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弥曼:研究鱼化石的女科学家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8日,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鱼化石研究的张弥曼院士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张弥曼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她1936年出生于南京,50年代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当时国内几乎空白的学科,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以期为祖国寻找地下的矿产宝藏。入学不久,张弥曼被选拔留学莫斯科大学,后来被选送到当时古生物学研究重镇之一的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留学。
  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历史,张弥曼的工作则是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秘密”。年轻时,她每年要有好几个月时间在各地寻找化石,常常一个人跋涉在荒山野岭间,行囊最重时达到35公斤。有次在横店考察,只能睡农家的阁楼,垫稻草,盖发霉的烂棉絮,40天无法洗澡,身上长了不少虱子……虽然如此艰苦,但她从未退缩。
  上世纪初,中国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中国要开采自己的石油,迫在眉睫。刚参加工作的张弥曼根据大庆地区地层中的鱼化石样本,准确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随着大庆油田里第一股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她的观点随之被证明。胜利油田开发时,她发现海洋曾经覆盖那一区域两次,因而成油地质时代也会与普通油田有所不同,这一观点又为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条件。
  张弥曼对古鱼类化石的研究,不仅为国内石油开采与古生物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2016年,世界古脊椎动物学会授予她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而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也是对她极高的肯定。
  热议锐评:从沉睡上亿年的“小鱼“身上,她为中国找到了石油;她澄清了生存于四亿年前的海洋里的鱼类和由其演化而来的陆生动物之间的联系……化石对她而言,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她全身心地扑在这個对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学科上,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轻言放弃。热爱与坚持,是戴在她身上的最耀眼的奖章。
  素材运用:不忘初心;理想与爱国;科研精神,热爱与坚持……
  (素材来源:北青网、搜狐网等)
其他文献
早晨,爷爷在房间中剪报纸,拿一把厨房用的大剪刀,小心地裁下,“嘶啦嘶啦”,声音来得比鸟鸣还早。“粥煮好了,水烧了三大壶了,快七点了,为什么还赖床呢?”他一边剪报纸,一边还忍不住念叨起来。  门开了,皮鞋踢踏踢踏地响到门口,随即门被轰然关上。我暗自高兴,爷爷去拿报纸了。早晨电梯里人多,或许能耽搁他几分钟的。爷爷还要在楼下溜达一圈,等他回来我就已经坐在桌前,乖乖地吃粥,可不怕他唠叨了。  红木板门忽然
我总会想起清明时节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金黄肆意地铺陈在田野之中,总也开不败。  迎春花是顺着墙壁向下爬的,翠绿的嫩叶在风中陶醉,零星的小黄花开在叶间,很妩媚地笑着,颇有风姿。紫藤萝大多是攀在枝上生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天空怀了无限憧憬,铆足了劲儿要追寻过去。在它一路的追逐中,不自禁地绽开一串一串的紫花,紫得很浓烈,流露出化不开的依恋。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油菜花。它们昂扬挺立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了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7 U.S.Kids Golf世界高尔夫锦标赛中,刘国梁的女儿刘宇婕以总杆数106杆的成绩获得了女子7岁及以下组的亚军。这是本届赛事中中国选手的最好名次,也是华人首次荣获世界级高尔夫亚军。  网友们惊呼:7岁就为国争光,果然是虎父无犬女啊!不过,大家都很好奇,时任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的刘国梁平日训练比赛应该很忙,哪来的时间培养女儿呢?  事实是,刘国梁从未缺席女儿的成长。他在微博
蔡志忠  平常我天黑就睡觉,子夜一点起床,站在窗口边喝咖啡,边对着星空看着假装看得到的星星冥想思考。然后开始画画工作。当我们的焦点完全处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又能很快完成,这时万籁俱寂,唯一会听到的只是笔在纸上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像是全宇宙唯有自己一人存在,舒暢得有如一股甜蜜的河流缓缓流过身躯,这种美好,除非自己亲身经历,否则难以用语言文字跟别人形容。我想我一生从没工作过,唯有的只是梦想完成的
近日,多地博物馆宣布开始夜间开放,就连国家博物馆也要尝试在周六延时闭馆了,“夜游博物馆”成了新的娱乐风尚。往常,博物馆工作日早上10点开门,下午5点就关门了。这对于假期丰富的学生和退休在家的老人还算方便,但对上班族可就不算友好了。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到夜间,将吸引更多人感受别样的博物馆时光。  国外很多博物馆都有在夜间延长营业时间的习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都会在周五延长开放时间到晚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写下《乡愁》这首诗的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享年89岁。  余光中不仅是当代诗歌、散文健将,还是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作家梁实秋曾称赞其“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乡愁和家国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9岁因战乱而逃
诗人本来就是敏感和多愁的,写下“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的顾城砍死妻子后上吊自杀,写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海子卧轨自杀……好像诗人从来都不容易善终,当代如此,追溯到诗词盛世的唐宋,这样的故事只多不少。  能够写下流传千古的诗词的诗人,他们所曾感受过的巨大感情,无论是快乐、失落,还是悲伤,也许都是常人的数十倍。还记得《妖猫传》里极
【话题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健全人格”。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很多地区都注重于无声处渗透“真善美”的德育要素,启发引导学生建构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比如2015年湖南娄底以“话说诚信”为题,引发学生对诚信的品德修养的讨论思考;2016年福建福州的“和谐之美,
初中的校园生活像一条湍急的河流,我们就像無数只小小船儿,在逆流中奋发向上。  但有幸,我邂逅了一个慢时光的小天地,一个只属于我的小天地。  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偶然从这个园子边经过,几声鸟鸣打乱了我的脚步,我将目光投向这个四季如春的小花园,不禁有些惊奇:入学已久,我居然没有发现校门口有这样一个花园。  我走了进去,眼下正值四月,一丛杜鹃花开得正旺。鲜红色的花瓣在露水的映照下显得那么娇嫩,让人不忍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