
  后来,家又搬到了大伯在南稻场的房子,依旧是只有两间的土坯房,面朝南,外间是堂屋,隔着内里,麻秸外裹泥巴撑起来的墙壁便是卧室。厨房却不同了,虽然依旧小,但却是砖头的,锅灶也都是新的,还刷上了白灰。厨房外面四周的砖缝是父亲、母亲和我三个人拿着水泥抹子,一道砖缝一道砖缝填抹的。因为是我们的新家,是我们的新厨房,我和母亲抹得格外认真,每一道砖缝都抹得严严实实,平平整整。干活的时候,我的心里有无数快乐的气泡在飘着,简直想把每一道砖缝都抹成一面光亮的镜子。
  抹完了砖缝,父亲把买来的灰瓦一块一块,像鱼鳞般在厨房顶上排开,我站在下面看着。屋顶上是父亲,父亲身后是一棵臭椿树,臭椿树的头顶是晴朗的蓝天。蓝天俯视着的,是一座新房子,一个新家,是我无比的快乐。
  家门前是一大片空场地,我们叫做稻场。因为每年收麦、收稻的季节,这块场地都要用石磙来来回回地碾压,直到平坦如镜。在农村,假如有一块平坦的场地,那简直可以称为“世外桃源”,我们这些孩子见到平坦、开阔的场地,快乐不亚于寻到一处欢乐的秘境。有了这块场地,我们可以像脱缰的马匹一样撒野。我们脱掉鞋子,踩着光溜、细腻、冰糖般的泥地,用一只脚后跟点着地,使劲儿挥舞着胳膊转一个圈,再转一个圈,几个圈下来,地上就有了一个用脚后跟钻出来的圆洞,以这个圆洞为中心,对称地钻一个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就可以玩弹珠了。这块场地如此平坦,甚至一根杂草也无,玻璃球滚上去简直像是脚步子要打滑。我们匍匐着、跪着、爬着,甚至躺着,眯缝着眼,瞄准对方的玻璃球,嘴里配着声音,“叭”,哎呀,又偏了!
  场地的边缘有一圈树,树下有一方池塘。两株枣树一株大,一株小,四五株白杨里,最粗壮的那株白杨树上,隔了几年后,建了一盘水桶般粗细的马蜂窝。刚搬去时,由于还没有倾倒生活垃圾,池塘还十分清澈,鱼虾经常穿梭其间,白天在树下低头看,能看到沉默地卧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蛤蟆和青蛙。我总是忍不住去看一眼,看了,又忍不住在心里害怕得一惊。池塘对面是邻居家的稻场,对面的池塘岸边是一株覆盖了大半个池塘的构桃树,片片卵形的叶子硕大如手掌,还会结出一个个铃铛似的果子,果子成熟后,外裹一层红丝般的果粒,吃起来十分甜腻,但让人烦恼的是,一到果子成熟,红红的果子上就会爬满苍蝇,美味的果实常被它们捷足先登。被苍蝇爬过后的果子,我们偶尔会忍不住偷着嚼一嚼它的甜味,但很快就“呸呸”地吐掉,仿佛我们十分爱干净一样。
  夏季,做完作业,吃过晚饭后的夜晚,池塘就属于我一个人了。我摇着蒲扇,搬一把椅子坐在池塘前,便开始了自己的演唱。
  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我跟着电视学了一大把歌曲。《南泥湾》《一剪梅》《粉红色的回忆》《东西南北风》《潇洒走一回》……我一首接着一首对着池塘唱。
  风吹着身边的枣树和白杨树,沙沙的树叶声在头顶旋出阵阵清凉。树脚下的青蛙一个蹦跳,蛤蟆鼓着肚皮,在我唱歌的间歇,它们“咕呱咕呱”地应和着我。待我不唱,青蛙、蛤蟆也不唱时,蟋蟀、蛐蛐、纺织娘就拉起了琴弦,仿佛一根极细的金属丝从它们的身体里抽出来,震颤着,发出散着金属亮光的声音。
  夏季的夜晚,我一直在池塘边唱歌,奇怪的是,我竟没有被蚊子咬到的记忆。手边的蒲扇很少摇动,我只是一首接一首不停地唱歌,唱到星光满天,唱到月亮在池塘里照出一片明晃晃的光,唱到母亲喊我回家睡觉,这个夜晚才在池塘边的歌声里结束。
  后来有一天,我生病在家,听到邻居智立的小叔叔黑子(先天性严重脑瘫,整天只能歪着头,坐在一个自制的木椅圈里)在池塘对岸唱起歌来。《东西南北风》《潇洒走一回》……一首接一首,竟然全都唱了出来。他的声音莽撞、粗糙、艰难,但他一句一句、一字不差地全都缓慢而滞重地唱出来了。我能听出来,他是在撕扯着嗓子唱的,每一句都带着巨大的喘息,但是声音激情、高亢,有着挣扎的快乐。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走到池塘边,黑子看到我,流着口水冲我“嗷嗷”地喊着。我朝着他挥挥手,他笑着断断续续地喊我:“威—威,威—威”。
  那天晚饭后,我在池塘的这边,黑子在池塘的那边,每人一首接一首,唱了整个晚上,唱到后来,因为太过用力,黑子的嗓子都哑了。他唱不出来了,才又哑着嗓子,喊我的名字:“威—威—”。
  黑子在智立家没待几天,就回了自己家。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去池塘边喊黑子,他已经走了。之后,再也没见过黑子。后来,我听说有一次家里买了橘子,黑子在口袋里藏了好几个,有一天,智立奶奶翻看他的口袋,看到那些已经发霉烂掉的橘子,便挥手在黑子头上打了几巴掌。黑子梗着脖子哭了,问了问才知道,那些橘子都是留给他的侄子智立的。
  后来,我们又搬了家。新家后面的荷塘只存在了短短几年就被填平,盖上了新房子。放眼周围,树都只在马路边,池塘更是难寻踪影,我呢,也再没在池塘边唱过歌——要唱歌,自然有更高级的KTV,更高级的音响。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结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
[目的]参照国外案例,为国内期刊处理利益冲突提供标准处理流程.[方法]实例论述NEJM、Chest、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等期刊处理利益冲突的典型案例,针对可能存在未
┏━━━━━━━━┳━━━━┳━━━━┳━━━━┳━━━━┳━━━━┳━━━━┳━━━━┳━━━━┳━━━━┳━━━━┳━━━━━┳━━━━┳━━━━━┳━━━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严冬季节骑摩托车,尤其是逆风行驶,骑手们往往感到发动机动力不足、噪声增大,油耗增加,火花塞还容易积炭。如果化油器调整适当,那么另一个原因就是冬季气温低,发动机散热过
摘要:花地中学的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坚持“满足生命需求,提升生命质量”的理念,始终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充分发展作为关注的重点。“四环节”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双师制”合作教学为学生获得更多关注提供了条件,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班化;双师制;校本课程  成功的课堂改革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创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空间。我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攀升的城镇化发展指数下出现了大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凋弊现象,导致城镇化发展的不完整和不可持续。本文对目前的城镇化指标和动因提出了质疑。我
令世界舞者魂牵梦萦的黑池舞蹈节在英国北部小镇出生至今成长了九十年,未曾离开故乡。今年八月,它首次迈出国门,穿越欧洲,来到中国。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里约奥运的时候
TH90T定期检查常识 1.前制动器 检查图2中制动片的磨损指示标计(1),如果两个制动片中的任何一个制动片磨损到了磨损指示标记,则要将两个制动片同时 TH90T regular inspecti
原发性视网膜动静脉交通支(AVCR)的形成,通常认为属于稳定的病变,不引起眼部并发症。作者报道了7例AVCR患者发生视网膜内的黄斑出血、视网膜中央和周边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