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造山带核部的韧性剪切系统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udehu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秦岭造山带核部已识别出3套韧性剪切系统,即元古代近水平韧性剪切系统、军马河—马蹄湾韧性推覆剪切系统及网结状走滑型韧性剪切系统。由它们所代表的线性强应变带与包容其中的透镜状弱应变域的规律组合、是造山带核部的基本构造样式。对各韧性剪切系统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岩相学和显微构造特征以及形成环境和发育序列的研究表明,它们代表了东秦岭造山带核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在不同尺度上的构造软化带或应变局部化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西藏二叠系(竹蜓)类及非(竹蜓)有孔虫的研究认为,早二叠世早期(竹蜓)类以冷温型的Monodiexodina动物群为主,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太陆及扬子地块的分界分别为昆仑山南坡断裂和金沙江断裂。早二叠世晚期(竹蜓)类Neoschwagerina-Polydiexodina动物群仍限于冈瓦纳北缘区,其生物区系以及扬子地块的分界与早二叠世早期相同,而冈瓦纳大陆北缘西部首先
期刊
全国生物成矿作用研讨会于1990年3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的委托下,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办召开的。会议学术委员会由我国地质、古生物、生物、沉积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14人组成,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连俊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全国地矿系统、化工系统、资源环境系统、国家基金委、高等院校等18个单位的专家学者近1
期刊
本文对湖北浠水大别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蓝晶石铝直闪石片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蓝晶石铝直闪石片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冠状体结构:(1)蓝晶石—铝直闪石之间的十字石、堇青石冠状体;(2)十字石—铝直闪石之间的堇青石冠状体;(3)石榴石—铝直闪石之间的堇青石冠状体。这些冠状体结构的存在表明大别前寒武纪变质地体构造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抬升阶段研究表明抬升过程是近乎绝热的,冠状体的结构样式反映了元素扩散速率的差异
期刊
麦饭石是一种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矿物药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它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Cu~(2+)、Cd~(2+)、Hg~(2+)等)和有机物,但麦饭石对有机阳离子染料次甲基蓝的吸附还未见报道,而它是评定吸附性能的重要方法。本工作研究了12种不同产地的麦饭石对有机染料次甲基蓝的脱色率,从中选取两个产地的麦饭石对次甲基蓝的吸附平衡进行了深一步探讨,并初
期刊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片镶焊角度、钻压、钻头转速、冲洗液量对机械钻速的影响问题。查明了镶焊角度对钻进速度影响最大。最优镶焊角度随所钻岩石性质的不同而异,并与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功最小相应,建议以单位体积岩石破碎功最小为原则来确定复合片最优镶焊角度和钻进规程参数的最优组合。
期刊
按照名义组分1113和1112以较低的烧结温度(580~700℃)获得了一系列高Tc Tl-Ba-Ca-Cu-O系超导体,其最佳样品的零电阻温度为112K。电子衍射分析表明,样品中含有两相,主相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b=0.547nm.c=2.931nm.α=β=Υ=90°,空间群为I4/mmm次相属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0.335nm,b=0.989nm.c=1.654nm,.α=β=Υ=
期刊
本文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揭示了水力输岩的实质,寻找出输岩管道、岩心状态与水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岩心上升速度与输岩液流上升速度的接近率K,岩心直径与输岩管径之比B,定量地确定出在不同条件下,合理的水力输岩参数,对生产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期刊
本文探讨了地质全息现象及全息理论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矿物、岩石、构造、古生物等大量事实证明,地质学中的全息(自相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分形理论为全息论提供了数学的依据和表述方式。全息论地学应用的任务是圈定全息元;判断不同层次(级别)全息元的应用范围;找出包含整体信息最丰富的全息元;建立研究对象的分形模型。
期刊
本文对湖北黄石、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层作了碎屑物的分析和测试,并计算了它们的百分含量。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碎屑主要有石英(其中含六方双锥状的β石英)、锆石、磷灰石、玻璃圆球、铁质圆球及火山灰等。有些样品中还有电气石、石榴石及锐钛矿等。笔者认为粘土岩层的成因是火山物质在海水中沉积蚀变而成。火山喷出口不在工作区内,生物绝灭的主要原因不是火山活动引起的。
期刊
本文是“Г型矿床及其资源量评估模型的建立”一文的后续讨论,它确定了Г型矿产资源总量Q_T的落入区间,并对相应问题作了若干补充。 在“Г型矿床及其资源量评估模型的建立”(以下简称“模型”,《地球科学》1990年5期)一文中,笔者对矿床按统计特征进行了数学分类,并对其中的Г型矿床及其资源量评估模型展开了讨论,用Q_m=S_1(sum from x=1 to m(1/x~k))及Q_T=S_1(sum
期刊